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教育时评:研究生为什么还需要“死记硬背”


来源:中国教育报

现代教育往往强调理解,不赞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虽然知道理解的重要性,但对于关键的技术参数、技术点,笔者仍要求学生将它们“死记硬背”。 考试既是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工具,更是促进学习与掌握的

现代教育往往强调理解,不赞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虽然知道理解的重要性,但对于关键的技术参数、技术点,笔者仍要求学生将它们“死记硬背”。 考试既是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工具,更是促进学习与掌握的一个强制性手段。为了体现对“死记硬背”的要求,笔者将专业课考试题拿出一半的分数,设立20-30道包括了这门专业课的重要工艺技术参数,甚至还会有一些英文缩写词的中文,英文名称的填空题。

有人认为,这些工艺技术参数,到网上查一查就知道了,根本没必要“死记硬背”,这种只适用于中、小学生的考试题,研究生的考试应该多一点应用题、论述题。笔者认为,应用题、论述题固然重要,但对于关键的技术工艺参数的掌握,同样非常重要。

想要电脑的总体运行速度快,除了要有性能好的中央处理器外,还要有比较大的内存。一些在计算或处理过程中需要用的数据与程序,都在内存中,这样计算速度才能比较快。若这些数据与程序都要从硬盘上调用,速度一定上不去。我们在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也要调用存在大脑中的相关信息。若大脑空空如也,什么都要从网上查一查,不仅需要筛选,还要确认它的可靠性,思维还能快得起来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才能产生足够的类推和联想。当然,若有任务涉及某些具体的工艺参数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其它的工具书查阅来解决这些任务。但若想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性思维,脑中原有的知识积累仍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认为,“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会限制人们的创造性思维,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创造性思维是“灵光一闪”可遇而不可求的思想火花,若没有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火花也许一下子就熄灭了,反之就能添足燃料,将思想火花燃起希望之火。只有当脑中原来就存有大量的相关数据与参数时,才能捕捉到一闪而过的灵感,从而迅速地做出分析和判断,使灵感得以快速过滤, 并强化灵感做出实际可行的方案和行动。

研究生考题的填空,与幼儿园、小学填空的标准答案还是有差异的。曾听一个笑话:课本上“弯弯的月亮像一只小船”,若填空的考题是“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只能填小船,若孩子填像香蕉就错了,从而批评小学教育的死板。笔者就不会限制这么死板的标准答案,如考题的填空是“废水好氧处理的溶解氧正常控制在多少”?标准答案是2-4mg/L,只要写在这个范围都是正确的,填2正确、3正确、4也正确,若写1-2或4-6mg/L,笔者也都会给一半的分数, 超出这个范围就没有分了。因为对这个基本的参数,心中都没有谱了,还能给分吗?其实这些重要的关键参数,笔者在讲课时都已讲了,让学生必须记下来。并反复告诉学生,考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强化关键技术点记忆的手段。

笔者最担心的是,学了这门专业课的学生,毕业后将这些最重要的基本参数又还给了笔者,还宣称上过笔者这门课。不仅他们不好意思,笔者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汪晓军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李静静]

标签:研究生 教育 需要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