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齐鲁理工学院搭建校内实训平台 学生入校就是企业准员工


来源:凤凰山东

11月16日,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针对这一转型要求,齐鲁理工学院将顺势而上,“搭建实训平台,开设订单班,

11月16日,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针对这一转型要求,齐鲁理工学院将顺势而上,“搭建实训平台,开设订单班,实行校企合作,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我们办的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接地气教育。”齐鲁理工学院院长常翠鸣说。

校园内有十处实训基地

坐落于章丘市经十东路3028号的齐鲁理工学院,去年正式跻身普通本科院校行列,其前身是曲阜师范学院杏坛学院。时间刚刚过去了一年,如今,它又面临着一次新的转型——应用型本科高校。

根据教育部等发布的转型指导意见,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着重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学院副院长张庚灵指出,相对其他高校而言,齐鲁理工学院之前就积累了许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经验,因此这次转型可谓驾轻就熟。

经验的累积首先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在校园内坐落着十处实训基地,从十年前就开始搭建,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保障。

学校的十处实训基地分别为机电工程训练中心、土木工程训练中心、电气信息工程训练中心、化工与生物实验教学中心、汽车工程训练中心、护理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中心。实训基地大多是独立存在的,有的独占一座大楼,有的占据一个大型车间。每个基地又根据专业细分了不同的实验室,像机电工程训练中心就分为普通机械加工实习区、数控加工实习区、钳工与装配实习区、焊接实习区四个区域。

在电气信息工程训练中心,一个实验小组正在电子科技创新实验室里聚精会神地调试一些复杂的设备。小组成员杨振银是自动化专业的大四学生,他设计制作了一个线路复杂的成品,这是他用一个月时间做成的无线充电桩,可给汽车充电。他将用它来参加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

实训中心也是上好实践课程的有力保障。汽车工程训练中心的王老师介绍,正在上课的是两个班的学生:2015级的本科生正在认识发动机构造,2014级的专科生则在练习汽车的检测和维修。王老师对自己的训练中心非常自豪:“民办高校中很少见到这么完善的汽车维修检测线!”他说,接下来还将再采购50万元的设备。

“这些实训平台的仪器设备总值1.32亿元。”张庚灵副院长介绍,正是这巨额的投入确保了理工科实践教学比例达到35%以上。

学校企业签“订单”,学生就业不用愁

在这些实训基地中,还有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实验室,如“海信空调模拟实验室”,由企业冠名并提供设备,这些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的。

这些实验室的用途之一,就是给学校的订单班提供培训场地。所谓“订单班”,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和企业签订协议,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订单班是齐鲁理工学院的特色,从2009年开始创办,现在已有华为班、阿里巴巴班、海信班、上汽实业班、万科班、国华班、舜和班、军护班等特色订单班。

订单班最大的特色是为企业提供专业对口的学生,同时学生也可以学以致用,毕业后精准就业。“入学意味着就业,在校就是企业的准员工。”

跟普通班不同,订单班的学生有独特的培养思路。学校办公室主任李吉安说,最根本的前提是学校要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确定定向培养关系,然后双方共同设定培养方案。

“开学的时候,我们会邀请企业高层领导给订单班的学生进行培训,讲一下企业的管理理念、发展历史和发展前景等,让订单班学生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企业还会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平时也会以讲座的形式与学生交流沟通。另外,有的企业还设有奖学金。”李吉安说。

订单班的培养目标,就是给企业培养适合的人才。“学生去了企业后容易上手,对双方都是好事。”李吉安说,这个举措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难题,基本上订单班的学生一毕业就能进入想去的企业。而对企业来说,这种培养方式也让他们节省了二次培训的精力。

除了订单班,学校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已与500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育人协议。每年毕业季,各个专业都会有校企合作小组,这些小组的就业率也都很高。

有创业想法,学校帮你推广

上个月,经济与管理学院贸易经济专业的一名学生成了校园里的红人,他叫康松,在11月15日天津卫视播出的《非你莫属》节目中,他以月薪一万五加股票高薪获聘看准网总裁助理。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他在学校里成功的创业实践。

康松曾经担任学校就业创业协会的会长,从入学开始他就琢磨着做生意赚钱,也进行了各种尝试,最成功的一次是他大一时做的菜鸟帮打折卡。这个项目将附近大学城的商户们一网打尽,让他们许诺给学生提供折扣,康松则设计了手机App和打折卡,打折卡卖给学生,一张20块钱。这个项目让他做到了日进三千元,全校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知道打折卡,一半人用过。

康松说,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学校创业办的帮助。当时康松已经签完商家、弄完App,准备在校园推广,但不知道怎么进行下去了。这时,学校找上他,说这事你不用管了,回去准备进班宣讲吧。学校帮他联系了各种关系,提供宣讲的条件,让这个项目取得了成功。

康松很感激学校为创业提供的渠道和指导。“学校有项目孵化器,会找专业老师给我们做项目策划,给一些创业指导。”他说,“我们怀着满腔热血进入学校,但经验不足。老师们会告诉我们什么项目不能干,干的话要如何规避风险,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向应用型转型,要转变固有观念

因为多年前就一直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所以现在齐鲁理工学院转型的步子迈得比较从容。“齐鲁理工学院一直就是这么做的,现在得到了肯定,未来的发展更明确了。”张庚灵说。

不过,很多高校却不能很快适应这种转型。“一些学校老想着去做高大上的专业教育,现在他们面临的转型压力很大。”张庚灵说。

“这些年大众教育都是向上走,老觉得搞技能型档次低,但是人才缺口越来越明显的却是技能型。”张庚灵说,如果要将转型进行下去,首先要转变学校的固有观念。

此外,阻力也来自学生及家长。自己的学校从普通本科转型做应用型本科,很多学生和家长就犯嘀咕,甚至认为读这种本科没意义。

对这种看法,康松不赞同:“现在的学校太多太杂,有的人上了四年大学,养了一身肉回家了,那才是没意义。”他认为偏重应用型教育的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更加明确,对学生和家长其实是好事。“不管是本科也好、研究生也好,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找到好工作,如果上完本科就能找到好工作,为啥不呢?”

其实,除了技能培养,齐鲁理工学院同样重视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在每一届毕业生中,选择考研继续深造的学生都不在少数。

此外,学校要转型,必须和企业打交道。张庚灵说,企业积极性不高,也是阻碍学校转型的一个障碍。“我们跟企业签协议,都是一家一家地慢慢谈,不容易,希望企业能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积极推进这个事情。”他说。

从学校到师生、家长,再到企业,应用型本科的转型需要社会各界改变固有成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转变。

[责任编辑:张乾]

标签:齐鲁理工学院 学生 企业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