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外合作办学怪象 洋证书如何逐利中国
2013年04月05日 16:15
来源:凤凰网
洋证书,傍上名校? 细心的人们可以注意到,一些号称可在国内进行MBA招生的“克莱登大学”,常常打着与“北大××中心”、“清华××中心”合作的旗号,不是将办公地点“隐匿”在北大、清华附近的写字楼内,就
洋证书,傍上名校?
细心的人们可以注意到,一些号称可在国内进行MBA招生的“克莱登大学”,常常打着与“北大××中心”、“清华××中心”合作的旗号,不是将办公地点“隐匿”在北大、清华附近的写字楼内,就是把教学点设在北大、清华之中,甚至连师资团也大肆号称由北大、清华名师组成。
那么,这些机构到底在搞什么名堂?与名校又有何关系呢?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近日,记者来到与北京大学仅一墙之隔的北大资源大厦,在这里,各类国际MBA招生代办机构多如牛毛。记者找到了一家名为“美国高登亚太信息技术研究院”的中介公司,工作人员称可以提供“没有得到国内教育部认证”的美国大学的进修业务。出乎记者意料,对于这些大学的资质,这里的工作人员直言不讳。
调查中,记者还了解到,正规的国外大学留学一般需20多万元,而申请一些“野鸡大学”则只需7万元左右。对此,工作人员解释:“只需要在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听课,不出国就可以拿到文凭。”
同样与“名校”挂钩的还有声称与北大教育培训中心合作引进的美国理工大学教育项目——“顶尖的清华、北大、人大等校的著名教授、专家任教”,“面授地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或其他著名高校。”宣传广告的字里行间透着与国内名校的“暧昧不清”。据了解,该校租用清华园会议中心作为其上课地点,聘请的教师名单中不乏名校教授。
此前,澳门城市大学内地班的一则招生简章就曾经声称,其特聘的著名教授有清华经管学院教授魏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于洪波,中国社科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等人。这些经济学界鼎鼎大名的专家究竟与内地班有没有关系?
为了证实上述疑问,记者致电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对方先是否认该院有于洪波教授,后又称该教授偶尔会来上课,答应联系于洪波教授接受采访,但记者至今没有收到回信。某位同样出现在许多MBA招生宣传手册中的著名经济学教授承认,他曾经去给社会上各类MBA研修班、课程班讲过课,并认为没什么可避嫌的。
名教授、名高校、名机构……这一串前缀听起来很奇幻,也很吸引人。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大学、机构都心照不宣地将办公地点选择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校内或附近,有的直接租赁学校的教室作为上课地点,甚至公开聘请名校的老师给学员上课,“傍名校”的架势一目了然。
合作办学,咋叫可靠?
记者与几所国外大学所声称的合作办学高校取得联系,当询问至“该国外大学在教育部未获认证,其办学资格是否合法”时,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均含糊其辞。但当记者对合作班表示兴趣时,工作人员却大力推荐证书的“国际性”、“含金量”,极力鼓动记者尽快办理、早日交费。这不得不令记者生疑:如果清清楚楚,何不明示于人?
据记者了解,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是教育部直属对国外颁发学历进行认证的机构。目前,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范围已从鉴定留学生的海外文凭扩展到鉴定中外合作办学颁发的文凭。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www.jsj.edu.cn)是教育部发布教育涉外活动监督与管理信息的专门网站,可查到授予国外学位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学位的合作办学在办项目,中国签订的国家间相互承认学位协议清单等。记者想在上述网站查询美国高登大学的文凭认可情况,却连大学的信息也丝毫查找不到。
在采访中,一些教育专家指出,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确存在把关不严现象,教育部门虽然有着严格的审核制度,但许多国内院校和培训公司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国外一些三流甚至不正规的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甚至进行虚假宣传,严重影响了合作办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和声誉。教育部对这个问题一直也非常重视,采取过许多措施。
据了解,目前,正规的国外大学通常都规定,学生必须参加90%以上本校教授授课,才能获颁学位证书。而国内许多合作办学机构,用国内的教材国内的老师,最终还能发出国外学位证书。这样的国外大学颁发出的这样的学位证书,本身价值令人质疑。而国内目前98%以上的合作办学基本都是这个模式。
记者从教育部门获悉,目前,我国只有获得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编号、统一格式的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或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可以依法颁发外国教育机构的学历、学位证书。(记者杨亮靳晓燕见习记者邱玥)
■记者手记
大学逐利斯文何在?
在采访中,记者深感,相对于国家体制内的MBA项目,中外合作MBA项目由于套上了外方明晃晃的光环,常常更容易俘获考生的“芳心”。
也正是利用考生的这种心理弱点,某些冒牌的“野鸡大学”和非法合作办学乘虚而入,在耀眼的光环掩盖下,或者假冒与名校合办之名或者夸大自己证书的含金量,或者摆出所谓的“国际认证”,更有甚者随意租个地方东拼西凑些老师就开课了……
尽管教育部门的管理步伐从未间断,可中外联合办学中的乱象不但未消失,反而似乎越发“吃香”。这岂不是咄咄怪事!我们不得不反思:猫腻究竟藏在哪里?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刁庆军指出,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程序比较严格,一些项目开始不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名,以试图规避《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管理,但本质并没有改变,不少高校仍纷纷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途径扩大招生规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受到市场多方因素的干扰,一些不具备办学资质的机构也纷纷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并呈现出规模化、无序化的发展动向。
一边是未通过认可的“野鸡大学”,一边是充斥市场的动辄数十万元的“洋证书”。记者疑惑:在当前一些高校、教育机构、办学机构的趋利性越发明显的情况下,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滋养着这些不良办学的土壤?谁是这股升级“文凭”浪潮的助推器,谁又是同谋?
本是社会良知和道德制高点、人文精神风向标的大学,在利益大潮的裹挟下,已丢失了“自我”,让人感叹:大学精神今何在?!这不得不让人反思。北京大学教授黄益平担忧地说:“这些年提供MBA教育的学校和项目越来越多,大家都在招MBA学生,但质量差别就比较大。现在看来是供应超过了需求,实际是出现了泡沫。长此以往,MBA教育会出大问题!”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