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以“超低价房”为名 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来源:新华网

人参与 评论

近年来,高房价已成为购房族不得不面临的残酷现实。被害人严女士、严先生是兄妹,他们有个外甥许某,自称是一家银行的总裁秘书。如果贺女士对袁某的底细稍微有些了解,或者在签预售房合同、拿发票时仔细核实真伪,也不致上当受骗。

近年来,高房价已成为购房族不得不面临的残酷现实。在高房价的逼迫下,一些购房者将购房的希望寄托于能买到各种形式的“低价房”,这也让犯罪分子将目光投向了这些期待天上掉馅饼的购房者。

北京市西城区是不折不扣的房价“高地”。2010年至今,西城区检察院共办理涉及购房的诈骗钱财案件13件13人,涉案金额340余万元。而这些诈骗案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还是以“低价购房”为诱饵行骗。

——虚拟的经适房

西城区检察院办案人员介绍,经适房、两限房、公租房、廉租房,这四类保障性住房对于无房族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性的,但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人们急于购房、盲目追求低价、不了解相关政策实施诈骗。

许某是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的负责人,史某是公司新聘用的房产买卖部经理。2010年11月,史某称自己手里有4个经适房的指标,每平方米6000元左右,需交8万元的订金,但保证能在2011年和开发商签购房协议。许某听后动心有意购买一套,为此特意去网上查了史某所提到的两个楼盘,结果那里的确在建经适房。

觉得万无一失的许某和史某签订了预订协议书,把8万元钱转给了史某。随后,许某又帮朋友订了一套,并交给史某8万元。事后,许某反复思索觉得其中有诈,但再找史某要回已交的16万元时,已经无法联系上史某了。

办案人员表示,作为业内人士,许某对经适房分配政策是明知的,但为了贪图利益“自愿”上钩。事实上,按照北京目前的政策,购买经适房首先必须符合申请条件,需要填写相关表格,提供相关证明,配合街乡镇组织调查、评议等,待街乡镇提出初审意见、配租配售方案后录取并上报区县。这意味着私下购买经适房都是被绝对禁止的,有些不法分子自称掌握经适房指标,可以随意买卖是不可能的。

——捡漏的“拍卖房”

办案人员介绍,法院、银行等机构每年都会拍卖经过司法程序的房产,这些房产的价格一般比市价略低,而且大部分人对法院、银行拍卖的认知程度低,不熟悉其中的流程,所以很多人认为拍卖过程中会存在“猫腻”,如果自己有“关系”走后门,就能以更低价购入,是一个捡漏的好机会,而这种心理往往被犯罪分子利用。

据介绍,犯罪分子往往谎称认识或者自己就是法院、银行负责拍卖的工作人员,牢牢抓住人们渴求低价购房的心理实施诈骗,尤其是行受骗双方是亲戚、朋友的话,这种“杀熟”的成功几率更大。

被害人严女士、严先生是兄妹,他们有个外甥许某,自称是一家银行的总裁秘书。2012年10月,许某对严女士和严先生说他们银行最近拍卖一些抵押房产,价格非常便宜,广渠门附近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只要37万元,他特意给家里人留了几套。严女士和严先生听了都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当年12月,严先生和严女士先后将各自的两张共计46万元的银行卡交给许某后,在等待“收房”的过程中发现46万元被多次取走,并且都是普通消费。发现有诈的严先生和严女士开始要求许某还钱,而外甥许某竟然开始威胁他们的人身安全。许某归案后供述称自己根本不是银行总裁秘书,买卖房产一事纯属杜撰,目的就是骗钱用作生活费。

在近年西城区检察院办理的13起案件中,有11件嫌疑人与被害人为亲属、朋友等关系,占85%。在这些案件中,受害者大多会因为是“熟人”而放松警惕,而法院、银行拍卖,又是一个经常用到的、很合理的诱饵。

办案人员表示,对于这种“拍卖房”骗局其实很容易识破,银行、法院进行拍卖时都是有法定程序的,并且由正规拍卖机构组织,内部人员无权私留、私分,拍卖价格虽然低于市场价格,但不会低得离谱。

相关新闻:

标签:许某 低价房 超低价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