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马广超:义务支教 青藏高原的“格桑花”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不上课时,“小马老师”就是一个大孩子 被网友称为“最美志愿者”、”高原上的格桑花“的山东小伙马广超,已在青藏高原腹地偏远山村的7所小学义务支教5年多。日前他回到山东泰安老家,要用两三个月的假期完

不上课时,“小马老师”就是一个大孩子

被网友称为“最美志愿者”、”高原上的格桑花“的山东小伙马广超,已在青藏高原腹地偏远山村的7所小学义务支教5年多。日前他回到山东泰安老家,要用两三个月的假期完成三个心愿:打一段时间工,攒足来年支教的费用;陪父母唠唠家常,在自家的蔬菜大棚里干几天农活;为已故同事布桑的两个女儿寻找治病良方。

5年义务支教7所小学,哪里最需要就到哪里去

在山东潍坊教育学院上学期间,马广超通过“格桑花西部助学网”得知,青藏高原上一些地方老师奇缺,他第一次萌生了去西部支教的强烈愿望。

2008年3月21日,拿着在青岛打了一年工攒下的3800元钱,23岁的马广超,瞒着父母,几经辗转,来到青海玉树州囊谦县麦曲村小学。

到达的当晚,校长曲江在点着马灯的帐篷里给他介绍情况:麦曲村位于海拔4600多米的半山腰,一年有近十个月下雪,最低气温达零下42℃,到县里搭过路车要用7个小时,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手机没有信号。那晚,尽管穿着羽绒服,又盖了两床厚被子,马广超仍然冻得打哆嗦,不到下半夜就感冒了,并伴随着严重的高原反应,头晕目眩,四肢发麻,恶心呕吐。

那时,学校注册的学生有140多个,但来上学的只有三分之一,这些孩子最小的七八岁,最大的十七八岁,全校只有1个班级、2间教室、3位老师和4间近似危房的宿舍。房子没有门窗,寒风呼啸着刮到孩子们脸上。上课时,孩子们手上没有一本课本。虽然做足了心理准备,马广超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既然来了,就不能半途而废,这里的孩子需要我!”

藏族孩子的需要,成为马广超支教的最大精神动力。在麦曲小学办学条件开始好转时,马广超赶往只有一个代课教师的瓦作小学去任教。听说吉来小学因没有老师停课,他又来到这里,拔掉院子里1米多高的荒草,一个人支撑起一所学校。玉树地震后,他来到玉树县上拉秀乡,同时给日玛村和查荣寺两所小学上课,查荣小学是一所寺庙学校,共有70多名喇嘛学生,却没有一名汉语老师……

哪里最艰苦最需要,他就会奔赴哪里。5年来,他先后在玉树州的7所小学任教,麦曲、瓦作、吉来、上日玛、查荣寺、上拉秀、土门达,都留下了他勤奋教书的身影。

还像一个大孩子的马广超,在特殊环境下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他把学生按年龄分为不同班级,因材施教,效果很好;除了担任汉语和数学老师,还“破天荒”为学校开设了体育、美术和音乐课;课余时间,他教孩子们洗脸、洗澡,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他任教的第一年,瓦作小学教学成绩名列全乡第一名。

2008年国庆节,他带着孩子们利用太阳能发电看国庆庆典,得知很多学生没听过国歌,从此以后,他走到哪个学校都要教学生唱国歌,并自己制作旗杆,悬挂五星红旗。他说:“国旗和国歌代表着祖国,身为一所中国的学校,条件再艰苦,国旗是永远都不能倒的!”让孩子们听一听用MP3录下的标准国歌,成为马广超第二年再次奔赴高原的原因之一。

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独生子两次给父母写遗书

除了生活和教学条件的艰苦,马广超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心理的孤独感,以及不期而遇的生命危险。

白天忙忙碌碌中过得很快,一到夜晚,特别是在吉来小学只有他一个人时,安静得可怕,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他自己,那么脆弱无助。他难以入眠,常躺在院子里仰望着天空数星星,不知不觉中进入梦乡,梦到连电话也打不通的父母,醒来已是泪流满面。

亲人的心是想通的。远在泰安岱岳区务农的父母,就这么一个独生子,他们担忧着儿子的安危与生活。听别人说,内地人去那里头疼欲裂,像戴了一个紧箍咒,无处躲藏,自己儿子这5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2009年4月,正在瓦作小学任教的马广超突然长起了水痘,遍及全身,连头顶上都布满了,痒时如蚂蚁爬行,痛时如针扎一般,还伴有咽喉肿痛。学校放假了,没有一个人,而方圆百里没有一所医院,去县城看病搭不上过路车。神志恍惚中,他好像看到了老家那三间简陋的小屋,还有弓着腰在大棚里种菜的妈妈:自己未尽一天孝道就弃他们而去,是不是太自私?哪怕能再陪父母聊聊天也好!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人生的第一封遗书,称“我这辈子没有白活,只是孩儿没法再孝敬您二老了。如果上苍再给我一次生命,我还要继续坚持在青藏高原义务支教。”一位藏族老师发现了马广超的病情,把他送到藏医那里。在吃了三服药,并坚持到第九天后,马广超神奇地痊愈了。

时隔一年,马广超再次写下遗书。

2010年4月,玉树发生地震。正在囊谦县查荣寺上课的马广超,把学生们安全转移之后,不顾众人反对,第二天就搭车来到州里参加救援。临行前,他主动写了一封遗书,交给寺里的喇嘛。“我去了兴许能够救出很多人来,即便是我死在了那里,我想我也能换回几条命来,这已经很值了!”因为匆忙,他的包丢在大卡车上。眼前悲惨的景象,使他与来自山东的4个志愿者一道,奋不顾身投入救援中。他们一天时间把车上的所有食物都发给了别人,5个人在晚上找到一块巧克力分着吃了。在第三天之后,他才吃到参加救援以来的第一顿热饭,那是一碗热腾腾的方便面。

苦难磨砺中,马广超越来越坚强。有一次下雪时去学生家走访,不慎滑入了30多米的深谷,醒来时已经是几个小时以后了。他试图爬出山谷。在离山路还有不足十米时,陷入一片陡峭而松软的沙土之中,下滑时他左手抓住了一丛草木。如果松手,摔下深谷后果不堪设想。他拼尽全力,往前爬去,竟然绝地重生。从此他学会了不放弃。

不愿做刮过的一阵风,只想当草原上的一棵草

有一次,一个孩子急匆匆地跑来,嘴里说着“刀子捅,刀子捅”,让他赶过去。马广超以为出了大事,去看了才知道是一个孩子肚子疼。

这件事让马广超意识到,要在青藏高原教好书,必须懂藏语,并适应高原上的生活习俗。否则自己也许会像一阵风刮过,不会在高原上呆多久。从此之后,他除了让藏族老师翻译之外,试着用肢体语言,加上实物,独立上课。课余时间,也试着和孩子们用藏语交流,并把所有业余时间用于到周边地区家访,动员更多的孩子来上学。现在他已基本能听懂学生们的藏语,并用藏语上课。

烧牛粪,吃糌粑,喝酥油茶,乃至吃风干肉和生肉,马广超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使得他能够像一棵小草扎根在草原上。

在藏族百姓眼中,他还是一个技术员和小医生。每当大家有损坏的家用电器,他都会帮助修好。因为和慈善组织一起搞药物捐赠,他掌握了一些小病的治疗方法,大家有病会找他看。一个学生家长被狗咬伤,伤口很深,到县城打预防针来不及,马广超用嘴使劲吸,把大部分脏东西吸出来。

藏族学生和家长越来越离不开这个可爱的山东小伙。

马广超说,“每离开一所学校,都要偷偷地走。”离开麦曲小学那天,学生们把他从摩托车上连拖带拽拉下来,伸开双手拦着,团团围住,不让他离校。一个孩子天真地吓唬他,瓦作有妖怪,老师不能去。他走后几个学生哭了整整一下午。

还有那些学生家长,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是不时给他送来新鲜蔬菜、牛羊肉、牛奶。一次,为了送一瓶牛奶给素不相识的他,一位老阿妈追了好几里地。手捧着老阿妈送来的牛奶,马广超的眼泪禁不住落下来。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最温暖人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纯洁真挚的感情。为了善良的牧民们,我怎能舍得离开呢?!”

2009年7月,一个名叫“草原狼”的山东网民,把马广超的故事上传到网络上,引起网友的极大关注。在马广超身后,有更多的志愿者来到玉树支教,玉树当地领导很关心他,老家的泰安市及岱岳区成为他强大的后盾,一些网民以实际行动声援着他。

2010年9月,马广超结识了来玉树捐赠物资的香港志愿者曾敏杰。听马广超介绍了囊谦的情况后,10月27日,曾敏杰带着筹集的物资,赶往瓦作和麦曲。正在县里开会的瓦作小学布桑老师提出一同去发放物资。考虑到布桑年龄大了,马广超自己坐大卡车,让布桑等乘曾敏杰的小车随行。然而,在路经一个急转弯的“肘子路”时,曾敏杰驾驶的小车冲下了148米的深崖,包括曾敏杰和布桑等3人遇难。因为自责和愧疚,马广超几天没吃饭,在给母亲打通电话后,嚎啕大哭了许久。

布桑意外遇难的消息,使得他的两个女儿旧病复发。“那边没有好的医疗条件,我想从山东给她们找最好的医生,治好她们!”马广超说。

这些年,马广超曾获得过十大“玉树好人”、“感动泰安”人物、“山东省道德模范”和“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等诸多荣誉称号,但欠下的“感情债”却越来越多。在完成自己3个心愿后,他将再次奔赴青海,开始新一年的义务支教生涯。(完)

相关新闻:

标签:马广超 高原 格桑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