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芬兰“最激进的教育改革”来袭?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芬兰将废除传统学科,开展“主题教学”?今年3月,英国《独立报》的这一报道引发各国教育界热议。 不过,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随即辟谣称,芬兰不会取消学科教学,但为了让学生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新的课程改革

芬兰将废除传统学科,开展“主题教学”?今年3月,英国《独立报》的这一报道引发各国教育界热议。 不过,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随即辟谣称,芬兰不会取消学科教学,但为了让学生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新的课程改革将重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芬兰为什么要进行这项改革?他们又将如何改革? 

芬兰的一张国际“名片” 

自200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以来,芬兰因其名列前茅的成绩和独具特色的基础教育引发全球关注,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纷纷来访,“全球教育落差最小”、“没有差生”、“无差别的义务教育”、“优质的师资队伍”等越来越成为芬兰基础教育的特色,教育俨然已成为芬兰的一张国际“名片”。  

1998年,芬兰颁布《基础教育法》,称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社会文明与平等”,因此废除了所有具有排名性质或竞争性的学习评价方式,学校不能以任何形式对学生进行排名,更关注过程性评价。 

在教材方面,芬兰的国家核心课程大纲只规定公共科目和课时分配,至于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使用什么教材等,完全由地方、学校和教师自主决定。由于芬兰学生基数小、学校多、师生比高,每班学生人数均不超过20人,因此,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课程。 

芬兰小学除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需要专门的教师上课外,其他课程均采用教师一身多任的全科教学。在芬兰教师看来,全科教学是芬兰教育的传统,他们从没考虑过分科教学。小学6年中可能都是同一位教师为同一个班级上课,大部分教师都在一个班级教学3年以上。 

同时,芬兰一些学校甚至在高中阶段实行“不分年级制”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年级划分,学生在2-4年的高中阶段无须留级或升级,仅需要根据个人的学习计划,选择课程安排学习进度即可。这种教学模式将主动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纳入教学过程之中,适应了学生个体差异,也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倾向、爱好和发展需要。 

尽管如此,芬兰的基础教育依旧暗藏着诸多“危机”。 

不得不进行的改革

教育是实现社会良好运转、增强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的钥匙。但近年来,芬兰学生的学科素养正在下降。2012年的PISA评估中,芬兰学生数学素养成绩下滑至第12名,这在芬兰国内引发热议,并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问题。随后,芬兰发现,本国学生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妨碍学习的各种因素逐渐增强,校外的各种活动争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芬兰亟须改变这种状况。 

芬兰上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还要追溯到2004年,那次改革使得课程形式更加灵活、自由,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获得极大的自由权,特别是在课程选择方面,学校拥有较强的自主性。2004年的教育改革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太过于强调学科大纲,而且概念晦涩难懂、目标要求过高、分级准则模糊不清……这些原因导致该课程体系受到一定的批判。 

从2004年至今,全世界都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化带来的崭新的生活方式、迅猛的科技发展、快速的信息流动等,使得芬兰教育界认识到,学校教育应该是教孩子未来生活所需的技能,而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基础教育核心课程改革的重心,就是提升下一代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 

3年前,芬兰就已经开始酝酿基础教育改革。2015年3月,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强调“寓教于乐”和学习兴趣培养的《国家核心课程大纲》,新的核心课程将于2016年8月开始实施。基础教育核心课程会率先进行改革,高中的核心课程随后也会进行改革。 

新核心课程改革基于积极的情感体验、协同工作与互动,强化学习的创造性理念,强调学习的快乐和学生的主动性。为了迎接未来挑战,改革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横向(通用)能力与跨学科学习能力。在课程大纲中增加“基于现象(主题)的教学”,即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某一现象或主题调配师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此次改革弱化了学科内容的界限;其次,改革更加强调了学习环境与策略、指导、个性化的重要性,还强调了评价作为学习辅助手段的重要性。因此,此次改革最初发布时,受到芬兰国内甚至是各国教育界的热烈讨论,被称为芬兰“有史以来最激进的教育改革计划”,英国《独立报》的报道甚至称其将废除传统学科教学,开展“主题教学”。 

不过,这样的说法随即被芬兰相关部门予以否认。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解释称,学科教学仍将保留,但新核心课程改革对学科教学进行了部分改革。所有的学校都必须开设至少为期数周的主题学习,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某些主题组织教学。数学、历史和其他传统学科都将继续存在,只是与科学、艺术、语言等学科之间的边界将大大模糊,这将是结合能力教学与学科教育的新模式。 

课程改革主要改什么

与改革前的课程体系相比,新核心课程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横越(必要)能力

新核心课程引入了解决跨课程问题的新方法:横越能力。这项能力涵盖了从创新创业到日常生活技能的七项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学会学习与思考的能力;文化能力、互动和表达能力;管理日常生活、照顾自己与他人的能力;多元识读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工作生活和创业能力;参与、影响和构建可持续发展未来的能力。 

据悉,这七大能力将贯穿于1-2年级、3-6年级和7-9年级三个学习阶段的课程体系之中,所有学科都将涉及这七大能力。 

二、多元识读能力

多元识读能力也是新引入的一部分,与改革前的核心课程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多元识读能力与横越能力贯穿在整个新核心课程改革之中。比如,改革前的核心课程会根据不同的学科和学生的年龄,将信息能力细化为具体的学习内容。而在新核心课程改革中,信息能力方面的问题作为一个整体,不再进行拆分,仅在三个学习阶段为适应学习者的发展而呈现不同的内容,从而保障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三、多学科学习模式(基于现象的教学) 

基于现象的教学在新核心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种多学科的学习模式,或者准确地说,在英国《独立报》有失偏颇的文章发表后,主题教学的问题吸引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这种多学科的学习模式也被视为新核心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新核心课程改革指出,学生应该有机会每年参与至少一个基于现象的项目,并能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研究同一主题。 

四、校外资源利用能力

芬兰在此次课程改革中,大大增加了学生能够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进一步强化了所谓的“第三空间”:把校外学习带入校园,以支持和激励学生。一方面,学生能够充分利用闲暇时间,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掌握各种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将与前沿的信息技术结合,例如让学生利用博客、视频网站甚至是游戏进行学习,编码也会与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被纳入新课程之中。 

具体的地方及学校课程,通常是由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国家核心课程框架内制订。在地方课程中,课程内容和目标更加具体化,同时地方课程必须界定价值观、基本原则及教育目标等。尽管政府对课程的总课时进行了规定,但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课时进行重新分配。 

在通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将越来越强调整合与主题(现象)性教学,7-9年级课程中收入了更多的选修课。比如一个青少年在学习职业课程时,可能会学习“自助餐厅服务”为主题的课程,其中将会包括数学、语言(以帮助外国顾客)、协作及沟通能力。学生也将学习更多跨学科的主题,如“欧盟”将涉及经济学、历史、语言和地理等相关知识。 

对于学生的艺术教育,例如音乐、艺术、舞蹈、工艺等课程,将由芬兰的艺术教育机构组织提供,这个组织包括芬兰的88所音乐学院和41所其他艺术学校。 

改革方向并非凭空而来 

其实,芬兰实施新核心课程改革自然是考虑了本国的教育环境。尤其是芬兰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和教师极大的课程自主权。 

芬兰教师以其高素质、高收入、高社会地位而有名,教师也是芬兰年轻人心仪的热门职业,这使得芬兰的教师系统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同时,芬兰学校的具体课程内容等由地方和学校自行决定。 

在改革前,许多学校已经朝着改革的方向在尝试,这为推行新核心课程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奥罗拉小学(Aurora Primary School)位于芬兰赫尔辛基大区的埃斯波市,这里的教师认为自己是既有责任又有义务来规划、实施及评估自己工作成果的专业人员,他们组建团队共同研发课程、讨论特殊需求学生的个性化方案……该校校长马蒂·赫尔斯特罗姆指出,团队合作是学校的基本原则。教师个人教学任务并不重,小学教师每天教授4节或5节45分钟的课程,并且每堂课后都有15分钟的户外活动,此时教师可以选择休息。所有教师都积极参与学校课程的设计并且为学生制订学习目标。在奥罗拉小学,入学第一年,小学生需要学会处理在学校产生的问题,需要学会如何与团队协作和交朋友。 

奥罗拉小学的课程主要根据埃斯波市的课程大纲制订,上图就是该校的课程结构图。如图,这所学校有一个总的基础价值、任务和目标,在这个基础之上,学校有自己的学习理念、学校文化、环境和工作方式及方法,具体到教学则涉及课时分配、语言课程安排、教学知识策略。同时,学校的“跨课程主题”作为全部课程的共同背景,将主题分到各科目进行具体的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相互支持性学习、指导和学生成长。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奥罗拉小学的整个课程体系是通过合作实现的,无论是学校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之间、师生之间都充满合作,同时会有评估部门对学校和学生进行评估。 

可见,芬兰的这次核心课程改革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大多数学校已经具备了进行这项改革的基础。  

与改革前注重“教什么”相比,新核心课程更加关注“怎么做”。同时,新核心课程在文字表述上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的课程体系通常使用“学生将学会”、“学生将了解”等表述,现在新核心课程将其表述为“支持学生”、“引导学生提高能力”及“鼓励学生”等。与此同时,在课程结构上,新核心课程包括主体部分和学科相关部分,并按照年级划分,学科被细化到3个不同的学习阶段,从而使每个学习阶段的课程总目标更加具体且易操作,按照综合学校的结构设置使课程目标更加清晰。 

从芬兰新核心课程改革中我们不难看出,此项改革强调以学生主体参与的方式,通过主题性课程安排,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具备面对未来社会挑战的能力。

[责任编辑:李静静]

标签:芬兰 改革 教育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