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山东8万考生参加最严国考 考试现最“勾心斗角”题目


来源:齐鲁网

11月29日9:00,2016年度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共科目笔试正式开考。全国31个省(区、市)同步进行,最终审核通过139.36万人次,近百万考生加入“考碗大战”。 从全国情况来看,自1994年中央

11月29日9:00,2016年度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共科目笔试正式开考。全国31个省(区、市)同步进行,最终审核通过139.36万人次,近百万考生加入“考碗大战”。

从全国情况来看,自1994年中央国家机关首次招考公务员以来,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举行了22届。1994年招录490人,报名人数仅为4400人,2016年共招录2.7万余人,创历年来最多,平均竞争比由2010年的93:1降为50:1,仅为7年前的一半。加之本次“国考”新政策要求在职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不得报考,竞争激烈程度的降低客观上会提高考生的成功率,考生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加入国家公务员队伍。因此,今年被考生称为史上“最好国考年”。

山东八万考生竞争1245个职位

竞争激烈程度全国第二

据了解,本次国考山东共设置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济宁、泰安六大考区,公共科目笔试时间具体安排为:11月29日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1月29日下午14:00-17:00申论。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早安山东》报道,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共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加,计划招录2.7万余人。共有接近140万人通过报名审核,平均竞争比50:1,是最近五年最低的。

虽然今年国考被冠名为“最好国考年”,但部分省份的竞争程度仍很激烈。其中,山东通过报名审核人数为83007人,在北京、广东之后位居全国第三;招考职位数1245个,竞争比高达66.67%,激烈程度仅次于北京。

从全国范围来看,竞争最激烈的前五个省份分别为北京、山东、重庆、浙江和内蒙古,均超越了全国平均竞争比;而竞争激烈程度最低的分别为青海、新疆、西藏、安徽和黑龙江,竞争比均低于全国平均竞争比。

组织作弊或判七年有期徒刑

号称“史上最严”国考

现在考试作弊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加科技化、智能化,并且还形成了产业链条。与以往的“国考”不同,从今年开始,在“国考”中作弊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

1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将包括公务员录用考试在内的国家考试中组织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列入刑事犯罪,即组织作弊、为他人实施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试题和答案、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山东博翰源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大山表示,根据《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那么结合刑法第284条新增规定的规定,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刑法的罪行相适应基本原则,不存在量刑过重的问题。

“以往,利用刑法来惩治考试作弊者,主要是依据‘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因为高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试题及答案都属于国家秘密。而《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组织作弊者、‘枪手’和请人代考者都难逃法律制裁,这必将有效打击‘国考’作弊行为。”

此次考试期间,山东省、市两级人社部门将联合省、市公安、无线电管理等有关部门,加强考试期间对考点内外的联合巡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类涉考违法行为。评卷过程中,对认定为作答雷同答卷的考生将取消成绩,抄袭者和被抄袭者都将按违纪处理。

探索行测分类考试

2015年度“国考”公告发布之际,政策指出要“对省级以上机关和市地级以下机关职位分别命制公共科目笔试试题”,这次的考题也将这一消息坐实。

本次行测题分成了两类试卷,主要不同在于地市总题量为130道,较省级以上少5道,这5道题属于数量关系题型,其他题型题量均一致,只是题序选项顺序稍有不同。

据某考试辅导机构专家介绍,“国考”申论科目的分类考试先于行测。2007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申论考试,试卷上出现了按职位层级和类别进行的分类命题,一张试卷,两种题目组合,分别对应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市地级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的考生。

2010年,考试大纲明确了分类考试的方向,按招考职位的层级分为两类试卷。同时,明确了测查能力的要素,对省、市考生分别提出4种测查能力,能力要求更加细化,更贴近职位要求和机关工作实际。至此,申论考试完全进入“分类设卷、分卷考试”。

从目前来看,行测分卷尚处于初步探索期,区分不算太大,但这种变化却是整个公务员考试招录工作科学化探索的其中一环,是考试的大趋势。

应届生不再PK“体制内”

对于即将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基层工作经历”是选择职位的一大障碍。而2016年度“国考”公告报考条件中明确指出: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这一方面缩小了报考人员的范围,另一方面避免了应届生与体制内人员拼笔试、拼面试,所有报考人员均没有体制内工作经验,大家同处一个起跑线上,客观上增加了考试的公平性。

申论关注热点很好懂

本次国考申论试题(副省)主题“公共素养与大国意识”,显示了试题紧跟政策和响应两会关注热点。不仅关注“国民素养”,而且将“中国范儿”、“中国元素”、“中国符号”等高档词汇与之联系,引发考生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刻反思。

此外,申论论述题目使用《论语》中“不学礼,无以立”进行引入,具备中国古典传统美,体现了国考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态度,暗示考生从以自身礼仪礼貌窥见民族形象的思路进行分析。据中公教育辅导专家介绍,通过对近几年申论试题分析可以发现,此次考生通过对这句“点睛”话的准确理解,就能迅速拟定文章立意,点明中心。

考生吐槽:

题做了一半还剩20分钟,全蒙B都做不完

29日上午进行的行政能力测试考试,两个小时内要回答130至135道考题,还是比较困难的。“当做到80道题的时候,发现只剩20分钟,不一会儿监考老师提示15分钟倒计时!简直蒙都蒙不完……”考生李先生说。有网友吐槽:“不会做的就选B……”当然,这是一句调侃,此“规律”并不作数……

考生王丽(化名)说,一道看似简单的算术题让她“损伤”了不少脑细胞,这道题大意是说,“甲、乙两部门通过门户网站定期向社会发布消息,甲部门每隔2天、乙部门每隔3天有一个发布日,节假日无休。甲、乙两部门在一个自然月内最多有几天同时为发布日?”王丽说,她甚至连月份表都画出来了,耽误了不少答题时间。

【看看这些题目,你会做吗?】

最“勾心斗角”的题目

【题目】甲、乙、丙、丁四人商量周末出游,甲说:乙去,我就肯定去;乙说:丙去我就不去;丙说:无论丁去不去,我都去;丁说:甲乙中至少有一个人去,我就去。以下哪项推论可能是正确的:

A.乙、丙两个人去了B.甲一个人去了C.甲、丙、丁三个人去了D.四人都去

【吐槽】周末出游还得先上演一出宫心计,臣妾心好累。

最“逻辑”的言语题

【题目】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受到两种基本需求的驱动:第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种“一致性需求”,希望世界的运动符合我们的信仰、 理念、态度、经验和预期,即使现实与我们自身的预期不一致,我们也要改变外在的证据来使它符合我们内在的期望;第二,人类需要对外在环境产生一种控制感, 我们不希望自己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我们需要找到某种自己能够理解、控制、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可能性。文中的心理学发现可以解释下列哪一行为?

A.在集体中容易产生从众心理B.在明知自己错误的情况下仍固执己见C.在过于熟悉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并试图改变D.喜欢用“阴谋论”解释超越自己经验之外的事物

[责任编辑:李静静]

标签:考试 考生 山东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