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大学生变“毕剩客” 蜗居28元一晚小旅社


来源:中国青年报

3个男生在旅舍公共区域聊天、休息。 在杭州,一家叫“携职”的小旅社就像座中转站,创立7年,超过3万人次曾栖居于此。他们大多是毕业后工作还没着落的年

傍晚,年轻人们结束面试或实习,陆续回到“携职”。这是旅社一天里最热闹的时刻,高跟鞋、皮鞋、球鞋、凉鞋在走廊里来回穿梭。有人大声招呼旁人加入“三国杀”大战,也有人直接钻进房间倒头就睡。

公共洗衣机的轰鸣震动几乎一秒不停,前厅的电视屏幕播放着打打杀杀的故事。天气炎热,有的小伙子打着赤膊到盥洗室冲冷水,爱美的小姑娘则在公共浴室洗了澡,湿漉漉的头发在走廊里留下一连串水滴和香气。

在这个“几乎没脱离大学住宿生活”的地方,周江华有时会在洗漱时偷偷看一眼姑娘。在这个年纪,他很难不被那些闪着年轻光彩的面容吸引,但他认为这里所有人压力都很大,谈感情太奢侈。

事实并非如此。曾有个住在“携职”的小姑娘爱上了前台小伙子,温少波打电话叫她父母来才了结这场单相思。还有一次,一个男孩圣诞节到“携职”来表白,姑娘闭门不见,僵持到半夜。

 

尽管和几个“临时室友”关系不错,但周江华不否认,同样怀着求职目的的男生们凑在一起,总会暗自较劲。

“来的时候大家都一个样,谁先成功离开就不一定了。”一位住在周江华对门的小伙子则打了个比方:“这儿像个高压锅,所有跟就业相关的问题都在里面闷着。”

在旅社前台、走廊墙壁、洗手间门板上,都贴着温少波从古玩市场“扫描”回来的五六十年代宣传画,每一张都配有他自己撰写的口号,有“求职未酬誓不休”,也有“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即使快到深夜,窗外的支付宝大厦还是亮着数不清的灯。年轻的姑娘心里明白,那里的每一盏灯光,都照着一个为自己打拼的人

如果愿意打扫卫生或是在前台打工,“携职”可以为住客提供免费住宿和时薪,也有可能提供长期工作的岗位。

6年前,原本蜗居“携职”的待业大学生张美艳成为温少波的员工。最初,她的工资每月只有1500元。如今,这位女士已是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业务的一名高级主管。

“从‘携职’到支付宝大厦,只需要走两三百米,但她跨过的是现实到理想的距离。”温少波说。

作为激励,他还把“携职”旅社万塘路店的两成股份赠与另一位小伙子余愉快。在过去几年里,他从前台干到店长,在杭州成家生子。

听到这些故事,河北姑娘李峡显得不以为然。刚一到杭州,她就找到了月薪9500元的工作,一起来的女同学月薪1万元。

入夜了,两个姑娘的房间里,弥漫着好闻的香水味。直发披肩、衣着时髦的李峡对着电脑,轻巧快速地挥动着手指。

一行行程序代码出现在屏幕上,她轻敲回车,这些代码立即转化为色彩鲜艳、层次分明的智能家居电商网站主页。

“杭州电商发达呀!”李峡拨弄着长发说。一年前,她进入秦皇岛一间培训学校学习网站开发,每年,这家机构都会派出老师,带学生到杭州“携职”住下,为他们找到工作。

在“携职”,这一行人是十足的“人生赢家”。

在温少波的策划下,许多发生在“携职”里的故事,无论成败,都被写进一本小说,他还计划筹拍电视剧,并编排舞台剧本,赠与高校剧团。

时针指向晚上10点,旅社开始陷入安静。

史宋婷逛累了,她看过西湖的水面,又穿过天目山路的高楼大厦。她满心以为是自己选择了这座“天堂”般的城市,但事实上,她只是在等待被这座城市选择。

同屋的皮怡纯埋头读白天的培训笔记。张姐咋咋呼呼地喊叫着:“别看了!都来陪我聊天!”

这间屋里还养着一只宠物——皮怡纯从大雨里“救回来”的蜗牛,它安静地呆在板凳上,已经整整一天没探出过头。

过于明亮的日光灯管照着这间屋子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姑娘们铺满长桌的廉价化妆品、晾在床尾的衣裙和挤在公用插线板上的各种电源插头。

塞进4张上下铺和6个人的房间显得杂乱拥挤,但史宋婷仍然觉得,这屋里最显眼的,永远是那扇巨大的窗户。

即使快到深夜,窗外的支付宝大厦还是亮着数不清的灯。年轻的姑娘心里明白,那里的每一盏灯光,都照着一个为自己打拼的人。

在那片密密麻麻的灯光前,史宋婷充满自信地对屋里的几个姐妹承诺,录用通知到来之时,她会抱着最大的西瓜回来请大家吃。

虽然她此刻还不知道,那通电话,何时才会响起。而自己踏上的这座“中转站”,到底会让她留在“天堂”,还是黯然离去。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李静静]

标签:旅社 大学生 蜗居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