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福州多家餐馆排烟口藏绿化带 躲避环保检查


来源:海峡都市报

这家名叫“花田厝”的餐馆门口,行道树下藏着排烟口绿化带里隐藏着一个排烟口一家餐馆门前,排烟口设在绿化带旁,油烟直排记者在一棵行道树下发现暗藏的排烟口 对此,花田厝餐馆的老板娘解释,他们已经意识到排烟口的问题,目前正在进行整改,届时油烟会排往大楼两侧的烟道。

原标题:福州多家餐馆排烟口藏绿化带 躲避环保检查

近年,“治理雾霾”成为热点,但人们在谈论“治霾”时,常常低估了餐饮油烟的危害。事实上,餐饮油烟也是破坏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有报道指出,油烟对PM2.5的贡献率超过10%。

福州的餐饮油烟治理情况如何?昨日,市民冯女士向本报968111热线反映,福州市晋安区琴亭路上多家餐馆,把排烟口藏在绿化带里,借行道树的掩护,向路面排放油烟,不仅熏路人,还影响行道树的生长。

昨日,记者携带仪器前往现场监测,发现排烟口附近,PM2.5浓度超出标准值500多倍。记者了解到,油烟不可向人行通道、河道、地下排水管网排放。有专家建议,治理餐饮油烟,要统筹各部门,形成合力。

现场排烟口附近PM2.5飙升

昨日中午,记者到琴亭路上调查。正值午饭时间,200多米长的马路两旁,多家餐馆的厨房都在忙碌,马路上弥漫着一股油烟味。

在益力公寓附近一家名叫“花田厝”的餐馆门口,行道树中间忽然飘出一股白烟,伴随着浓浓的油烟味。记者走近一看,发现一个排烟口藏在树丛间,旁边堆放着一些砖头、石块,外人难以发觉。

记者以顾客身份进入该餐馆的厨房,从现场看,油烟管道从厨房伸入地下,然后从行道树附近伸出。

由于长期受到烟熏,行道树的枝叶上沾满了油脂。当油烟再次腾起时,记者将仪器放在排烟口旁测量,仪器的数值一路飙升,极值达到了39600微克/立方米,超出标准值(75微克/立方米)500多倍。

“他们的油烟有时会飘到我们店里。”对于将排烟口设在行道树下,附近店家也有意见。附近居民说,经过此处,常被热浪炙烤,周围的绿化也受到影响。

对此,花田厝餐馆的老板娘解释,他们已经意识到排烟口的问题,目前正在进行整改,届时油烟会排往大楼两侧的烟道。

 

调查不少餐馆漠视油烟净化

将排烟口设立在绿化带或马路边,并不止“花田厝”一家。在琴亭路上,记者在一侧绿化带上,找到另外3个排烟口,旁边是几家面馆。店家说,主要是煮面,很少炒菜,所以主要是排放热气,污染不大。多位店家认为,多年都这么排烟,没什么问题。

排烟口应该如何设置才规范?记者查阅《福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了解到,福州建成区内的饮食服务业和单位食堂,应当使用燃气、电等清洁能源,并安装油烟、废气净化装置。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向人行通道、河道、地下排水管网排放油烟或者炉烟。

记者从福州市环保部门了解到,2006年,相关部门提高了油烟排放项目的审核标准,要求开发商在建设时预留烟道。店主必须按照有关标准,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方可申请到排污许可证,经过净化处理的废气才可排放。

但不少小型餐饮店,或者已经营业多年的餐饮店,大都漠视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排烟口也不够规范。有业主告诉记者,一般而言,油烟要往高空排,但有些建筑没有预留烟道,如果要加装,成本很高,而且住户也不一定同意。

晋安区环保局工作人员表示,即使要往地下排放油烟,也需要在化粪池内经过两道隔油处理,并且排放的餐馆都需要安装油烟净化器。如果在地面上产生较大的油烟味,有可能是没及时清理油烟净化器造成的。工作人员表示,会到现场查处。

福州市园林局执法人员也表示,排烟口不能设置在绿化带上,他们也将到现场查看。

建议多部门合作齐抓共管

据了解,目前福州市领到排污许可证的餐馆仅186家,90%以上的中小餐饮店油烟污染问题突出。但是,环评不是获得营业执照的必要条件,不少中小餐饮店由于不符合规划功能等要求,无法取得环保部门颁发的排污许可证,却依旧可以取得工商、卫生部门的证照并开始营业,环保部门也无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福州市环保局有关人士坦言,对这些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店铺,环保部门很难实施有效监管,只能采取“有投诉再查处”的方式。接到投诉后,环保部门也只能依法责令污染者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

有福州市政协委员建议,对于治理餐饮油烟,要统筹各部门,形成合力:规划部门在新区建设规划中,应将餐饮业布局列入重要内容;工商、卫生部门在办理餐饮业营业执照及卫生许可证时,应事先征求环保部门意见;对现有餐饮店中因污染投诉被环保部门函告取缔的,职能部门应按相关规定注销相关证照;市容、公安部门应加大对餐饮店餐厨垃圾、废油、店外店以及噪声等的管理力度。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焱]

标签:排烟口 环保部门 绿化带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