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黄河浪文学社:秉承黄河文化 激扬人生智慧


来源:凤凰网山东

“黄河浪涛声依旧,文学社风华正茂”。在菏泽学院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拥有共同的爱好———文学;他们拥有相同的称谓———“浪人”;他们属于同一个家———黄河浪文学社。 黄河

“黄河浪涛声依旧,文学社风华正茂”。在菏泽学院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拥有共同的爱好———文学;他们拥有相同的称谓———“浪人”;他们属于同一个家———黄河浪文学社。             

黄河浪文学社成立于1985年,是经菏泽市备案成立的学院第一个大型校级社团,成立28年来,成员所作诗文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散文》、《人民日报》、《大众日报》、《中国青年报》、《青年文学》《诗选刊》、《星星诗刊》等刊物中,并且被收录进各大重要的“年度选本”和年鉴中。《山东青年》、《山东青年报》、《菏泽日报》、菏泽电视台等媒体对黄河浪文学社都做过相关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1985年,秉承着黄河子孙厚重的文化积淀,赵统斌(现任菏泽日报副总编)、潘若雷(现任菏泽市广播电视台台长)、石耿立、王士学等一批饱含文学热情的学者初创黄河浪文学社,并获得内部准印号。             

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黄河浪文学社凭着一步又一步的坚持,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没有素材,社员们自己去采风;没有校对,社员们自己来修改。黄河浪文学社创始人赵统斌满怀回忆地说:“当年期刊印刷是一大难题,一次的印刷费用大约需要500元钱,由于条件有限,每次印刷都是将字刻在蜡纸上面,然后用油刷子进行反复印刷,印刷出来后进行晾晒、装订成册。从选稿、改稿,到印刷等全靠社员自己完成。”《黄河浪》创刊初期便相继出现以石耿立的《笛韵》、潘若雷的《脚印》、王士学的《牡丹》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作品,黄河浪文学社人数最多时达到了400余人。 

1998年后,黄河浪文学社正值豆蔻年华,谢孔宾、石耿立、申伟等指导老师的参与,使黄河浪文学社底蕴越发深厚。当时担任指导老师的赵思运(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副院长)因家中存有大量文学书籍,他的书房便成了社员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中文系2000级学生、黄河浪文学社成员高君渡(现为菏泽市东明一中语文老师)说:“师生共同营造出来的文学氛围很浓厚,每年都会外出采风,那时文学社支持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偏离》,为此我还和同学疯狂地跑去海子的故里安徽安庆高河查湾去采风。”             

28年的黄河滚滚,28年的大浪淘沙,一代又一代的黄河浪人传承的结晶便是其社刊———《黄河浪》,现在已出版37期,在琳琅满目的栏目中,《教师专稿》《老社友专稿》《每期一星》是其特色栏目,倍受欢迎。原本为年刊的《黄河浪》也常常因作品繁多而增发一刊,成为半年刊。她的作者群以在校学生为主,同时又有指导教师、老社友的作品,虽然大部分曾经以文字激扬人生的黄河浪人现已转向各种工作岗位,但他们却依然心心念念这个敦厚沉稳的组织。第25届社长钟义良说:“已经毕业的成员都默默关注着黄河浪文学社的发展,不时往邮箱里发一些文学稿。”   

经过时间的考验,黄河浪文学社从一个文学青年,逐渐成长为一个引领校园文学的“领头羊”。同时黄河浪文学社还举办了大量精彩的活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征文活动、“建功立业杯”征文大赛、《浪海拾贝》文学专栏大展,以及每年的固定活动:军训稿件征集、原创作品朗诵比赛、黄河浪文学奖等。社团今年11月份与枣庄学院宇宙风文学社达成交流合作意向,策划“我的大学我做主”原创作品征文活动。          

在新媒体盛行、新社团的冲击下,黄河浪文学社在校园里的文学道路变得举步维艰,但是她依旧秉承着先人沉淀的基因,温厚良善。迈着沉稳的步伐,黄河浪文学社亦走出了石耿立、徐俊国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站在菏泽这片热土上,带着菏泽文化,他们走向了新的高度。名誉社长、中文系党总支书记申伟说:“黄河浪文学社不但需要坚持,更要创新地走下去,她要坚持执笔在校园,她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黄河落日的恬静顿积思绪,涛浪洗礼的壮阔尽聚笔端。一代又一代的黄河浪人,用笔尖来记录着校园的变迁、生活的酸甜,在菏泽,黄河浪是一个群体,但更像是一种象征。作为一个文学社团,她的道路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折射着菏泽文学、菏泽文化的走向。

历届期刊展示

纳新现场

相关新闻:

标签:黄河浪文学社 文化 激扬人生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