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SOHO捐耶鲁惹争议 潘石屹否认为儿买门票


来源:新京报

昨日上午,SOHO中国基金会与耶鲁大学签订了金额1000万美元的助学金协议,用于资助在耶鲁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SOHO中国基金会经理金燕妮介绍说,此助学金项目计划共捐助1亿美元,用于资助在世界一流大学攻读本科课程的中国贫困学生。

■ 分析

巨额捐赠为何不给国内大学?

潘石屹的捐赠,并非中国富豪捐资海外高校的孤例。

拥有香港恒隆集团及恒隆地产的香港富商陈启宗、陈乐宗兄弟就通过甲组的“晨兴基金会”向美国哈佛大学捐赠3.5亿美元(约合22.7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哈佛公共卫生学院。而这也是哈佛建校378年来金额最大的单笔捐赠,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也将因此更名,以纪念陈氏兄弟的父亲。

随着这种大手笔捐赠越来越多见诸报端,关于为何不捐赠给国内大学、国内大学为何难得捐赠的争议也随之而来。

“国内高校不够重视社会募捐”

昨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我国多数高校是公立大学,大多只想着争取国家经费,而不重视社会募捐。

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捐资助学的企业家也逐渐增多,不少重点大学也比以前更加重视社会募捐。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显示,已有16所高校进入校友捐赠的“亿元俱乐部”,其中,清华、北大都获得了超10亿元的累计校友捐赠。前不久,重庆大学81级校友唐立新还宣布向母校捐赠3亿元,刷新了国内大学一次性校友捐赠新纪录。

不过,相对于哈佛大学基金会数百亿美元的资金规模,熊丙奇认为,国内重点大学获得捐赠的水平,仍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不少差距。

“筹钱不能与捐赠者利益交换”

为何如此?熊丙奇认为,资金使用不透明及挥霍浪费等使用不当,都是导致不少企业家对捐资内地大学持观望态度的原因之一。因此,应该引入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公开接受、决策、使用捐赠资金的信息和过程,将钱用在刀刃上,提升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水平。

今年,教育部在发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中已要求,今年10月底前,所有直属高校将包括“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在内的50条具体项目信息,面向社会公开。

但在筹集社会捐助时,熊丙奇认为,高校也不能为了多筹钱,而和捐赠者达成涉及招生、入学等方面的利益交换。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民政部刚下发意见,要求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设立的基金会,不得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捐赠款,也不得以接受捐赠的名义乱收费,应加强对筹资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推动筹资活动的专业化。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薇]

标签:SOHO 潘石屹 理财产品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