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教头率美国奥数夺冠内幕:不以拿金牌为目的
2015年07月29日 15:2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周凯
“成绩宣布的那一刻,我们队员的欢呼声整个11层楼都听到了!”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美国国家队总教练罗博深——30多岁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华裔教授,回忆起7月中旬的夺冠经历仍旧难掩激动的心情。
“成绩宣布的那一刻,我们队员的欢呼声整个11层楼都听到了!”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美国国家队总教练罗博深——30多岁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华裔教授,回忆起7月中旬的夺冠经历仍旧难掩激动的心情。
2015年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得主美国队选手全家福图片来自美国数学协会官网
美国奥数队成绩排名(2005~2015年) 制图:张茜
历年国际奥数冠军(2005~2015年)制图:张茜
此次奥数竞赛在泰国清迈举行,每个国家代表队的6名参赛者共有9个小时来解决6个问题,范围包括几何、数论和代数。
罗博深自己也曾在1999年代表美国队出战国际奥数比赛,并获银牌。当时他的总教练冯祖名也是一名华人。在执教美国队16年之后,冯祖名在本届比赛中担任评分员。
本次比赛中国队获得181分,以总分4分之差落后于美国队。“如果让我说,中国队目前还是世界上最强的队。然而下面的第二梯队实力也非常接近,主要有美国、俄罗斯和韩国。相比于另外两个队,美国的稳定性要更强。以此来看,美国队时隔21年再夺冠也并不意外。”冯祖名说。
美国奥数选拔也是相当残酷
冯祖名自2003年起任美国国家队总教练,2014年罗博深正式接棒。美国的奥数竞赛培养机制在10多年间逐步迈向完善。
美国现行的国际奥数竞赛选手选拔机制是冯祖名在美国原有的联赛选拔机制上调整而成的。
首先学生需要参加美国数学联赛(AMC10/12),从往届的情况来看,一般每年联赛的人数在20万人左右。联赛后有约1万名学生可以晋级到美国数学邀请赛(AIME),这之中约500人可以闯入美国初级奥数竞赛(USAJMO),然后从中筛选出约60人进入集训营,再经过几轮奥数专业的考试测评和美国奥数竞赛(USAMO),最后选出6人参加国际奥数比赛。
冯祖名自2003年担任美国国家队总教练以来,美国队的成绩基本保持在前五名之内,以二三名居多。
除了选拔机制的保证,冯祖名“重点培养第六名” 的策略经过10多年的实践已见成效。
“每个国家队都有一两个特别优秀的人,但是没有六个人。” 冯祖名说,“我这10多年做的,就是要把后面的板凳做强。”
冯祖名很早就意识到中国队稳定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团队里本该相对较弱的第五个人和第六个人的稳定支撑,于是他特别注重培养美国第二梯队的学生。每队六人参赛,冯祖名说:“或许以前我们只能挑出五个人,但是现在我们可以从前十名里挑六个。”
罗博深也秉承着冯祖名的思路,继续加强短板的培养。
当然,美国的奥数发展并非几个人的功劳。冯祖名观察到近10年美国奥数夏令营遍地开花,尤以亚裔家庭的参与度最高。同时,线上奥数资源亦颇为丰富,美国数学协会(MAA)对此功不可没。
然而,冯祖名并不建议所有孩子都去学奥数,也不建议他们太早接触奥数,他强调要有“度”。孩子有兴趣,并且适应这种思维,才鼓励他继续发展。
在冯祖名和罗博深之前,美国队的总教练来自加拿大、荷兰和罗马尼亚等国家。此外,集训课程中的讲师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罗博深今年就请到了来自罗马尼亚、中国等国的老师。
这个“国际化”的团队十分注重讲师的个人条件。为了和高中生选手们打成一片,他们在培训过程中避免全部用资深教授,而是会招许多有奥数比赛经验的大学生教练,因为“他们是和学生最接近的人”。
在6月份的集训中,准备冲进国际奥数比赛预选队的约20名学生每天早上8点30分开始上课,下午3点或6点结束,周末其中一天用来考试,集训持续三周半。
罗博深说:“集训期间,当然我也会教他们一些知识,但我主要负责让他们享受学习奥数的乐趣,确保在集训结束之后没有一个人想回家。”
人生的梦想就是拿金牌?太肤浅了
冯祖名的另一个身份是美国顶级私立高中——菲利普斯·埃克塞特高中的知名数学老师。他的学生大多都是“普通人”,不过学校里有两个“快班”——这20多名学生中,他谦虚地说“有几个还是挺不错的”。
事实上,这所中学几乎每年都可以为美国奥数国家队或者预选队输送一到两名学员。在国际奥数世界名人堂的列表中,排位前50名的学生里有5位都曾师从冯祖名,其中包括第一名、加拿大籍华人宋卓群。
可冯祖名更强调让孩子们不要以拿金牌为梦想,要有平常心,做好当一个普通人的准备。
“首先,如果人生的梦想就是拿块金牌的话,就太肤浅了,这只是你20岁之前要尝试的事情。第二,拿金牌难之又难,比成为职业体育运动员也许还要难,从实际结果来讲,你也不能把拿金牌作为人生追求。” 冯祖名说。
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主席杰夫·史密斯博士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的时候也表示:“取得奥数比赛的胜利,获得奖牌自然是美事一桩。然而我并不认为这是终极目标。” 他认为,学习奥数的真谛在于增强人们享受数学之美的意识。
在学生们爱上奥数之前,冯祖名总要先引导他们思考自己更适合做什么。在他看来,与教书相比,育人有着更长远的意义。每个人精力有限,“老师要让他们懂得选择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对他的长期发展是最有意义的”。
确认孩子们适合并且喜欢学奥数之后,他便开始带领学生闯关,在遇到瓶颈、打破瓶颈的过程中进步,培养充足的信心,同时磨炼他们的平常心。
在宋卓群遇到瓶颈时,冯祖名让宋卓群做一些侧重点不同的其他数学比赛的题目,打开思路,也鼓励他给别的同学出题、讲题,从而巩固自己掌握得不扎实的部分,同时再次建立自信心。
信心“足”意味着孩子们对自己的实力有清楚的认知,并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千奇百怪的数学题还让学生们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样他们便懂得虚心向他人学习,同时愿意相互帮助。冯祖名很骄傲的是,这些习惯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都会非常有帮助。
冯祖名的得意门生罗博深根据自己学习奥数的亲身经历说:“奥数让我明白刻苦努力意味着什么,挑战自我的极限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学数学,为什么要跑步,为什么要吃热狗…… ”
上一节美国顶级的数学课
“哈克尼斯圆桌教学法”是菲利普斯·埃克塞特高中的招牌,它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自由思考和辩论。冯祖名把这种教学方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的课以习题讨论为主,每个学生都可以随时提问,也都可以作答。他从来不直接告诉学生对错,总是让他们自己试出来。即使讲新定理,冯祖名也是把定理拆开来,先让学生做一些例题,再帮他们把这些例题联合起来抽象出新知识。如此孩子便可以自己从根源上理清知识的脉络。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中学每个教室一面窗户,三面墙,三面墙上全是黑板。冯祖名喜欢让所有的学生同时上去做题,然后让他们停下来相互看看哪几个同学的解题思路更合理,学生们经过激烈的辩论后,他才开始引导学生往“更好的” 解题方法上靠拢。
这种教学方法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冯祖名不但要有见招拆招的本事、细心和耐心,还要有形散而神不散的把控整体教学节奏的能力。
相比于“圆桌教学”,冯祖名认为大课堂上可能老师也讲得很好,但是学生们只是得到了一个漂亮的结果,并不明白“为什么我要像你那样想问题,为什么自己是错的”。
虽然并不是每所高中都摆满了单价一万美元的哈克尼斯圆桌,但类似的自由度很大的教学方法之所以能在美国盛行,很大程度上和美国考试压力不大有关。
美国考试的压力不大,老师就可以在引导学生的思维上多下功夫。冯祖名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一种将来做事情的方法。
冯祖名祖籍天津,15岁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8岁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去美国后,他也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
在他看来,东西方教育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学习的目的。“在亚洲,中国、日本、韩国考试压力都很大,但是没有人问你考这些试到底是要干什么。大家建立的意识就是成绩好能进好大学,然后就能够有好出路。但是这个在美国联系的很少,这里的好大学也有很多没有飞黄腾达的毕业生,但好在美国并不是以这个标准评价一个人的。”
“所以国内打压奥数是很可笑的,等同于头疼治脚。其实最大的问题是,所有的学习都是以考试为目的。” 冯祖名说。(记者:张茜)
曾经的中国奥数“神话”教师王金战:
别让中国数学“躺枪”
“因为奥数,连带着数学也变得灰头土脸的。如果数学教育依旧这样下去,我们跟美国奥数的差距还会加大。”数学特级教师王金战说。
在刚刚结束的第56届国际奥数竞赛上,中国以4分之差输给了美国队。有人认为这是好事,因为,之前中国在国际奥数竞赛上的优异成绩,是由数量巨大的孩子在非常态的训练基础上获得的,现在奥数终于抖落身上的泡沫回到了常态;还有的人则认为这是一记警钟,该对我国这些年的教育改革进行反思了。
在奥数风生水起的年代,王金战几乎是个神话:这个人大附中的数学老师曾带过的一个班有37人考上了清华、北大,还有10人被牛津、剑桥、耶鲁等名校录取,他所辅导的奥赛学生也屡创佳绩。
现在,奥数在一轮轮的改革下,终于不再那么风光。
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王金战,想让这个伴随着奥数起起落落的老师,聊一聊奥数到底经历了什么?数学发生了什么?禁奥给教育带来了什么?
“奥运会是挑战运动的极限,数学奥林匹克是挑战思维的极限,为什么要打压它?”王金战说。
奥数就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专家普遍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数。“所以,在国外凡是能在数学奥赛上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一定会被名校抢着录取。”王金战说。
既然100个人中只有5个人适合学,那么为什么在我国会出现“全民奥数”的怪现象?
很多人愿意拿美国的教育与中国比较,奥数也不例外。
不少人说,美国绝大多数学生不学奥数,学奥数的都是那些对奥数真正感兴趣的孩子,因为喜欢所以投入,因为喜欢所以专注,因为喜欢所以不怕吃苦。
这几年,王金战每年都会在美国住上几个月。“我利用这个时间考察美国的教育,同时也在美国做竞赛平台,很多喜欢数学的孩子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奥数培训,他们很享受这个过程。”
聪明的中国人不会不懂这个明摆着的道理,但仍有很多中国的家长明知孩子不喜欢奥数也会逼着孩子学。
其实问题的根源是中国学校对学生进行选拔的标准太过单一,虽然国家在不断强调尊重孩子的个性,但是分数的地位仍然无法撼动。比如,在小升初取消考试后,就近入学政策又没能真正实施,择校现象大量出现,有选就有考,那么靠什么来衡量学生?奥数就成了这把“尺子”,因为它的分数最过硬,区分度最好。
“14岁之前是一个人一生智力开发的关键期,这段时间将完成一生智力开发的95%。”王金战说,但是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在14岁之前学到了喜欢的东西,那么孩子的智力和潜力将会得到巨大的开发,但是如果逼着他学了不想学的东西,孩子的智力也会被扼杀。
“奥数没有错,错的是全民学奥数。”王金战说,错的是把奥数当成了功利的尺子。
禁令是冲着奥数来的,但是“躺枪”的却是数学。
“很多人不真正了解什么是奥数,甚至觉得数学只要难一点儿就是奥数了。”王金战说。
按照这样的逻辑,“禁奥”同时带来的就是降低数学的难度。
都说数学很美,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它到底美在哪里,“当你被它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时候突然茅塞顿开,那种豁然开朗心情激荡的时刻就是数学最美的时刻。”王金战说,但是,当孩子做一道题就会一道题,没有这种“死去”又“活来”的过程,很难体会到数学的美。
王金战介绍,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作用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它应该包括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能力。
但是现在的数学为了迎合“不难为学生”的潮流,正在不断地淡化数学的味道。比如,高中的立体几何,它本来“承载的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功能”,过去在对各种平面与平面的关系、角与角的关系进行证明的时候要加辅助线,很多学生在这个过程几乎“把脑袋想炸了也想不出来”。现在的立体几何,引入了空间向量的方法,使得解题思路简单了,模式更加固定了。“但是,各种平面与平面的关系、角与角的关系则大部分通过计算得出,思维的压力大大降低。”王金战说,立体几何一旦变成了以计算为主,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功能便大为降低。
王金战介绍,我们现实生活中能见到的是三维空间的东西,而数学经常要研究的是四维、五维、六维甚至N维的空间,那需要多么强大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行?
研究数学竞赛的王金战介绍,有的时候在外人看来自己是在静静地坐在那里,但是脑子里却在构想着一个N维的空间,当再回到现实时可能一两个小时已经过去了,那种灵魂出窍般的快意,估计没有真正投入到数学中的人是很难体会的。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观念的改革,而不是一次一次地改教材。”王金战说。
就在我们不断降低数学难度的时候,这两年美国的奥数却“搞得红红火火”。王金战清晰地感受到,这些年有越来越多的美国青少年愿意尝试奥数训练。很多媒体报道这些都是中国孩子带去的。
“在我们的平台上确实有不少中国的孩子。”王金战说,不过中国孩子带来的更多的是对美国的提醒。
有人说,中国学生的数学水平曾远远把美国抛在后面。不管这是不是国人的臆想,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数学教育正走在一个十字路口。规范奥数、解放95%的孩子绝对没错,不过,奥数绝不就是数学,对奥数的任何讨论和质疑其最根本的目标一定是让数学更加科学和规范,正像王金战所说:“要让数学有数学味,让学生能真正体会数学的美。”(记者:樊未晨)
不论保送和加分存在与否,真正感兴趣的孩子都会留下来
中国队领队熊斌:让奥数回归正常是好事
2015年,中国的奥数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儿”:在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中国队不敌美国队,后者时隔21年后再度夺冠;2015年起,高考取消奥赛加分,此前,奥赛获奖者的高考保送资格已被取消。
但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队领队、主教练,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熊斌认为,失冠其实不算事儿。自2011年以来,美国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始终位列前三,表现出不俗实力。本次比赛,中美之间的差距也仅有4分,“理论上讲,第一第二几乎没差别”。
比赛的胜败只是一时的,而高考取消奥赛加分则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在熊斌和其他奥数教练眼中,奥赛没有了高考的“附加值”,将有助于这项只适合极少数人的活动回归正常。一些迹象也表明,不论保送和加分存在与否,真正感兴趣的孩子都会留下来,奥数学习开始趋于理性。
部分学校“奥赛热”有所降温
2014 年,高考保送生政策调整,只有进入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的学生才具有保送资格。5个竞赛学科的保送人数从获省级一等奖的四五千人次,一下子降至进入国家集训队的260人。如今又取消了奥赛加分项目,熊斌认为,学奥数的人可能会因此减少,但真正有数学天赋的同学会继续学下去。
事实上,高考保送生政策改革后,一些学校就已经开始从制度上给奥赛“降温”。本届奥赛金牌得主俞辰捷发现,自己就读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竞赛政策就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以前允许一人参加多门竞赛,但现在通过将几门竞赛辅导的时间调整在一起,限制每人最多只能选两门竞赛科目。
华东师大二附中的高二学生周毅皓也发现,学校对竞赛生的管理比之前严了,“以前搞竞赛的同学集训,老师比较容易就批准停课,现在要看成绩好不好再说。”
学校这样做,无非是不想让学生在竞赛方面耗费太多精力。据华东师大二附中数学特级教师、俞辰捷的指导老师唐立华介绍,除了少数高一、高二就已经在竞赛中独占鳌头的学生,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更强调的是学好基础学科和全面发展。
不过,也有些学校,奥赛尚未出现“降温”的迹象。“奥赛报名依然很火爆”,江苏扬州中学教务处主任王祥富说,虽然学生不再有通过竞赛保送名校的机会,但在大学的自主招生中,拥有学科特长仍然是一项优势。此外,也有些学生觉得高中的课程比较简单,想在学科竞赛中有所拓展。与追逐奖项相比,更多人还是享受学习的过程。
让奥数锁定更合适的学习人群
在熊斌看来,高考取消奥赛加分无疑会降低奥数学习的热度,但让奥数少一些功利性、回归正常化,也是一件好事。“就像学音乐等其他特长,即使没有保送和加分,也有人会去练的”。
唐立华持有同样的看法,认为政策的变化有助于让奥数锁定更合适的学习人群。“取消加分的本意就是不希望太多人搞竞赛,而是让学有余力、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做这个。”俞辰捷也发现,尽管的确会有人为了升学等功利性目的学习奥数,但真正在奥数圈子里的还是感兴趣和有实力的人,“奥数本来就不是为大多数人准备的。”
加分取消后,奥数乃至数学学习仍存在一些遗留问题。比如,作为一种选拔方式,奥数仍广泛存在于各类小升初、初升高招生和大学的自主招生中,学习热度是否会真正下降仍是一个问号。
对此,熊斌认为,根源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以致学校在招生时总会制定一些选拔标准。而数学特长与体育、写作等方面的特长一样,能反映出学生某方面的成绩和能力,因而成为招生选拔标准之一。
不仅中国如此,在国外大学的招生中,具有数学特长的学生同样更受名校青睐。“像美国一些好的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哈佛、普林斯顿等,奥赛得金牌的学生申请起来比较容易。”熊斌说。
另一个问题是,既然适合学习奥数的人只占极少数,那么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开展怎样的数学学习可以提升思维能力?熊斌认为,应该因人而异,在适合自己的前提下学习。“有些同学本身可能天赋没那么高,走不了那么远,但是非常喜欢,也可以多去学;还有部分同学,没天赋也没兴趣,就不要去做难题,可适当做一些提升。”
对于中国的数学教育,熊斌认为目前在打基础方面已经做得很好,正在推进的新课改,在培养创造性方面已经有改进。他在观摩数学公开课时,发现一些老师一改以往“把知识硬塞给学生”的做法,而是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组织团队讨论,还鼓励学生自发查找资料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在基础和创造性之间寻找一个中间地带。”
在普通数学课和奥数之间,也有学校开放“中间地带”供学生选择。如华东师大二附中每周五下午的校本课程中, 就包含一些代数、几何等方面的数学专项提升课程。与普通课程相比,这些课程内容更深、难度更大。“通常30个选修名额都会报满,有时候还会增加5个名额, 毕竟还是有比较多对数学有兴趣的孩子。”唐立华说。
没有兴趣和能力,奥数是学不下去的
事实上,走上奥数竞赛道路的学生,大多也是出于兴趣,并具备一定的天赋。
回顾自己学习奥数的经历,俞辰捷认为完全是兴趣使然。最初学奥数时,父母对他没有多高的期待。“他们觉得人总有适合和不适合的事情,这个不适合就换一样,反正人生路那么长,还有时间去后悔。”而兴趣和能力,是俞辰捷眼中坚持学习奥数的两大关键因素,“光有兴趣不行,有成绩才有动力继续做下去。”
华育中学初三学生张逸博的奥数学习之路,也是凭兴趣开掘出来的。上幼儿园时,老师就提醒张逸博的母亲邓女士,孩子在数学方面有天赋。学习折纸时,很多孩子往往搞不清纸应该往哪个方向折,张逸博却能注意到折纸的左右正反,“方位感和空间感都很强。”
小学四年级,学校的老师问张逸博要不要去奥数班,他没问父母就直接答应了下来。后来进入同样以奥赛著称的华育中学,也是张逸博自己的选择。
周毅皓的母亲认为,其实家长的心态普遍比较理性。“大家公认的一点是,孩子苦读是没有用的,还是要有一定的天赋。他们班大部分孩子也都是喜欢数学、物理,然后再去搞竞赛。”
在这些学生和家长看来,奥数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奖项和成绩。
“现在学习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出成绩,而是为了培养性格。”在周毅皓看来,学习奥数已经锻炼了他的自学能力和耐心、自律的品性。
儿子凭借数学特长进入好的初中和高中,在邓女士看来属于“意外的收获”,更令她感到欣喜的是儿子从奥数学习中找到了自信。
此外,走在竞赛路上的学生,在其他方面也同样表现不俗。周毅皓说班里搞竞赛的学生,综合成绩多在年级前50%。
熊斌指导奥赛国家队的时候也发现,现在奥数优秀的大部分学生都属于综合发展型,“偏科的情况很少。”(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