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湘鄂情成“悲情”说明什么 代表委员谈转型


来源:新华网

2013年前三季度亏损3.03亿元、关闭8家门店,定位高端市场的餐饮类上市公司湘鄂情的营业额大幅“悲情”下滑成为高端餐饮行业“严冬”的缩影。自中央出台一系列规范公务接待举措以来,有力刹住了公款吃喝风,高端餐饮遭遇“严冬”。

原标题:湘鄂情成“悲情”说明什么 代表委员谈转型

2013年前三季度亏损3.03亿元、关闭8家门店,定位高端市场的餐饮类上市公司湘鄂情的营业额大幅“悲情”下滑成为高端餐饮行业“严冬”的缩影。自中央出台一系列规范公务接待举措以来,有力刹住了公款吃喝风,高端餐饮遭遇“严冬”。

被一度膨胀的公款消费撑起的奢侈餐饮泡沫破灭后,我国高端餐饮业如何回归理性、健康发展?一些两会代表委员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公款消费吹起的“奢侈型”餐饮破灭

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餐饮业收入25392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创21年来的最低值,其中高端餐饮严重受挫,限额以上餐饮收入近年来首次负增长。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介绍,2013年重庆高端餐饮营业额下滑了40—50%,从业人员裁掉了15%,“中国餐饮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高速增长期转变为理性增长期,奢侈型消费得到有效遏制,大众消费成为主流。”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萍乡市金海岸实业有限公司鑫海岸商务酒店总经理侯玉雯说:“在八项规定出台前,整个餐饮行业在定位上呈现高端化趋势,有的酒店投入几千万元进行门面装修,但现在全懵了。”

严琦认为,在政策的影响下,中国餐饮业长期以来积累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一是尚未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强制性标准;二是产业化程度仍然不高,餐饮对农业产业纵向一体化的拉动作用仍然不够,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远未形成;三是,经营成本快速攀升,行业负担日趋严重,影响发展后劲。房租、设备、食品成本及人力费用等刚性上扬。

市场倒逼高端餐饮业转型

一些高端餐饮企业为了顺应市场,纷纷放下“身段”,降低价格转型。不少酒店适应变化从主要面向政务、公务转向更多地面向商务、“家务”,一些普通家庭难以踏进的五星级酒店也开始向社会推出承办婚宴、寿宴产品。

同时,一些高端餐饮企业仍在观望等待。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认为,高端餐饮业应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加快转型,徘徊观望以待“熬过风头”的心态不可取。他认为,餐饮业的发展应当与国情、民情相适应,盲目追求餐饮等消费高端化并不是方向。

贵阳市某产业集团负责酒店业务的一位高管告诉记者,市场发生的显著变化倒逼高端餐饮业必须加快转型,如果说,半年前还有企业观望等待,“现在再等待下去就是等死”。

但部分餐饮业人士也表示,转型并不容易,例如以前高端餐饮业注重的是环境,大众消费则注重味道和特色等,由于装修精致,老百姓对大餐饮店有距离感,还认为这是高档消费的地方,不愿意进去吃饭。

严琦表示,随着物价的上涨,场地租金、人工费用、能源价格、原材料等成本也在大幅上升,面对这“四座大山”,餐饮业利润空间已经十分逼仄,仅靠降价餐饮行业很难健康发展,必须形成自己的原材料基地、研发基地和核心竞争力才行。

一些代表委员建议,由于餐饮行业仍是劳动密集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政府层面应加强对餐饮业,特别是高端餐饮业的转型引导,比如适当减税、尤其是管好向餐饮店伸出的乱收费“黑手”。

一名餐饮协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工商、消防、卫生、环保部门的检查和罚款带来的负担一点不比“明白”税费负担更轻,尤其是现在强调食品安全,但是这在基层就走偏了,一些地方打着各种名号乱收费,“希望政府能提供一个标准,如果没有标准,每次来都是找一个问题罚一次款,真是吃不消。”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焱]

标签:悲情 餐饮业 代表委员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