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单大伟:央企要市场化 高管薪酬就不能计划化


来源:凤凰房产综合

网易财经频道4月18日”网易600字"栏目发表了马曼的一篇文章《中国建筑孔庆平薪酬再涉违规》,文章指责中国海外发展董事长孔庆平,作为国资委100%控股的中国建筑总公司党组成员,2012年领取薪酬837.2万元,远超过国资委关于央企高管薪酬上限为央企职工平均工资30倍的限定,是违规行为。

网易财经频道4月18日发表了马曼的一篇文章《中国建筑孔庆平薪酬再涉违规》,文章指责中国海外发展董事长孔庆平,作为国资委100%控股的中国建筑总公司党组成员,2012年领取薪酬837.2万元,远超过国资委关于央企高管薪酬上限为央企职工平均工资30倍的限定,是违规行为。

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替天行道”的民粹主义情绪我们在网络舆论空间中到处都可以见到,不可否认,这种对央企的不满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合理性,的确在一些行业,如能源、铁路、电信、金融等行业,存在着凭借政策而垄断市场的企业,这些垄断行业由于其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是被国家保护的,因而其获利的大部分理应由全民共享,其高管薪酬自然也应当受到限制。

然而,我们如果理性思考的话,也应当清楚中央限制央企高管薪酬只因针对垄断行业。而我们知道,国企(包括央企)有两类,一类是设置了行政准入门槛的垄断行业的央企,另一类则是没有行政准入门槛的竞争性行业里的国企(包括央企)。而后者,尽管拥有国资的背景,但他们的江湖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在市场中与其他类型的企业包括民企、外企在内平等竞争中,凭本事拼杀出来的。他们当中的高管也都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带领企业赢得目前的市场地位的,就其贡献和能力而言,他们是配得上他们拿的高薪的。就被批评的中海[简介最新动态]董事长孔庆平的薪酬来说,他2012年年薪837万元,而我们可以看到,同样在去年,房地产行业的另一家领军房企万科[简介最新动态]董事长王石的年薪为1504万元,而万科的CEO郁亮的年薪也高达1305万元。而对比一下,中海外[简介最新动态]2012年的净利润151.6亿元,比万科的125.5亿元高出20%。也就是说,孔庆平帮助中海赚的钱比万科要高出许多,那么,孔庆平的年薪凭什么要远远低于王石或郁亮的年薪呢?同样可以对比的是,华远地产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仅30.8亿元,净利润5.4亿元,营业收入与利润都远低于中海,而华远董事长任志强的年薪也高达691万元,与孔庆平相差不多。如果拿孔庆平与香港其他上市企业的薪酬比,更是相差悬殊,例如和黄董事总经理霍建宁2012年薪酬达1.8亿港元,长江基建董事总经理甘庆林年薪4113万港元。 可见,孔庆平作为年营收上千亿元、利润一百多亿元的上市企业的老总,其收入与其他企业相比,非但不高,而且还显得有些低。对其进行限制,从市场的逻辑上来说并无多少说服力。

更何况,如果我们对处在竞争性行业当中的央企高管限制薪酬,其后果将是限制这些企业的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不公平。因为,在激烈竞争性的行业,高管的薪酬会有一个市场价格,这个市场价格是不因企业所有制性质不同而改变的,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如果国企的高管拿不到市场水准的薪酬,国企的高级管理人才就会流失到外企、民企当中,从而削弱这些国企的竞争力,这种以行政手段束缚国企竞争力的行为,难道不是另一种不公平?

而且,我们知道中海外、中建国际是在香港上市的规范化的公众企业,其高管薪酬理应遵循市场价格,遵循投资人和股东的意愿,而这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东组成不仅是国资委,还包括各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国资委作为一个股东并没有把自己的意愿凌驾于其他股东之上的权利。而从实践上来看,中海、中建国际作为上市企业,如果其高管的薪酬远低于市场价格,投资者和股东就会有充分的理由怀疑高管不会为了公司而全心全力付出,进而损伤对中海和中建国际的信任,这对公司来说必将是不利的。

本届中央政府履新之时,就旗帜鲜明地宣告要继续走市场化道路,要继续深化改革。走市场化道路,说到底,除了破除那些垄断行业的垄断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不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要一视同仁,让他们在同一个平台上在同一套规则之下公平竞争。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应该有双重标准,在企业竞争层面要求央企市场化,却在薪酬上坚持计划经济,反对市场化,这说白了,就是一种叶公好龙的态度。如果央企的高管有带领企业在市场上通过公平竞争赚百亿元的实力,他就应该理直气壮地拿1000万年薪,这才是真正的市场化。

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其必要条件是中国的国有企业尤其是代表国家的央企完成从大到强的转变,而央企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方向。未来央企的竞争力必然不是来自于垄断,而是来自于市场化的改革,来自于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与国际的接轨,按国际通行的规则来玩,这其中就包括薪酬制度的全面接轨。

相关新闻:

标签:央企 高管薪酬 网易财经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