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低调与火爆 北大开设性教育“三宝课”20年


来源:中国青年报

同样是谈及“性”话题,北大和清华这两个“邻居”学校的学生却有着不同的反应。 “三宝课”——这门开课近20年的全校通选课让北大学生公开谈论“性”话题早已不再“难堪”。 可“隔壁”清华的学生却有些羞涩

授课老师也会巧妙地避开兴许会让同学们尴尬的公开发言,让学生在小纸条上写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于是,小纸条上承载的问题五花八门,比如,“手淫好不好?一周几次比较合适?”“有约会的时候,我的男朋友想要和我更进一步,想发生性关系,我该怎么做?”

而这些内容,在北大“三宝课”上“应有尽有”:让男生和女生都了解自己的生殖系统解剖结构、女生的经期问题、男性女性的性反应周期、避孕及人工流产、处女情结问题以及女生如何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性困惑、什么是性幻想,等等。

去年,“三宝课”针对北大学生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仍有大概17%的女生在月经初潮时不知所措,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约31%的男生在首次遗精时不知道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很茫然。“有些家长认为性知识不需要教,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知道,这种态度是不对的。”姚锦仙说。

姚锦仙指出,性知识和对待性的态度是需要后天学习获得的。对于性的问题,压制无用,教育为上,需要因势利导。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一些青年就会在好奇心驱使下进行性冒险,其苦果只能自己吞咽,有些人的人生也会因此而改变。

“三宝课”上,姚锦仙把性比喻成树上的果子,如果在不成熟的情况下把它摘下来,它的味道是苦涩的;但当它成熟了之后,你再把它摘下来,就会很甘甜很美好。

“什么样的情况下是成熟的?就是当你知道性能带给你什么的时候。它会带给你美好的东西,但它也会给你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包括性传播疾病、意外怀孕、人工流产等。”姚锦仙说。

知道生命的来之不易开始懂得爱护自己的母亲

1996年,陈守良先生开设“三宝课”时是有些阻力的,学校专门为此开会讨论。当时就有人问陈先生说:“你不怕把你的名声搞臭了?”陈先生回答:“我不怕!”

2007年,当姚锦仙开始参与讲授“三宝课”时,也曾有人劝她不要接手这门课。但“看到青年由于在性方面的无知而出问题”,姚锦仙没有退缩。因为,向大学生普及性教育是一种社会责任。

作为自然科学类选修课,“三宝课”主要从生物学角度来讲述大学生需要关注和了解的基本性知识。一方面是关于性医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是与性健康相关的常识以及对性的看法、观念和认识,其中也包括女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男孩子学会如何承担责任。

开课近20年来,授课的3位老师也不断思考,如何才能让“三宝课”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并长久持续下去。

不论是面对媒体或是在与学生的交流方面,“三宝课”都延续低调且保守的传统,回避有争议的和敏感的话题。这样的做法,在姚锦仙看来,是性教育普及课程顺利开展的前提,“我们希望这门课能一直良好地发展,不要有不好的因素来影响它,因为开好这样的课其实是不容易的。”二是关于“性”的很多问题至今仍有争议,“性不仅涉及自然科学,还涉及人文科学,尺度的把握很重要。”

但随着整个社会对“性”话题的包容度越来越高,“三宝课”的教学方式也在缓慢改变。在2007年“三宝课”逐渐开始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起初是公共邮箱答疑,到使用BBS作为课程信息和交流平台,再到现在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姚锦仙”,“三宝课”一直追随着学生的脚步。“因为我们也需要了解学生的观念变化,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关心什么,有什么问题,处于什么状况,而网络能够提供很好的窗口和平台。”姚锦仙说。

“三宝课”学生也常写信给任课老师,有同学告诉她们自己摆正了对性的看法,“虽然性是很自然、很美好的,但也存在很多潜在风险,应该和真正爱的人分享它,做到洁身自好。”也有同学因此更加了解母亲,“知道如何爱护自己的母亲,知道生命的来之不易和生命的宝贵,懂得不为一时冲动而抱憾一生,为自己负责。”

姚锦仙说,“鼓励我们把这门课程继续教下去,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做好这件事的动力,是那种成就感!你确确实实看到自己的辛勤付出,能够帮助到那么多青年,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幸福而阳光地生活,让他们不会因性无知而犯不必要的错,避免抱憾终生的事。”

不仅如此,2011年,姚锦仙还开始尝试让同学们结合专业或个人兴趣来撰写形式不限的课堂作业。

“北大学生学什么专业的都有,而且我们国内整体的性学研究还是相对较少、比较保守,和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多空白。学生们可以把作业当作是课堂拓展,尤其对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调查报告、文献综述、微电影、情景剧……每到期末,“三宝课”的学生都会为课堂作业忙碌着。这种多样化、互动的教学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写出了不少高质量、严肃而生动有趣的优秀报告。

另一些让三宝课老师们很“自豪”的收获是,据校医院的医生反馈,一些男生上过课后会去校医院做包皮环切手术;也会有同学告诉他们,回家后陪母亲去医院做了检查,避免了如宫颈癌等很多健康隐患。

“未来某一天,如果你的孩子问你:爸爸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你会怎么回答?”姚锦仙在课堂上把问题抛给学生。

“垃圾堆里捡来的”“胳肢窝里生出来的”“快递员送来的”……大多数人小时候都得到过类似的回答,父母们总是会尴尬地用各种答案来搪塞。姚锦仙对学生说,“想想这个问题,就会感到性教育的必要性和难度”。

曾有一组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学生在做“三宝”作业时,自主去调查北大学生是否会正确使用避孕套。他们带着避孕套和香蕉挨个宿舍敲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同学都不会正确使用避孕套,但有两类人会正确使用:上过“三宝课”的学生和外国留学生。

北大学生中性知识来源于父母的仅占15%

近些年,每当性教育话题被媒体和社会关注,总会被冠以一些抓人眼球的词汇;个别“三宝课”的学生作业也会因为“大尺度”内容而被拿出来议论。姚锦仙说,这些内容是学生延伸研究中的少数,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而一个现象是,当姚锦仙将北京大学官方微信关于“三宝课”的报道转发到微信朋友圈,想了解亲朋好友以及学生、同事们对此的反应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大部分人对于性教育都表现出了积极开明的态度,这超出了她的预期。

也有朋友在转发时会发人深省地加上一句“请父母们关注大学的孩子们,他们的教育体系是健康的”。姚锦仙认为,这无疑透露出社会对于性教育的态度日趋积极和开明,但仍存在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的问题,“整体来看,社会仍需要一个更宽容、更科学、更健康的眼光来看待性教育。毕竟性是从古至今任何人不能、也不可能回避的问题。”

“三宝课”在北大得到学生认可和欢迎之后,陈守良先生曾将这门课的教材送到包括清华在内的其他高校,推荐他们开设这门课。可遗憾的是,没能成功。对于北大的这种“领先”,陈先生“很骄傲也很遗憾”。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李静静]

标签:三宝课 教育 低调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