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师徒过招那些事:一旦涉及钱,“老板”就只是老板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导师可以运用自己的权威发号施令、指点江山;而研究生则可能使用暗器,如同武侠小说里的“化功散”,伤人于无形 □学生就像导师种的一季庄稼,就算这一季种坏了,导师还有下一季收成 □如果一个导师给予学生的实

导师和学生是一个共同体

虽然认为学生和导师之间有明争暗斗,但王桓也表示,多数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很多导师和研究生感情深厚。

王桓自己读硕士期间的导师就给了他很大自主权,让他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让他觉得“读研很开心”。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关注高等教育领域多年。他认为,在上世纪80年代,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更像中国传统的师徒关系——老师只带一两个学生,师生之间关系紧密。

而自90年代以来,导师带学生做项目、给学生酬劳的现象越发普遍,尤其是在理工科。如果老师要求学生做项目、给钱又很少,就容易引发师生矛盾。这种现象在理工科更为常见,人文学科因为项目较少,师生之间的经济利益关联相对较少,关系也较为单纯。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导师说,如今研究生和导师之间之所以矛盾多、摩擦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研究生不断扩招,一个导师有时一届就要招十几名学生,“现在研究生培养就像工厂流水线制造产品,师生之间没有充分的交流与沟通,能不产生矛盾吗?”

“师生其实是一个共同体。”陶梅霞说,导师和学生需要相互扶持,才能彼此受益。

而作为学生,季珊对导师的期待很简单:“只希望导师能尽快回复邮件,不要总是再发短信提醒了。”

[责任编辑:李静静]

标签:老板 涉及钱 师徒过招那些事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