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央视《牡丹》开播 为何"冷落"菏泽牡丹


来源:牡丹晚报

原标题:央视《牡丹》开播为何"冷落"菏泽牡丹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最近播出的《牡丹》没大“说”菏泽。在这部时长约200分钟的四集纪录片中,涉及中国、日本、法国、荷兰、台湾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数十个城市

原标题:央视《牡丹》开播为何"冷落"菏泽牡丹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最近播出的《牡丹》没大“说”菏泽。在这部时长约200分钟的四集纪录片中,涉及中国、日本、法国、荷兰、台湾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数十个城市,而对菏泽牡丹的报道仅有10分钟左右,令不少菏泽人失望,同时也引起人们的热议和反思。

央视《牡丹》为何对菏泽“视而不见”

《牡丹》令菏泽人不满意

在中国,说牡丹“不说”菏泽,就像说熊猫“不说”四川卧龙、说陶瓷“不说”江西景德镇一样。不管你信不信,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最近播出的《牡丹》就没大“说”菏泽。在这部时长约200分钟的四集纪录片中,涉及中国、日本、法国、荷兰、台湾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数十个城市,而对菏泽牡丹的报道仅有10分钟左右。

牡丹寓意着中国人对美好、吉祥的追求和向往,但更重要的是,千百年来牡丹已成为文化符号和精神寄托。牡丹文化的背后,是一种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呈现。自明朝以来,菏泽牡丹在生产、销售以及观赏等多个领域就独步海内,而《牡丹》这部在序言中自称“第一次全面解读国民之花”的纪录片,为什么对菏泽“视而不见”?客观地说,该纪录片立意高远,视觉独到,制作恢宏大气,画面诗意唯美。在播出前,广大菏泽市民对《牡丹》充满期待,但看完之后不少市民表示很遗憾、很失望。

“看完《牡丹》,我便起了疑惑,既然牡丹是国花,为何在镜头和解说词中出现最集中的是‘洛阳牡丹’呢?”

“整部纪录片从‘洛阳牡丹’开始到‘洛阳牡丹’结束,‘洛阳牡丹’占的篇幅超过其它牡丹产地之和。”

“一部纪录片为什么竟然堂而皇之地‘失焦’、‘偏心’,对菏泽牡丹‘视而不见’?洛阳当然是人们欣赏牡丹不可回避的一个代表性城市,但是如果有人强制告诉人们看牡丹必须去洛阳,那便是强盗逻辑了。纪录片当然不会强制告诉人们一定要去洛阳看牡丹,但是围绕洛阳牡丹开展的纪录片结构无疑是一种‘软强制’。”

“对于纪录片《牡丹》的素材、视角的选取,作为一个观众来说,我不会给‘赞’。不过,如果整个片子的名字改为《洛阳牡丹》,倒是可以给个‘yes’了。”

……记者在菏泽街头采访时,听到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牡丹》不仅令菏泽人很失望,也引起了西安、铜陵甚至洛阳当地网友的吐槽。一位洛阳市民曾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次以围绕洛阳牡丹为主题的四集纪录片《牡丹》引起了洛阳人的关注,我是一集不差看完……第三集看完,有一个问题浮出水面了,洛阳总监们一直避而不谈,那就是洛阳最大的竞争对手——菏泽牡丹。作为面向全国播放的节目,菏泽在前三集只字不提未免不太合适,不能不说洛阳策划师们有些小气,可见旅游竞争的残酷性和排他性。难道真不能用一种巧妙的手法既化解这个矛盾、提升洛阳牡丹的雍容大气,也能体现出洛阳人的胸怀呢?我觉得是可以的。”

一城皆为《牡丹》狂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留下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唐朝长安人倾城观花的盛况。眼下菏泽牡丹花开正艳,央视播出《牡丹》也恰逢其时,但看望该纪录片后,却是“一城皆为《牡丹》狂”。

“牡丹其实只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透过牡丹这一单一的文化现象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文化的整体面貌。”纪录片《牡丹》的导演李侠在该片的导演手记中说。既然牡丹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既然是透过牡丹看中国文化的整体面貌,那么《牡丹》便要全面展示中国牡丹的全貌。洛阳牡丹虽负盛名,但能否代表牡丹全貌不辩自明。根据李嘉珏、张西方、赵孝庆等著的《中国牡丹》论述:按照方位分布,牡丹便有中原牡丹、西北牡丹、西南牡丹、江南牡丹、东北牡丹、国外牡丹及延安牡丹和鄂西牡丹。而广为人知的牡丹之乡除洛阳外,还有菏泽、重庆垫江和四川彭川等地。

有人说:“整部纪录片以牡丹为名,开启了一个大概念、大切入口,可是往下一看,结构突然成了漏斗形——牡丹概念几乎全部聚焦于洛阳牡丹。从记录片的结构和安排来看,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排他性’的痕迹——洛阳牡丹一枝独秀,其他地区的牡丹则黯然失色。” 用了一个大概念开题,却又在这个大概念中“精挑细选”叙事素材,几乎排斥了洛阳牡丹之外的其他牡丹应有的话语权。可以说,纪录片《牡丹》难以逃脱以“纪录牡丹”之名、行“宣传洛阳牡丹”之实的嫌疑。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薇]

标签:牡丹 菏泽 央视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