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小留学生需要心理催熟:可提至出国前
2013年05月28日 12:42
来源:南都网
近日,英国《华闻周刊》报道,英国兰利寄宿学校发生了一起“酱油引发的血案”,中国小留学生竟因借酱油遭拒而迁怒、捅伤同班同学,此消息传至国内,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而与“小留学生伤人案”形成反照的,是“低龄留
近日,英国《华闻周刊》报道,英国兰利寄宿学校发生了一起“酱油引发的血案”,中国小留学生竟因借酱油遭拒而迁怒、捅伤同班同学,此消息传至国内,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而与“小留学生伤人案”形成反照的,是“低龄留学”愈演愈烈的新闻事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 12)》中提及,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的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人数为7 .64万,占当年出国留学总人数的19 .8%,这一数字仍在逐年激增中,致使初高中段的少年留学生成为出国大军中的重要支旅,而这些年纪轻轻就“离乡背井”的留学少年,他们的心理问题因文化的差异、监护的缺位未能得到及时的关注和疏导,一个巨大的隐忧和黑影已经在这批早早就践行“出国梦”的孩子身上滋生和酝酿。
0 1
文化冲突、语言不通、缺乏关爱……天然劣势积攒小留学生负面情绪
不少小留学生的待遇,几乎相当于“留守儿童”或“假性孤儿”。长期脱离家庭怀抱,被挤进那个语言不通、文化不通的“寄宿”学校中,与他们的饮食起居发生关联的,是那些语言不通的“宿管”、“辅导老师”、“级长”,这些名义上的监护人和家长,与小留学生之间并没有天然的、血缘上的亲融性,在“面和心不合”的社交表情之下,常常会积蓄很多隐性的冲突。
回顾《华闻周刊》的报道,从种种案例中,不难窥见小留学生的心理弊症所在———难以融入洋学生社交群体,与宿管、师长无法深度沟通,苦闷及烦恼找不到倾诉对象,遭遇隐性的文化排挤等等。对于他们而言,不管是校园,还是寄宿家庭,都是“熟悉而陌生”的空间和地点,根本谈不上心灵的归属。由于在资源、社交及信息方面的“边缘化”,中国低龄留学生存在着明显的难以融入本地学生“圈子”的问题,并由此加重了其心理上的孤独感和焦虑感。
曾留学于澳大利亚的刘鹏向南都记者透露了这样一层信息,除了长期缺乏知音的郁闷心理外,因国别、地域、人种而划分的“帮派”和“圈层”,也让许多小留学生无所适从。“‘亚洲帮’、‘华人帮’、‘东南亚帮’、‘白人帮’等应有尽有,各个‘帮派’也曾在校外活动中发生过推搡事件、冲突事件,而导火索往往就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中国小留学生大多先在中国接受了一段基础教育,出色的考试能力往往使小留学生在数理、逻辑、记忆等学科上具有天然优势。但这恰恰也经常成为外国学生妒忌、排挤的缘由。“考试机器”、“那个爱解高次方程的傻帽”、“五体不勤的眼镜白痴”……不怀善意的外号常常在学生们的窃窃私语中频频流传。刘鹏透露,在他刚刚赴校的半年间,站立回答问题时,常常因略显躬驼的身姿而引来同学的一片哄笑。
不管小留学生的困境是隐性还是显性的,能让他们心理稍显宽慰的,只有一周(或更长时间)一度的越洋家庭电话。深圳彩虹堡教育机构市场经理黎谭明表示:“昂贵的国际长途,成了家长与越洋学子情感联系的唯一纽带,但这种纽带也是脆弱的。”尽管外国中学常常设置了相关的心理辅导课程、机构和部门,但小留学生却往往无法从这些资源中获益,中国学子内向化的心理机制常常使自己的圈子固化、窄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成人留学生和少年留学生竟然是“不谋而合”的。
众多隐形压力之下,小留学生的“心理叛逆期”常常也会提前,黎谭明透露:“小留学生过早被送出国,观念容易‘彻底西化’……回国后,常常连基本的孝道也不遵循,对父母直呼其名,完全不顾日常礼貌,性格也变得孤僻、冷漠,以前的同龄哥们,关系也变得疏远,在许多小留学生身上,看不到中西文化的‘融通’,反而看到了两种文化冲突导致的人格分裂。”
0 2
小留学生们可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共同爱好中结交国外朋友
在不少留学专家看来,小留学生已经在不属于他们的年龄段中,从事了一项“揠苗助长”的留学活动,面对这个既成事实,小留学生只能在心理、能力上都尽量朝成年留学生的标准靠拢,敦促自己尽快“心理催熟”,具备自理、自立、合群、调度资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国外生活。而部分能力训练,可以提前到出国前进行。
深圳嘉华海外教育总监刘浩认为,作为沟通基础,语言能力是否出众,也很大程度决定了小留学生未来的社交质量。“有些小留学生通过培训、应试的速成方式,使语言能力达到了符合国外学校的入学条件,但这种‘初级’的外语能力,不足以支撑社交能力和人格魅力。而要想在一段社交关系中占据优势,幽默、自信的表达是基础,这种能力,应当放到出国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训练,否则,面对海外学子的时候,你除了叨咕自己熟悉的高频词汇外,根本无法准确说出你的内心所想,这样怎能结交深度的友谊关系?”而好莱坞电影、英文原版名著都是模仿“美式表达”的绝佳教材。
西方社交文化中“外向、直接、进取”的特质,中国小留学生也应尽快消化。“中国学生大部分羞于问问题,较少主动结交国外同学,使得在学习上、生活上产生一定障碍。而中国学生即使到了国外,也还是习惯于‘老乡扎堆’。小留学生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共同爱好中结交国外朋友、发展友谊。学校的社团、文娱体育活动就是很好的交友平台。”刘浩补充。
0 3
家长可提前为小留学生寻觅“知己”,为出国做前期社交铺路
既然作出了“送低龄孩子出国”这一决策,家长就应当担起最重要的责任,不仅仅是充当“经济来源”这个角色。“家长不能只是‘付钱’就对孩子的出国前途袖手旁观,孩子在国外遇到的任何生活和心理上的困难,都是被‘异国他乡’的处境放大了很多倍的结果,因此,在孩子出国前,应提前锻炼和专项培训(可以在家中实施),切不可听信留学机构的花言巧语。”名门望族家教研究中心主任、家教智慧大讲堂负责人蔡照光的话,正是对家长的善意提醒。
一些有远见的家长,甚至会精心“策划”,给孩子预先安排好“美国知己”,把孩子引入到可靠的社交网络之中。“有一位姓毛的家长把13岁女儿送去美国读初中,出国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毛先生提前给女儿找了个美国当地网友(当然也是毛先生提前策划好的),让她们提前结成‘闺蜜’,这样的话,在美国若遇到烦恼、心理郁结等也有了倾诉对象,毛先生再通过美国网友侧面了解女儿的情况。还有一种流行的做法是,家长先在当地付费找一个爱心家庭(最好是美籍华人),充当‘监护人’和‘担保人’的角色,并且要对孩子说明,与担保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蔡照光补充。
为了让孩子充分融入外国社会,一些家长甚至采用“混合文化教育法”。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国际高中顾问欧阳敬孝透露,有些家长在孩子出国前,还针对性地给孩子进行了传统中国文化的教育,比如教会孩子京剧变脸、独轮车、太极拳等中国特色的文体项目,这类“中国特色”,恰恰成为与外国学生进行深度社交的“资本”和“亮点”。而对外国校园小说的阅读和评析,也可作为重要的前期工作来推行。孩子通过阅读外国的校园小说,可以大致了解当地的校园文化和社交生活,并从中找到解决的方法。
另外,国内的一些留学机构也开始针对“小留学生心理状况”,推出一些针对性的培训和研究体系,如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国际高中目前就有一整套的出国留学前系统培训,包括财商训练和沟通训练等。这正是“签证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