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秋风:企业家进入公共领域应当“明哲保身”


来源:《中国企业家》

“柔嘉维则”是对其德行的概括:一方面,仲山甫待人柔和,心地善良;另一方面,仲山甫举止投足,皆有法度。欢迎来天猫店(http://chinaentrepreneur.tmall.com/ )订阅《中国企业家》杂志,2014年全年征订,亦可跨年度订购,目前订阅,订一年送一年,超级优惠中。

秋风src="http://y3.ifengimg.com/4fd9656bff9dab77/2013/1030/ori_527079f78190a.jpeg"

秋风

文|秋风,北航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

原题:明哲保身

中国企业家群体很纠结,向来如此,近来尤甚。

企业家的本职是经营企业,然而,经营企业的过程中难免与政治发生关系。你不找政治,政治可能找上你。比如曾成杰,地方政府要发展本地经济,鼓励企业家融资,曾成杰积极地为政府分忧解难。突然,政策变了,于是,曾经的政府座上宾,成了非法集资罪的犯罪嫌疑人。这中间的逆转是如何发生的,无人知晓。而当死刑核准,曾成杰竟未能与家人见上最后一面,即被执行死刑。这中间究竟出了什么事情,同样无人知晓。企业家被迫或者半推半就地卷入这变幻莫测的政治波涛之中,可能被推上浪尖,但也可能被吞噬,充满风险。

近些年来,也有越来越多企业家对自己的生存状态不满意。他们希望用自己的精力和财富,让同胞生活得更好一些,因此而有慈善公益事业之大爆发。更有一些企业家希望生活在一个更为确定的政治环境中,他们通过论坛聚集声音,在网络上鼓呼而成为大V,甚至还有更积极的行动。凡此种种,标志着中国企业家公共意识之自觉。这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总结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结构之变化,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中产阶级之兴起,其中,企业家群体为其中之精英。20世纪中期的中国社会只有一个精英群体:党政官员。今天与那个时代的最大区别就是精英多元化:在党政精英之外,出现了企业家、相对独立的知识分子这两个精英群体。企业家群体又最为重要,因为他们掌握着大量社会资源。

企业家群体公共意识之自觉略晚于知识分子群体。与知识分子不同,企业家有锅碗瓢盆等家当,不能不谨慎从事。然而,企业家群体终有公共意识之自觉矣。这一点意义重大,企业家将确保中国大转型之收官阶段,有一个较好的预后:恰恰因为有家当,所以,比起只耍笔杆子、嘴皮子的知识分子群体,企业家群体更为成熟、审慎。

但越是在这样的时代,越有必要重温一个古老的智慧:明哲保身。为此,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首诗。

今天,听到“明哲保身”四个字,人们心中可能有一丝蔑视。然而,它本来是一个赞美之词。“明哲保身”之典,出自《诗经·大雅》之《烝民》篇。这是一篇赞歌,赞美西周宣王的中兴之臣仲山甫。这首诗的第一章说: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天监有周,昭假于下。

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第一句“天生烝民,有物有则”,道出了中国人最为普遍而崇高的信仰:天道信仰。天生万物,人为天所生。《中庸》说,“天命之谓性”。人性是人禀之于上天的,所以有个词“天赋”。

那么,人的天性是什么呢?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说得更具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就是人的天性。有此不忍人之心,而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恭敬辞让之心。由此四端,而有仁、义、礼、智之德。这是内在于人的,所以,人都愿意成就美德,天然地尊敬那些有美德之人。上天也会生下这样的人,以扶持邦国。仲山甫就是上天生来复兴周室的人。仲山甫具有哪些美德呢?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

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柔嘉维则”是对其德行的概括:一方面,仲山甫待人柔和,心地善良;另一方面,仲山甫举止投足,皆有法度。这两者看起来有点相反,仲山甫恰能将其融为一体。温和,但如果不讲规矩,就变成谄媚,自取其辱。讲规矩,而如果心地不够善良,就变成苛刻,令人痛恨。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是中道,才能明哲保身。

接下来三句对“柔嘉维则”予以具体说明。第一点,仲山甫重视仪容仪表,而恭谨小心。恭谨小心不是谄媚,当然也不是放肆。恭谨小心的外表体现的是内在的敬人之心。明哲保身的关键就是敬人,尊重人,而“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能让别人直观地感受到你的敬。你敬别人,别人就敬你。你对别人放肆,别人就对你放肆。明哲保身就是要控制自己生命的风险,首先就要控制自己的行为。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的意思是,遵守古训,也即遵守法律、伦理规范和社会习俗。恭谨敬人可以避免某个你不知道的个体可能对你的伤害,遵守社会公认的规范则可以避免遭到共同体的惩罚。仲山甫致力于用这些规范塑造自己的威仪。法律怎么规定的,自己就怎么做。社会伦理规范要求做什么,就那么做。公然践踏伦理、习俗,必然惹祸上身。

还有一点很重要:“天子是若,明命使赋”。“若”的意思是顺。仲山甫是周天子之臣,为人臣者,就应当顺服于君,尽心履行自己对君的职责。任何组织中都有君臣关系,君臣关系其实就是上下级关系。你是下属,就该顺服上级,这是职业伦理。

因为具有上述美德,周王委仲山甫以重任: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

缵戎祖考,王躬是保。

出纳王命,王之喉舌。

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而在履行自己的重任时,仲山甫能够做到明哲保身: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

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周王之命公正严明,仲山甫认真执行,一丝不苟。各邦是否顺从周天子,仲山甫也明辨清楚,赏罚公平。“明”的意思是明于事理,“哲”的意思是富有智慧。仲山甫靠着这两点,而让自己平平安安,也保持人格之尊严。他从早到晚,始终不懈,以承担自己对周王的责任。

接下来一章,继续描述仲山甫的德行: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不侮矜寡,不畏疆御。

诗句引用当时一句谚语反衬仲山甫之德:人吃东西,软的就吞下去,硬的就吐出来。这是形容欺软怕硬的卑劣品质,世间总是不乏这样的人。仲山甫却不这样,他慈爱而正直,既不欺侮孤寡柔弱之人,也不畏惧强暴骄横之徒。仲山甫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他既明且哲。

《诗经》之诗,不是普通抒情、叙事之诗,而是智慧之诗。这首诗就在告诉人们明哲保身的智慧。天下万事、万物,各种人、组织,都有其理。做事的要义就是顺理而为。逆理背道而驰,绝不可能成功。为此,就当始终保持理智的清明,不要让激情、情感、情绪影响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处理具体事务时,要知道权衡取舍。而“既明且哲”的前提是德行,敬最为重要。惟有精神始终保持在敬的状态,才有可能明于理;惟有遵守规则,明白自己的处境,才知道如何把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做到最好。

当企业家进入公共领域,尤其是当此领域不乏风险之时,既明且哲是至关重要的。“明”是明于理,弄清自己应当干什么。不明,就找不到方向;“哲”则涉及顺理而行的艺术,在具体场景中确定怎么干才最合理。不哲,则难免胡来,难免招来无妄之灾。

相关新闻:

标签:仲山甫 企业家群体 非法集资罪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