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高尚潮:翰墨融情自芬芳


来源: 菏泽市广播电视台供稿

作品欣赏 有一天,一位朋友拿着一幅书法作品《三国演义开篇词》隐去落款后,让我“猜一猜”作者。打眼一看,作品章法参差错落,情趣盎然,颇耐回味。我把自己所熟悉的书家像过电影似的在

作品欣赏

有一天,一位朋友拿着一幅书法作品《三国演义开篇词》隐去落款后,让我“猜一猜”作者。打眼一看,作品章法参差错落,情趣盎然,颇耐回味。我把自己所熟悉的书家像过电影似的在脑海中搜了个遍,亦没能给出答案,只好尴尬地认怂。

朋友狡黠地笑了笑说,“猜不出来就对了。能把你这位书法评论家难住也不容易,实话告诉你吧,这是高尚潮老师的作品。”

我定了定神,将散发着墨香的书作摊在地上,仔仔细细地重新审视了一遍,又把落款印章端详了一番,才颌首默认。

说心里话,我和尚潮先生认识这么多年,一直把他视作新闻界前辈。以前经常在报纸上拜读他的新闻作品,他采写的《车行十八盘》《前王楼纪事》《酿造行的状元——李凡聪》等文章,细腻的情节描述,散文化的写作风格,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不过,我看到的都是出版物,还从未见过他写的字。这也是我对这幅书作感觉陌生的原因。

事有凑巧。正当我对这件事耿耿于怀的时候,尚潮先生从北京打来电话说,有报纸准备刊登他的书法作品,需要配发一篇评价文字,希望我能写点东西。他还说,书法新作的电子版已发我邮箱,要我抽空看一下。有道是,恭敬不如从命。我虽然自知才疏学浅,但又不忍心辜负老朋友的嘱托,只好应承下来。

尚潮先生退休前曾长期担任《菏泽市报》总编和《曹州晚报》副总编。他为人友善、豁达大度、幽默风趣,在圈子里有着不错的口碑。尽管我们之间年龄相差将近30岁,尽管这些年来他和夫人候鸟似的辗转于北京和菏泽之间,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之间的交流和友谊。我曾和其夫人朗卡卓玛•李明一道,为残疾人事业做过公益和慈善;还曾应北京一家杂志社邀请,为其做过专访。

顺便介绍一下,其夫人朗卡卓玛•李明毕业于浙江美院,现为中国画家协会理事,北京齐鲁书画院执行院长。其独创的国画“滚笔”技法,笔触清淡从容,墨色疏朗明净,广受业界瞩目。或许是受了夫人的熏陶,尚潮先生逐渐对书画产生了兴趣。夫人作画画累了,他就伏案研磨,象模象样地练起了书法。据尚潮先生回忆,他在读小学时,曾按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天要写几篇“大仿”(即临帖)。那时练习书法,都是用粗糙的草纸。后来读高小、念中学、上大学,就没再提过毛笔。再到以后,在报社当总编辑也只是用毛笔改改稿子,谈不上练书法。退休之后,才有了更多时间练习书法。日久天长,书法的线条美、结构美,以及黑白对比的张力美,居然让他着了迷,以致有了“笔法锥沙屋漏,心期晓日秋霜”的学书感悟。他对书法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形美”“意美”的书法,才有价值。书法的交流,即是书理、技法以及书法情性上的互通。因此,他把最适合表现“形美”“意美”的行草,作为习练定型的方向。

孙过庭《书谱》云:“书之为妙,近取诸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书法艺术的独特领悟,大大丰富他的视野,拓展了他的学书思路。他广泛涉猎,心追手摩,逐渐形成了简淡清远的书风。作品追求魏晋意韵,线条自然流畅,笔势清旷豪迈,不浮华、不流俗、不狂野,墨韵生动,意致幽深,气度高华,有灵气,有儒气,有豪气,入古出新,纵意所如,颖气夺魄。尤其是他的意画书法卧姿的“虎”字,化象为意,形神兼备,深得“玉茗堂上播芳馨”的雅韵,充盈着浓郁清远的文人气息,深受行内外书友的赞许。 

近年来,他的作品纷纷被国内媒体刊登和转载,真实印证着他在艺术田野里辛勤耕耘的足迹。

叶剑英元帅诗云:“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如今,年逾七旬的高尚潮先生依然认真地规划着自己的人生。他和夫人一起习书作画,访亲问友,办展览,搞交流,珠联璧合,其乐融融。欣赏着先生的书法,回味着先生的笑容,咀嚼着叶帅的诗句,我依稀看见了一片瑰丽的彩霞出现在高尚潮先生的前方。我忍不住双手合十,由衷地祈愿高尚潮先生:下笔便作千秋想,翰墨融情自芬芳。(作者系中国文化名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尚潮 翰墨融情 书法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