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调查显示:超六成大学新生愿意使用循环教材


来源:金陵晚报

苏大文正学院一直以来也在关注教材的循环使用问题,正好和腾远公司的“业务”不谋而合。上学期末,腾远公司的同学走进2012级同学的夜自修教室,预登记使用循环教材的人数。

一边是崭新的教材,一边是被使用过甚至还做满笔记、价格却是前者四折的教材,你的选择是什么?面对不少中小学推广循环教材重重受阻的尴尬,高校循环教材的推广可行性强吗?近日,金陵晚报记者调查发现,超六成的大学新生都使用了循环教材。

废弃书籍激发循环想法

“现在大学虽然每年发的教材很多,但真正的利用率不高,一旦考完试,崭新的书本就被束之高阁,只等到毕业当作废纸卖掉,如果能通过有组织的方式流传给下一届学生,则意义重大。”近日,西祠胡同上的一篇网帖引发了众多网友关于高校循环教材的思考。

“为什么不让旧书焕发第二春?”这个问题也让高校学生创业团队有了更多的思考。三年前,苏大文正学院的创业团队——苏州腾远责任有限公司(简称腾远公司)在该校的大学生创业园内起步。因为有着学校提供的免费场地以及启动资金,所以公司的创建并不困难。虽然一开始他们就把经营理念定为“绿色、环保”,但真正让他们萌发做教材循环利用念头的却是2008年毕业季宿舍楼下的“盛况”——其实这样的场景在绝大多数大学都会出现,那就是数量众多的废弃书籍。

团队的负责人吴佳杰用“心痛”描述当时的心情。他既心痛大家随地乱扔影响了校园环境,也心痛在这些书籍中有很多“次新”的教材。于是他们受到启发,为什么不让那些对自己来说已经不再需要、却还可以供别人正常使用的教材“焕发第二春”?这样既可以做到环保,又可以让利于同学。

跑遍全市高校回收旧书

去年12月,他们开始着手做这件事情,但出师不利。虽然同学们对他们的做法很支持,但他们却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些书根本收不上来。“有些同学想要预定VFP的教材,但不少高年级同学准备计算机二级考试要用,不能转手;而毕业班同学要么在做毕业设计,要么在实习,平时见不到人。就这样,不仅没能盈利,这一笔生意腾远公司还亏了1000多元。”

“因为各个学科的专业书籍经常更换,能够循环使用的可能性不大。”老师的分析让他们“茅塞顿开”,吴佳杰他们对收书业务做了重新定位,这次将循环教材选定为版本较为稳定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公共课教材。

苏大文正学院一直以来也在关注教材的循环使用问题,正好和腾远公司的“业务”不谋而合。学校领导通过院长办公会议专门讨论这一问题,并向师生们讲述教材循环使用的环保意义。教务、学工以及学生创业等部门也多次碰头对腾远公司教材收购与出售的具体问题出点子、想办法、做预案,并提出了“三进四出”的价格建议——即以三折的价格将书购进,然后以四折的价格卖出。这样既保证了一定的利润,也能充分做到让利于同学。

上学期末,腾远公司的同学走进2012级同学的夜自修教室,预登记使用循环教材的人数。为了准备这些二手书,除了校内收购,腾远公司的同学还利用暑假时间,走遍了苏州各个高校,几乎摸清了所有收书的点,回收了教材约2000本,并从中整理出“品相”较好的1700多本。

六成新生支持循环教材

戴鹏飞是苏大文正学院2012级城市管理专业的班长。他们班共有50名同学,其中45名同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本书选用了循环教材。他表示,这本书原价23元,按照四折折算下来,使用循环教材的同学一本书就省下近14块钱,这让不少同学大呼“划算”。记者了解到,苏大文正学院2500名2012级的新生中,有超过1700名同学选择使用循环教材,占新生总人数的68%以上。

机械工程专业的虞嘉辰虽然也是用循环教材,但是他挑书的标准不是新旧。记者发现,他特意给自己挑了本做满记号、写满字的教材。“这些笔记对我们来说用处很大,平时找还找不到,稍微旧一点也没有什么,反正不影响使用。”他说。

学校负责学生创业的赵小和老师对于腾远公司有着更高的期望:“如果能够建立网上平台,针对所有公选课,向今后的每一届同学推广‘循环教材’,或许能把这份事业推到更高的阶段。”记者了解到,该校也正收集对于这次教材循环的多方意见和建议,有意在更多门类以及更大范围内推动教材的循环使用。

对教材循环使用的

一些忧虑

说到教材循环使用,其倡导者似乎信手就可拈来一大堆理由,比如节约资源、为学生书包减负、培养学生艰苦朴素习惯等。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些说辞并不能掩饰由此带来的诸多弊端。

据《大河报》报道,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教材循环使用在发达国家早已蔚然成风,譬如美国中小学教材至少要传用8个学生,一本书平均使用寿命为5年,从而得出了我们的教材也不应成为一次性“奢侈用品”的结论。

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是忽略了我们的教育环境,尤其是我们的中高考招录制度与别人存在的差异,同样的教材,对于社会背景迥异的学生来说,有着截然不同的分量。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教材循环使用的地方,通常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教材列入循环使用的范畴,这样看起来似乎比较稳妥,没有影响到学生的语数外等主课,但实际上,这对于在文艺、体育等方面有着特殊爱好或天赋,渴望从书本上获取更多专业知识的学生来说,不啻是无情的“扼杀”。

此外,对循环教材如何保管,如何消毒,这本身也是学校难以完成的任务。由于循环教材每次都要临课发放、课毕收回,所耽误的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师也会因此而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难免要对学校的教学进程和教育质量都会造成干扰和影响。

更为诡异的是,既然教材循环使用好处多多,那就应该在整个教育系统全面推广才是,可现实却是,这个模式仅限于在免费的义务教育阶段推广,只在需要政府财政作出投入的中小学范围内实行,这种实情也反映出教材循环使用的局限性。

相关新闻:

标签:大学新生 循环利用 同学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