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保险投资养老产业 养老房产租售应结合模式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从建议“鼓励保险业投资养老实业”、“加快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试点”,到今年的“发展专业养老社区”,自2008年首次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合众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戴皓已连续6年在“两会”提案中关注养老内

从建议“鼓励保险业投资养老实业”、“加快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试点”,到今年的“发展专业养老社区”,自2008年首次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合众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戴皓已连续6年在“两会”提案中关注养老内容。

2010年以来,合众人寿及其子公司分别在湖北、辽宁、安徽、广西等省市买地投资建设养老社区,并不断开发针对养老的保险产品,希望长期保单未来能与养老社区服务对接。

不过,市场一度质疑,保险资金通过“养老社区”进入地产业有“炒地”嫌疑。对此,戴皓坚持称,是否真心做养老产业,须以社区配套设施和目前房屋流动性做评价。“应监管要求,我们的养老房产暂时只能出租,不能销售。大量持有确实会给公司带来一定资金压力。”3月6日,戴皓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戴皓认为,投资养老产业符合保险资金投资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特性,并希望民政及相关部门对投资养老产业的相关政策能够进一步明朗。

  建议养老社区房产“可租可售”

近期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预估,今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2.02亿,约占全国人口14.8%,而2053年这一比重将升至34.8%。

戴皓认为,对已迈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而言,每100名老人只配备1.6张床位的现状已极为严峻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国家“十二五”规划都提出要发展老龄服务产业,民政部亦下发鼓励民资进入养老领域的文件,然而就合众人寿的实践来看,关于保险资金进入养老产业尚存一定政策空白,且门槛较高。

戴皓认为,快速发展养老事业应由政府和商业机构共同完成,政府承担社会基本养老保障甚至救济功能,而中高收入群体的养老问题可由商业机构解决。“但跟投资房地产不同,养老产业不可能是暴利”。

戴皓定义的商业养老社区,不同于普通居住社区,必须有老年人生活的配套设施,如老年大学、活动场所、念佛堂等。“中国的老人大多负担带小孩的职责,我们规划的社区中将配备幼儿园。”此外,销售和出租的对象也必须是老年人。

据其透露,合众2010年在武汉蔡甸区投资建设的第一批养老社区首期(245亩)已基本完工,将开始对外出租。此社区总规划占地2400亩,分为三期,现已投资10亿,预计总投资为100亿。入住社区的老人包吃住每月花销在3500元左右,押金20-30万用于应急。

“应监管要求,我们现有养老社区房产暂时只能出租。这种模式对投资人而言,投资大、收益低、周期长,也很难调动社会其他资本投入的积极性。”戴皓坦言。

保监会近两年下发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的文件中指出,严禁保险公司利用投资养老名义,以商业房地产的方式开发和销售住宅

继武汉之后,合众陆续在辽宁、安徽、广西等省市买地,均用于养老社区建设。戴坦陈,按现“暂不得流动”的要求,这些投资将给公司大量持有养老地产带来一定资金压力。“按国外经验,我们更希望是可租可售的模式,例如租4成,销售6成用于资金平衡。”

其在提案《大力发展专业养老社区》中建议,借鉴美国经验,社区可限制居住家庭须有1名55岁以上老人,社区产权限定只销售给老人,当老人离世,经营商可回购后出售给其他老人。

戴皓建议民政部门准确定义养老社区,应该是可租赁、可销售。同时老人买房国家应给予政策支持,在房屋交割、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但产权依然是70年。

  用固定长期收益缓解养老压力

在戴皓看来,解决养老的动源有多方面。除直接建设养老社区外,对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公司,取消200人股东限制可让员工更大程度分享公司成长价值,固定长期收益也可缓解一定养老压力。

“我们在探讨一种模式,例如城镇化过程中,征收集体用地的时候让农民成为被征土地的股东。这样一来,土地虽然没了,但有固定长期收益。养老除了靠保险之外,国外最常见的就是靠股权。”戴认为,公司上市后让更多员工分享收益,相当于让市场承担了部分养老责任,“再加上基本保障和商业保险,养老问题就解决了。”

去年底,证监会发布《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为股东超200人的公司在新三板股份转让交易打开了一扇门。“但我认为A股市场也应突破此限制。”

戴皓在提案《放开IPO审核的“200人”上限问题》中建议,修订《公司法》、《证券法》中有关“200人”上限的规定;解冻非公有制金融企业员工持股计划,放开员工持股关于人数的限定,在制度性或原则性的框架下,允许非公有制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相关新闻:

标签:养老产业 房产 模式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