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农民开发商第一人落魄”梦碎房地产


来源:长江日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中国农民开发商第一人梦碎房地产 相当“落魄” 李家喜,黄陂农民。4年前,他以“中国农民开发商第一人”的身份,成为央视“一周新闻人物”。那一阵后,他再没在媒体上露过面。 而如今,他似乎是怕见

原标题:中国农民开发商第一人梦碎房地产 相当“落魄”

李家喜,黄陂农民。4年前,他以“中国农民开发商第一人”的身份,成为央视“一周新闻人物”。那一阵后,他再没在媒体上露过面。

而如今,他似乎是怕见到媒体。顶着那顶帽子,现在房子卖完了,李家喜一算账,竟然亏了,而且再无力“翻本”,公司面临转售,可以说是相当“落魄”。他说,准备写一本关于房子的小说。

农民“吃螃蟹” 拿地开发房产

昨日见到记者,李家喜已经不会像4年前那样充满惊喜。

2009年9月4日下午4时许,他以39万元价格通过武汉土地“招拍挂”程序,拍下了武汉最北部乡镇蔡店乡一块仅有2.85亩的土地后,急忙办手续以赶上回乡的最后一班中巴,不料被媒体围住,他才意识到,这回好像办了件不寻常的大事。

“不寻常”是快50岁李家喜的特质。上世纪80年代他当兵,当时供给部队家属的蜂窝煤厂经营不下去,李家喜主动请缨,整合各方资源,没过多久盘活了蜂窝煤厂,不仅满足了后勤需要,还略有盈利。

90年代初,李家喜转业回到蔡店乡粮油管理所,吃上了“商品粮”。“我这个人胆子大、勤快,也不怕吃苦。”他总结自己性格。不安于现状的他到处寻找赚钱的机会,办冷饮厂、搞电脑培训、养海狸鼠,全是蔡店乡“第一吃螃蟹的人”。

一次挫折,让没有土地的李家喜重新认识土地价值。上世纪90年代末,李家喜租用福利院的土地养海狸鼠步入正轨,不料福利院决定收回土地,这迫使他寻找属于自己的土地。

2000年,李家喜花5万元从粮管所买了一块2.85亩的养猪场,获得50年的国有综合用地使用权,当上了“地主”。

李家喜没有想到,自己的事业及一家的生计从此与土地联系在了一起。

拿地后的事情,并没有像他最初拿出5万块钱那么轻松。

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钉子户”。买地受到了在此养猪的几家人的长期联合抵制,他们拒绝搬出。一次次上门请求都没有效果,直至2005年诉至法院才使他们搬离。

为了这块地扯皮好多年,他不得不关闭正在起步的海狸鼠养殖。这块地竟给他招来这么多的烦恼,李家喜苦闷中思索出路。

这时,武汉市的房地产热蔓延到蔡店乡,有农民用自家宅基地盖房出售,当地的房价从二三百元一路升到四五百元。

“我也要盖房子,只有房子才能赚到更多钱。”头脑灵活的李家喜信心满满,按照他的估算,他这块地盖房出售,至少能赚几十万元。

事情没有李家喜想的那么简单。他的一个熟人在自家地上盖房出售,最后办不了“两证”。他意识到,如果自己也以这样的方式盖房,最后也是小产权房。

“我不是没有考虑卖小产权房,但始终觉得,两证办不下来怎么跟买房的乡亲交代。”李家喜否定了当时最普遍的盖小产权房的做法。

怎样让小产权房“转正”?2008年开始,李家喜在各个部门间奔波了好几个月才搞明白:要把这块国有综合用地的性质变成国有住宅用地,首先需由政府回收,转为住宅用地,进行招拍挂出让,自己再回购。

这块位处武汉最偏远地区、面积如此小的地块,有关部门担心回收后没人竞买。李家喜承诺:这块地再出让,他一定会竞标。他相信,除了自己,不会有人关心这块不起眼的地。

一个人的开发商曾被全国媒体聚焦

2008年6月,李家喜把这块地以28.5万元的价格卖给了黄陂区土地中心,接下来就是回购。按照规定,要在土地市场拍地,必须是公司,不能是个人。而注册房地产公司的门槛是1000万元,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家喜首先想到的办法是“绕道走”,他找了几家公司“挂靠”,都被拒绝了。挂靠公司嫌地太小,赚不了什么钱。

李家喜东挪西借,筹到了注册资金。那种窘境很多开发商是不可能有的:“前几个月我手里没有现金了,差点连加油的钱都没了。”

就这样,武汉家佳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老板是李家喜,员工也是李家喜,公司成立时只有一个目标:拿下那2.85亩地,在上面盖拥有“两证”的房子然后出售。

2009年9月4日,这一地块终于挂牌出让,底价是38万元,李家喜询问可不可以就填38万元,答复是可以。为稳妥起见,他最后填了39万元。没人竞争,他如愿买了回来。

李家喜正式进入房地产业,这个武汉偏远地区的普通人,突然被全国各地媒体关注。媒体给李家喜贴上各种标签:中国首个农民房产开发商、个人拿地盖商品房第一人。

21套房子卖完竟然亏了钱

“我卖房,只赚10%利润。”李家喜拿地后就高调宣布“低价卖房策略”。而当时,房地产业平均利润率在30%以上。这博得了不少购房者的赞扬。

李家喜现在回忆说,当初低价卖房更多是出于现实考虑:农村购买力有限,购房者对价格很敏感,要与大量的小产权房抢市场,必须走低价路线。另外,他还筹备着滚动开发,要尽快回笼资金。

尽管低价,李家喜当时对自己赚钱很有信心。他算了一笔账:楼面地价170元/平方米左右,建筑成本500元/平方米,其他税费100元/平方米左右,总开发成本粗略算来770元/平方米左右。而当时小产权房成本400元/平方米,售价600-700元/平方米。如果房子卖到850元以上,比小产权房贵100多元,他也能赚10%,应该会卖得好。

李家喜一共盖了3栋楼27套房。第一栋楼11套售价800多元/平方米,第二栋楼10套卖到1000元-1100元,第三栋楼6套涨到1300多元。

没做任何广告,李家喜自己就是最好的售楼员。通过口口相传,所有房子到2011年卖完,至今已有21户拿到“两证”。

开发的房屋全部售完,卖房一共得到270万元销售款。李家喜一算账,竟然亏了。

第一次涉及房地产开发的他没有想到,房产开发过程中的各种税费远超过他的估计,光施工阶段就要交纳11种费:质检、安全、墙改、散装水泥、装饰装修、档案保存、施工招标、监理、建材质量检测、建管、绿化队,总的实际成本是1080元/平方米。

“没有必要计较得失,亏了钱我并不心疼,就当是交学费”。这次亏钱,李家喜并没气馁。在他看来,房产开发过程复杂,自己积累了其中经验,为以后做其他项目打下了基础。

“翻本”无望拟写房产小说

仅在蔡店乡,那种零星的国有综合土地还有不少。心存高远的李家喜准备复制此前的模式,再拿地盖房卖房“翻本”,却一次次无功而返。他不得不面对残酷的市场形势:地价上涨,卖地门槛抬高;小产权房兴起,市场需求被抢占。

李家喜给记者算了笔账:2009年他拿地时,地价在每亩13万元左右,而后来黄陂区政府给蔡店乡定位的土地起拍价都在每亩37.7万元,再加上土地增值税率上浮4个点,人工、材料价格上升,如果现在拿地盖房,每平方米的成本至少在2000元以上。

相比之下,目前蔡店乡小产权房的售价也才1000多元/平方米。按照他的模式,以前买一套100平方米的商品房不过比买小产权房多花2万元左右,而现在足足多出10万元,当地人更愿买小产权房。而据他估算,蔡店乡消化现有的小产权房,至少要3-5年。

李家喜不是没有努力过,他参与毗邻的姚集镇一个朋友在农村拿地盖房项目运营,最后困难重重只能退出,去年远走秦皇岛谋生。

李家喜从媒体的光环中彻底消失,有多家媒体近几年联系采访,都被他婉拒。他说,出名对他没有任何帮助,他现在就是给朋友“打工”过生活。

李家喜现在开始反思个人拿地盖房模式。

他盖的房子不像大开发商的项目那样有物业公司、业委会,出现管道堵塞等问题,住户就找他。他不得不一次次地“兜底”维修,长此以往,不堪重负。

从开发规模来看,现在政府出于规划需要,也不可能再拿出2-3亩的土地来开发,小开发商拿地盖房的模式以后难有用武之地。

现实让敢闯敢干的李家喜陷入人生低谷。今年,李家喜回汉准备把房产公司卖掉,彻底断了房产开发的梦,却又有些舍不得。

他不甘心,总觉得还有希望。他说,蔡店乡今年没有出现新增小产权房,农村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空间会慢慢腾出来。而农村的城镇化,需要房屋设计、质量都过硬的房子,或许还有机会。

现在,李家喜把希望寄托在引进实力强的开发商上。他说,蔡店乡已成功开发3个旅游景区,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政策,在蔡店搞旅游+地产开发,前景十分看好。哪怕自己给开发商打工,凭自己的经验,为更多乡亲盖有“两证”的低价房,他也乐意。

这个梦,李家喜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实现。他说,准备写一本关于房子的小说。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赵吉纯]

标签:开发商 农民 落魄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