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如何看待上半年货币信贷超预期增长


来源:金融时报

上半年货币信贷超预期增长,是定向再贷款、定向降准和松绑银行存贷比等诸多定向货币信贷政策实施的结果。目前M2增速已经不低,货币创造较多,指望继续大规模放松货币信贷政策并不现实,“定向调控不是‘降准’”。

原标题:如何看待上半年货币信贷超预期增长

超预期的信贷增长,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什么?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而年初,高盛将我国一季度GDP增速预期从原先的6.7%大幅调降至5%;不久前,11家银行和券商的经济学家和专家对二季度GDP的预测值为7.3%。   

信托违约潮没有出现,“明斯基时刻”没有到来,楼市变盘也未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步伐。看起来,充满韧性的中国经济比预想的要好,“半年报”足以让人松一口气。  

上半年金融数据似乎仍在印证,我国经济增长离不开货币政策的支持。   

数据显示,6月末,M2同比增长14.7%,这一数据既高于年度14%以内的目标,也高于市场预期的13.6%,比上月末和去年末高1.3个和1.1个百分点,为去年8月以来最高;而6月份人民币贷款1.08万亿元,同比多增2165亿元,比上月多2092亿元,超出市场预期。最令人关注的是,6月份,包含影子银行在内的社会融资规模为1.97万亿元,比上月大幅增加5655亿元,为今年3月以来最高。其中除了人民币信贷是最多增项外,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信托贷款以及委托贷款、外币贷款都出现较多增长。  

基础货币投放在增长,信贷投放在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在增长……该怎样看待货币信贷的这种超预期增长?   

上半年货币信贷超预期增长,是定向再贷款、定向降准和松绑银行存贷比等诸多定向货币信贷政策实施的结果。  

定向调控是今年宏观调控的一大特色。6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时说,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丰富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在坚持区间调控中更加注重定向调控”;7月3日,李克强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部分省份和企业座谈会时说,“实施定向调控是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是区间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区间调控的深化”;7月15日,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学者座谈会上,进一步解释了定向调控的内涵:定向调控的内涵是保持定力、有所作为、精准发力、统筹施策,是此前“区间调控”的深化。“有人认为,定向调控就是‘降准’,这是一种误解。”李克强纠正道,“定向调控不是‘大水漫灌’,而是‘滴灌’、‘喷灌’,是定向发力,抓住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薄弱地带来进行调控。”  

呼应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变化,今年来,货币信贷政策调控也在不断追求因时而变,调控节奏随经济形势变化而不断变化:在一季度主要采取下达支农再贷款和支小再贷款额度后,4月25日定向降准、5月下旬向国开行定向发放棚改再贷款、6月16日再次定向降准、7月1日松绑存贷比……

上半年货币信贷超预期增长,也是货币信贷从被动投放到主动投放的结果。  

今年上半年,随着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QE)政策以及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我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出现了走低趋势:1月新增外汇占款4373.7亿元,2月1282.46亿元,3月1892.0亿元,4月1169亿元,到了5月,外汇占款更是环比仅增加386.65亿元。外汇占款的逐月减少,不仅为央行减少常态式干预提供了非常关键的基础,也使得货币政策更为主动灵活,以前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局面被主动投放取代。  

从上半年货币政策操作情况不难看出,货币当局更倾向于通过定向再贷款、定向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释放基础货币,注入内部流动性,以对冲外部流动性的下降。比如,上周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实现净投放170亿元,为连续第十周净投放,累计净投放资金达5100亿元。加上两次降准释放资金共约1400亿~1500亿元、定向再贷款投放基础货币3000多亿元以及松绑存贷比理论上释放的近2万亿元信贷资金,半年来累计释放资金高达3万亿元左右。这些资金按照政策意图,主动投向实体经济,有力地支撑了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今年优化融资结构的两条主线是:一“减”,即加大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和规范,减少“影子银行”的融资规模;二“增”,即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扩大股权融资比例,提高直接融资规模以及向银行体系注入或释放更多流动性,增加银行可贷资金,以便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就前者而言,出于对信托贷款等“影子银行”违约风险的担忧以及出于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的目的,今年监管层加大了对“影子银行”的规范和监管。3月份以来,信托贷款逐月减少,截至5月,信托贷款仅增加116亿元。在“影子银行”规模逐步萎缩的同时,人民币贷款、债券及股票融资规模总体上升。这“一减二增”,是今年优化融资结构的总体方向。  

但6月份有点奇怪,这个月似乎“一减二增”的主线不清晰了,不仅信贷在增长,以往趋于收缩的“影子银行”,比如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也出现了较多增长。   

为什么?难道为了稳增长,“影子银行”风险可以视之不顾?  

其实,前面已经说过,上半年,人们担心的信托违约潮没有出现,“明斯基时刻”也没有到来。这意味着,目前违约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鉴于此,在经济企稳还需要巩固,通货膨胀仍在低位,货币信贷收紧尚不具备条件,稳增长需要更多融资支持的背景下,通过谨慎放宽融资渠道,适度增加社会融资规模,可以进一步夯实稳增长基础。但短暂的“松动”,并不意味着“一减二增”优化融资结构的方向变了。  

当然,目前M2增速已经不低,货币创造较多,指望继续大规模放松货币信贷政策并不现实,“定向调控不是‘降准’”。下半年在货币政策工具上,货币当局仍会更多采用定向再贷款或抵押补充贷款(PSL)等方式,直接增加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投放;公开市场操作仍将在基础货币投放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所有这些政策,着眼点只有一个,即改善信贷结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防止经济大起大落,通过经济的提质增效,实现人民有就业、收入有增长的目标。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薇]

标签:货币信贷 信贷增长 货币当局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