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中国危机3年内爆发 风险来自房产
2013年07月19日 10:59
来源:凤凰网
原标题:李迅雷:中国危机3年内全面爆发 风险来自房地产 继公开表示中国将在五年内爆发经济危机之后,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近日告诉记者,经济危机更可能在两到三年内全面爆发,中国经济亟需一
原标题:李迅雷:中国危机3年内全面爆发 风险来自房地产
继公开表示中国将在五年内爆发经济危机之后,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近日告诉记者,经济危机更可能在两到三年内全面爆发,中国经济亟需一场国退民进。
最大的风险点将来自房地产市场。李迅雷指出,信贷余额当中30%是房地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大约30%跟土地出让、税费等相关,经过了多年的价格上升,一旦房地产价格下跌,尤其是缺乏购买力的三四线城市房价全线下跌,将对银行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都将造成巨大冲击。
另一重风险来自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产能过剩矛盾的加剧。交通、建材、原材料等行业曾在四万亿刺激下飞速发展,但财政部公布《2013年1—5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这些行业已出现同比利润大幅下滑,大型国有企业维持“大而不倒”,未来将涌现更多问题。大批集中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领域的大型企业出现亏损,也将直接导致银行坏账率不断攀升。此外地方政府债务逼近极限也将引发问题。李迅雷表示,目前不少地方政府资不抵债,名义上已经破产,一旦新钱还不上旧钱,将引发债务危机。
另一方面,李迅雷也指出,对所谓经济危机不要谈虎色变:“危机就像生病,现在中国经济在五年内极可能生场大病。美国次贷危机后经济恢复得很好,在某种意义上,生病是个好事情。”
李迅雷认为中国亟需一场国退民进,允许亏损企业破产,同时促使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的行业。目前地方国企利润负增长态势已经持续17个月,今年1至5月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0.6%。李迅雷指出当前的改革时机和90年代初朱镕基时代有相似之处:“回顾朱镕基时代,有大批国有企业亏损,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原则的国企改革顺势推进,冶金部、纺织部都撤销了。”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荣誉所长夏斌同样认为国退民进将是大趋势。他说:“我们各行各业如果都由中央国有大企业垄断,对效率的提高,对资源的公平运用等等方面也是不利的。”
未来经济的另一条出路则和次贷危机后的美国一致,即去杠杆。2008年后我国信贷总规模从9万亿美元提升到23万亿美元,信贷占GDP的比例从75%上升到200%。但与欧美主要源自居民的过度消费不同,中国的高杠杆成因是庞大的基础建设规模和产能堆积。
李迅雷向记者指出,去杠杆将是痛苦的过程,其在理论上是可以成功的,但去杠杆过程不仅涉及银行的表外业务和地方政府、企业的负债,还涉及金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复杂问题,具体举措仍需观察中央政府的改革决心。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文国庆也表示,欧美的去杠杆过程主要是降低居民的负债比例,对社会终端需求造成紧缩;而中国式去杠杆,则面临产能压缩和消费水平的双重下降,去杠杆过程本身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中国真会爆发经济危机吗?
近几年来,国内外总有一些经济学者预测中国要爆发经济危机,媒体评论家牛刀曾在2012年底预测,中国将在举世罕见的金融战争打击下爆发经济危机。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者李佐军曾作了一篇报告,认为中国的经济危机正在酝酿之中,最有可能在2013年7、8月份爆发,表现为部分中小企业破产,部分银行破产,部分地方政府破产……
近些年诸如此类看待中国经济的言论不时见诸媒体。
中国会不会爆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何时会爆发?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究竟什么是经济危机?
总体来说,通常所说的经济危机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是局部危机,还是行业危机?
实际上,企业危机和行业危机这几年从未间断过。在短时期内,中国究竟会不会爆发像1997年东南亚那样的经济危机和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但是面对“狼来了”的呼声,面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现状,必须要作出冷静思考。
中国目前正经历极为复杂的经济情势,即便是在全球背景下也很难找到类似的模型。不可否认,无论如何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确实存在很多隐忧!
从企业来看,如果一个企业的现金流在不断减少,企业越走越艰难,最终现金流断裂危机爆发,企业有可能要破产。但中国的现实是,这个企业虽然从理论上讲应该破产,但实际上由于复杂环境因素的制约,中国的很多企业是难以破产的,真正破产也是到了被逼无奈的地步。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危机的实质也是债务问题。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如何?从媒体透露的有关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企业债务占据中国非金融部门债务的“半壁江山”。
2012年末,中国企业债务约为65万亿元,占GDP之比达125%,在最近的5年上升近30%,企业资产负债率迅速提升(A股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由2008年的53%上升至60%)。实际上,因为这几年政府的债务也是以政府的融资平台来实现,即以企业的名义来实现的。
因此,我们认为65万亿的企业债务接近14万亿应属于政府的债务。这一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截止2012年底,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比2010年增长了12.94%。而截止2010年底中国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超过10.7万亿。根据这些数据推算,2012年末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约在13.8万亿(接近14万亿).
债务的结构对评估危机来至关重要,如果按此来说,2012年底地方政府的债务达到13.8万亿,而2012年政府总的公共财政收入为11.7万亿,那么政府的债务与政府的财政收入之比超过了100%。
而政府每年要付出超过一万亿的债务利息。由于政府有12万亿左右的财政收入,再加上卖地,地方政府对债务付息尚有一定的可能性。
只是由于政府的负债在不同的地区情况不一样,显然,有些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很显然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状况。
也就是说,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处于破产的地步。地方政府支付银行利息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开了许多工程,已经开展的工程量和应支付的项目资金数额较大,导致一些承担政府项目的中小企业处境十分困难,使这些企业面临崩溃的状态,很多中小企业有可能由此而破产,如果不能支付工程资金,政府这时候将为所谓的发展丧失道德的底线。
从企业方面来说,如果刨除政府的债务,中国企业目前负债率和GDP基本上大致上是100%,甚至超过100%。对于一些像建筑、机械、光伏产业以及铝电产业等,这些企业的现金流断裂,处于危急的状态,破产是在所难免的。
对于不少大中型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由于销售不断下降,利润率降低,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果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一些企业的前景就会非常危险。
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它们经营本就十分困难,但是因为没有融资,虽然不存在财务风险,但是企业的运行已经十分艰难。
从总体的角度来说,65万亿的债务和50多万亿的GDP,中国经济的确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但是从结构上划分,我们可以看到,部分企业、部分政府处于一种破产的状态,这是当前的现状。
就调查来看,过去地方政府的财务主要在市一级政府承担,自从2011年以后,不少县区级政府也建立相应的平台,造成一些县区级财政十分艰难。
面对当前的形势,如果我们想使经济好起来也有可能,就是加大货币的供应,但这样做只会延迟风险和危机。如果继续保持当前这种政策环境,那么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破产是在所难免。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有计划地使一些企业破产,如果不让这些企业破产,在“紧缩”的情况下,只能人为延长这些企业的“寿命”,其结果可能会引起破产的集中爆发,进而引起大的危机。即造成一些学者所说的经济危机!
破产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道德风险问题,十年前第一轮破产“风潮”主要是一些国有企业和少量的民营企业。
如果在当前的情况下不对破产人作出处理,将可能引起以后更多的破产,因为破产最终都要由老百姓买单。
所以说按照目前的债务状况和结构,在坚持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有计划地实施破产,依法破产,并对破产企业追究相应的道德责任将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