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文科生就业频“受伤”:折射专业滥开的弊端


来源:工人日报

进入冬季以来,各大高校纷纷召开校园招聘会,拉开了2014年就业季的大幕。尽管刚开始求职之路,但是不少大学生已经品尝了就业难的苦涩滋味,尤其是文科生更是面临着不少困难。学者熊丙奇则认为,走出目前的文科就业困境,关键在大中学校自主办学、学生自由选择。

进入冬季以来,各大高校纷纷召开校园招聘会,拉开了2014年就业季的大幕。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将有727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较上一年增加28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刚开始求职之路,但是不少大学生已经品尝了就业难的苦涩滋味,尤其是文科生更是面临着不少困难。

12月12日,一份调查引起人们的热议,“伤不起的文科生”成为不少人吐槽的话题。这份由麦可思、搜狐教育和学而思培优联合发布的《2013中国数理化(理科)基础教育白皮书》显示,在2012届各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建筑学毕业生的平薪酬居各专业之首,为每月4453元。这份排行榜的前十位中,理科专业占七席。排行榜的倒数十位则全部是文科专业,其中薪酬最低的是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

调查显示,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已成为影响学生选择文科或理科的重要因素。关注未来就业形势和高考选择志愿已经成为不少大学生的普遍心态,理科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余地大、就业面广是被普遍认同的,而这两方面恰恰是文科专业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专业选择方面,《白皮书》指出,37.47%的中学择文理科的首要考虑因素;27.76%的中学生的学科选择主要参考“择校和专业选择的便利性”,相较而言,表示会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学科的学生则不到两成。

尽管这份报告有着“商业化”“市场化”背景,不过其结果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毋庸讳言,纯文科在就业市场遇冷,是个不争的事实。

有专家指出,纯文科遇冷折射产业布局的倾向性和社会需求不旺。而高校对文科生就业难也负有很大的责任。

过于滥开文科专业,是不少二本、三本院校的普遍做法。我国不少高校每年都会新增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且招生规模还在增加。因为开办这些专业,不需要像理工科专业一样,有专业实验室、专任师资,因此学校容易举办人文社会科学专业,选择通过举办文科专业来扩大学校的办学体量。这直接导致文科专业扩招迅猛,而教育质量下滑。

“很多学校跟风设置了一个专业,但是到了就业的时候就发现当初的热潮消退了,吃亏的还是学生。”一位教育部门负责人如是说。

学者熊丙奇则认为,走出目前的文科就业困境,关键在大中学校自主办学、学生自由选择。在进入大学后,学生可自由转学、转专业,这就把个人的兴趣、能力与大学、专业的选择结合在一起,而大学则形成明确的办学定位,办出自身的特色,同时必须对受教育者负责。记者于忠宁

相关新闻:

标签:文科生 文科专业 专业选择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