注册

看病究竟该信“百度”还是信医生?


来源:科技日报

互联网检索被广泛应用的时代,搜索引擎几乎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依靠网络盲目自诊,看病必先检索,总把病往最坏处想,这种网络时代的“百度病”正在蔓延。微博上,常有医生吐槽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跟百度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专业人士”打架。

沟通是关键,现实有局限

实际上,“百度病”并非中国独有,在美国,这样的网络自诊被命名为“谷歌病”。有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越来越多的健康人在谷歌搜索引擎里查询各种症状,因为担心自己患上重病。报道提到,每当看到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医生的第一反应是,这由病毒或者链球菌感染引起。但“如果你上网查询‘颈部淋巴结肿大’,检索结果里还有向你介绍淋巴瘤和白血病的网站”。

但是,网络自诊在美国带来的医患关系问题却并不如在中国明显。在美国工作的中国人王宇认为可能是医疗体制的不同带来的沟通程度不同。作为中国赴美留学生,又留在美国工作,他体验过两者的差异。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那边身体有什么不适第一步就与家庭医生沟通,有时候是电话,有时候面谈,基本上家庭医生对你的家庭情况和身体情况都有一定的了解,你不用多说什么,只要说出这次你是哪里不舒服,就可以让他给你做初步的检查和诊断。

医生和病人的整个交流一般很轻松愉快。医生也并不反对患者根据自己的症状进行网络搜索,相反医生会觉得你这样愿意科普、学习的行为值得肯定。他说,也有一小部分医生为了与患者沟通更加通畅,会在自己的诊疗室里摆台电脑——用于与患者一起检索,然后针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

谈及这一情况,张凯表示,我国目前的医疗资源情况要做到这一步基本不太可能。他说:“我一上午坐在那里门诊,从8点到11点半,上百个病人等着我看,分给每个人的就只有几分钟,大家都很着急,我在这里跟你上网聊天,后面的人怎么办?”

两分钟被医生打发,病人无奈

相比医生对“百度看病”的反感,病人们有不一样的看法。“我现在有点不舒服,就喜欢上网搜,网络提供了太多的便利。现在看个病多不容易啊,你真要找靠谱好医生就得去大医院,去大医院看个病太费劲了!排队花去2小时,好不容易见到医生,看病总共2分钟。你问他问题,遇到耐心的医生还回答你,有的医生还懒得回答。”在北京工作的小张对记者说。

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正因为重感冒在回龙观的一家社区医院打点滴。他告诉记者自己遇到生病的情况采取的策略是,上百度搜索自己的病症,心中有底了就上社区医院开点药。“社区医院的医生吧,那水平跟我差不了太多,也就帮忙开个药。”小张说。

网络自诊要谨慎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百度病”还是“谷歌病”,网络自诊都要十分谨慎。

在国外,维基百科是很多人信赖的信息来源,人们能从那里获取不少有用而且有趣的知识。然而,最近发表于《美国骨科学会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看起来已经比某些网站靠谱得多的维基百科,从中获取的医疗信息还是会有不少问题。

在国内,在百度上自诊最可怕的不是那些搜索出的不专业的“二把刀”答案,而是利用病人对网络检索的信任而投放的真假难辨的广告。“网络看病”流行,吸引了不少不良商贩加入其中,导致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记者发现,你若用病症名加上“怎么治”作为关键词在百度进行检索,就会跳出许多医院的网站链接,尤其是一些专科医院。

在一些大型网络社区,以及一些健康网站都设有相关板块,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络上交流病情,里面还有许多自称“医生”的网友在线免费咨询病症,这些背后都有较大的利益链,需要慎之又慎。(文中两位医生根据本人要求为化名)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薇]

标签:医生 看病 谷歌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