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留学]小留学生“边缘化”:易滋生心理问题


来源:华闻周刊

近日,英国兰利寄宿学校中国留学生“因借酱油遭拒捅伤同学”案,引发人们对于在寄宿学校中就读的中国小留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与讨论。她所就读的是一所教会的寄宿学校,在入学的时候,她的导师大约要带10个低年级学生,基本是一个学期导师带着吃一次饭。

原标题:中国小留学生“边缘化”处境易滋生心理问题

近日,英国兰利寄宿学校中国留学生“因借酱油遭拒捅伤同学”案,引发人们对于在寄宿学校中就读的中国小留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与讨论。

英国私立寄宿学校历史悠久,拥有一流的师资和完备的配套设施。其毕业生很多都能进入英国一流高等学府深造。这些优越条件,或许是其吸引中国国内家长送子女漂洋过海、独自到异国求学的最重要因素。

此外,英国是个拥有独特工业民族精神和“英国气质”的国家,寄宿学校作为实施英式教育的重要载体,也被看作是提高留学生英语能力,助其融入英国社会的绝佳途径。

然而,面对背井离乡的学习生活,中国小留学生却往往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

接受《华闻周刊》记者采访的中国小留学坦言,虽然在与老师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并未受到明显的排挤,但是却有一些无形的障碍与隔膜,令其难对寄宿学校的生活说“爱你”。

在对英国寄宿学校的中国小留学生进行采访调查的过程中,《华闻周刊》记者发现,由于在资源、社交及信息方面的“边缘化”,中国低龄留学生在英国依然存在着明显的难以融入本地学生“圈子”的问题,并由此加重了其心理上的孤独感和焦虑感。

缺乏主动性自我“边缘化”

据《华闻周刊》记者了解,在英国的寄宿学校中除了执教的老师,绝大部分的寄宿学校都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一位辅导老师(Personal Tutor),负责了解学生的学术性与非学术性能力、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协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行跟进学习进度。

其中根据学校学生人数的不同,低年级辅导老师大约负责2-10个学生,高年级辅导老师大约负责2-5个学生。

此外,寄宿学校的学生并不是按照“班级”为单位来划分,而是按照宿舍(House)来划分。同一个宿舍里住着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以形成“兄弟姐妹”的氛围。

在宿舍里还配备有负责思想、精神教育的舍监(Housemaster或Housemistress)以及负责日常起居等杂事的女总管(Matron)。

前者类似家庭中“父亲”的角色,确保宿舍环境的稳定、安全;而后者类似家庭中“母亲”的角色,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

为了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大多数学校还设有级长(Prefects)、班长(Head Boy或Head Girl)等。

这种“家庭式”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找到“家”的感觉,但却依然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因远离家人带来的孤独感。

虽然学校的相关资源配备齐全,但由于很多中国小留学生缺乏主动性,并没有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遇到学习、生活、社交和心理的问题时,也不会主动去找导师或舍监寻求辅导和帮助,所以他们仍然游离在这些资源之外,依然未能从导师和舍监处获得足够的引导。

而和监护人之间缺乏沟通的现象,也进一步加深了背井离乡的他们的孤独感。

“我们学校的导师对我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在准备GCSE考试之前就读于切尔滕纳姆一所私立寄宿学校的于萌向《华闻周刊》记者说道。

她所就读的是一所教会的寄宿学校,在入学的时候,她的导师大约要带10个低年级学生,基本是一个学期导师带着吃一次饭。

等进入高年级以后,导师基本是带5个学生,一个星期会碰一次面,关心一下学业进展和个人生活。在于萌所在的学校里,每个House都有单独的舍监、助理导师和保姆。

在谈到舍监的作用时,她对记者表示舍监会负责每天三次的点名,组织宿舍的活动,偶尔保姆还会帮忙缝补衣服,但是自己的事情很少会寻求舍监的帮助。

小学毕业就入读英国萨里郡一所私立寄宿学校的中国留学生诗诗表示:“入学的头两年,是我来英最苦难的两年,学习跟不上、肚子饿或者人不舒服的时候都不知道找谁去说。”

大约每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诗诗都会和她的导师碰一次面。但当记者询问是否感觉到导师的很大帮助时,诗诗苦笑说“很难有大的帮助”。

诗诗刚入读寄宿学校时,由于自己的英语基础并不好难以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在第一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学校向诗诗的父亲发了一封正式的函件,告诉他,诗诗的表现无法达到学业和生活上的要求,建议让她暂时保留学籍,先入读语言学校。

由于学校、家长以及学生本人三方缺乏沟通,诗诗本人和家长在与学校的联系方面也几乎处于“被动”状态。

诗诗的父亲在收到这封邮件前,从未听说过自己女儿“不适应”学校生活的情况,突然收到邮件令他大为恼火,也就直接采取了抨击学校的态度。

诗诗的父亲在回信中称:“如果你们作为学校无法管好我11岁的女儿,到学期结束她还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我就带她回来,不读语言,放弃学位。”

据诗诗回忆,当时这封信件在学校老师中间很轰动。由于她父亲态度强硬,学校收到回信后也再没有和她父母提及暂停学业的事宜。

在家长和学校的冲突发生之后,诗诗被继续留在了该校就读,但她无法适应该校生活和学习的困境,并没有因为该事件而得到来自学校和家长的更多关心与帮助。

高年级入学、后当选其所在寄宿学校级长的范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就算你真的有问题想要寻求导师的帮助,他也不懂,帮不了你。”

记者问他如何当选上级长时,他说:“其实我也不是特别清楚自己是什么原因当上的,级长是学校定,我当时就去参选了。可能是我们那届没有华人参加,而我是那其中唯一的华人。”

他坦言,即使自己当选了级长,但对于级长到底有何权力和义务并没有充分的了解,也并没有去充分利用相关的资源。

价值观不同难入“圈子”

曾就读于英格兰格洛斯特郡一所私立寄宿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小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自己16岁从中国来到这所私立寄宿学校时,明显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外来者”。

“在我就读的寄宿学校里的孩子大都来自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有的孩子家里,甚至是一到放假,就直接用直升机到学校来接。他们中很多人从4岁开始就一起在这所寄宿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他们自己有自己的‘圈子’。”她说。

作为一个“外来者”,小赵感觉到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孤立无援,很难融入同学中间。

“这种格格不入,还不仅仅是语言上的差异,我感觉到自己在中国的同学和这里的同学完全‘不一样’,以前中国的同学看重的是学习,谁成绩好谁就受欢迎,但在这里的同学,他们更看重如何生活,在体育、艺术或其他方面表现突出的人,才会受到瞩目。我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和周围这个封闭的环境完全不同,不知道是自己有偏差还是周围的一切有偏差。”她说。

由于寄宿学校的孩子从早到晚的24小时必须在同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一旦不被“圈子”所接纳,就会时时处处都感觉到压抑和孤独,因此,虽然小赵将自己每天的日程安排得很满,除了必修的课业之外,还参加了大量的课外活动,但繁忙的生活还是无法消除她内心的孤独感与边缘感。

“一方面,我通过自己的投入和在课外活动中的突出表现,慢慢成为了学校集体活动的‘中心人物’;但另一方面,我和本地的同学们之间的隔膜还是一直存在的。也许我在一些活动上和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同,但在情感和私下的交际上,我依然难被他们当成‘自己人’。”小赵说。

英国大多数的寄宿学校都在A-level的课程设置上提供了10-25个课程的选择,范围包括数学、高数、物理、计算机学、会计学、商业学、经济学、艺术、艺术设计、法律、摄影学、政治学等等,让高年级学生早一步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

而几乎所有的寄宿学校都提供了一流的体育设施,如板球、足球、网球、棒球、游泳、篮球、马术等,多数都配有齐全的艺术设施,如音乐楼、戏剧院,培养学生在声乐、器乐以及戏剧等方面的业余爱好。

但记者在采访中接触到的中国留学生在A-level的课程上,大多选择的依然是中国人比较喜欢的数学、高数和经济学。

范赟也向记者表示,尽管自己会在周一、周四、周五的下午参加网球、马术等本地英国学生热衷的体育活动,但是他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仍然是在华人学生里流行的“三国杀”。

范赟回忆说,在刚入学的时候,他所在宿舍的级长给自己在食堂办过生日会,让他十分感动。他当时的人缘很好,有一个德国的好友,但如果是共同出行游玩的话,他还是会找华人的朋友同游。

于萌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她的学校要求他们在周二、周四、周六的下午必须要参加体育活动。而且因为她的学校在艺术方面有优势,她自己当时也学习了声乐,并参加了学校的戏剧表演,这让她因此接触了不少本地的同学。

但这仍然避免不了华人“扎堆”的现象。

于萌对《华闻周刊》记者细述道:“我们学校大概有20几个华人,大部分都是香港人,大概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10%。大多数英国人从幼儿园开始就在一块玩儿了,家长之间也都是熟识,都有了自己固定的圈子。我会觉得我们学校的英国同学比较幼稚,讨论的话题无非是些八卦、泡吧,我们朋友圈的话题她们加入不进来。”

相关新闻:

标签:寄宿学校 留学生 心理问题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