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开发区丹阳办事处绘就文化繁荣大画卷


来源:凤凰网山东

“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特别注重抓载体、建阵地、搭平台,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近日,市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丹阳办事处党委书记杨传宏

“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特别注重抓载体、建阵地、搭平台,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近日,市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丹阳办事处党委书记杨传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菏泽市丹阳办事处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打造“城市文化特色区”,实施“文化繁荣工程”为目标,加大文化、体育工作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活动载体内容,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服务能力,打造民风纯朴、道德高尚、团结互助的文明社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

强班子,带队伍,建设一流文化阵地。

办事处为加强社区基层文化建设,成立了城市文化特色区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召开动员会,纳入年度考核,力争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每个社区都配有一名文体工作专、兼职人员。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全处33个社区均建有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已建成有28个棋牌室、31个阅览室、16家“农家书屋”。都庄社区经过“城中村”改造,投资建起了600多平方米高标准的文体活动中心,绘制了1100多平方米的文化墙,安装了22套不同类型的健身器材,建立了乒乓球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等。

办事处从打造政治合格、业务过硬、敢于创新、乐于奉献文化队伍的目标出发,每年坚持对文化队伍进行指导和培训,同时,积极培育社区文化领头人,扶植社区特色文化队伍和文化专业户。大屯峻泉豫剧团成立于1953年,是丹阳辖区内成立时间最长、坚持活动最为经常的农民剧团。该剧团原名为大屯豫剧团,1997年改称以团长贾峻泉名字命名的峻泉豫剧团。演员最多时50多人,现有20多人。演出范围除本地和本省的济宁、泰安、莱芜外,还到了河南的商丘、开封以及河北等地的农村。以马相德为团长的芦庄社区两夹弦剧团吸收一些原来在专业剧团工作过的业务骨干组成,演员已达40多人,演出设备齐全,演员水平较高,能够演出传统大戏,剧目主要有《三拉房》、《站花墙》、《十八里相送》等20多个。外出到郓城、定陶及河南省安阳、安徽省阜阳实行包场演出,受到观众一致好评。以退休老领导张树荣为团长的菏泽市开发区丹阳银龄爱心剧团,常年坚持活动,演员阵容已发展到30多人,由原来的清唱发展到化妆演出,演练设备齐全,每周一、四、六在林荫广场义务为观众演出,代表剧目有《小包公》、《姊妹易嫁》、《梁山伯与祝英台》、《王汉喜借年》等。另外,办事处指导组建了小剧社、秧歌队、腰鼓队、象棋、书法协会等43个群众性业余文化艺术团体。目前,办事处已培养了一批稳定、活跃、高水平的文化骨干队伍,提升了文化队伍素质,增强了文化队伍影响力。

抓载体,创特色,搭建一流文化平台。

办事处充分利用辖区内资源,大力调动社区居民中的文艺爱好者的创作积极性,不断推出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文化精品,以丰富文化活动形式,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了居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每年组织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五好家庭”、“五好党员”、“文明居民”、“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和“双学双比好儿女”等评先树优系列活动。每年牡丹花会、林交会、元宵节、“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办事处40多个文艺团体走向街头、广场开展不同类型的文艺汇演和调演活动,办事处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社区优秀文艺团体给予资助,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薇]

标签:文化 办事处 丹阳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