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汉字危机”引公众焦虑专家称不必过分悲观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综合报道,近期,随着两档汉字书写栏目的走红,很多观众开始跟随节目进程做汉字听写自我检测。北大教授张颐武也在微博上发表了类似看法,他认为在计算机时代,汉字书写将会在手写电脑中复兴。

综合报道,近期,随着两档汉字书写栏目的走红,很多观众开始跟随节目进程做汉字听写自我检测。有网友晒出自己的听写结果,其中不少常用字都被写错或忘记。“提笔忘字”、“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网络语言冲击汉字规范使用”等说法再次引起大众的热议,并逐步演变为对“汉字危机”的担忧。对此, 有专家表示,在电脑时代想要挽救“汉字危机”,使用形码输入或许更科学。

“癞蛤蟆”难倒七成成年人

首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播出时,曾随机选取现场观众组成“成人体验团”,要求写出“貔貅”、“攥拳头”、“桀纣”、“瓮中捉鳖”等字词,面对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成人体验团”频频出错。在面对“间歇”、“熨帖”、“黏稠”等词时,“成人体验团”的正确率不足50%,“熨帖”一词只有10%的正确率,“癞蛤蟆”则难倒了70%的成年人。

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全社会汉字书写能力普遍下降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发起一项调查,在接受调查的2517人中,有高达98.8%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曾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仅38.9%的人表示自己经常手写汉字。

“汉字危机” 还远不止以上这些现象。。有一位教师表示,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网络语言,像“你8要酱紫啊!”(你不要这样子),“介素虾米东东?”(这是什么东西),“偶稀饭你酱紫的人”(我喜欢你这样子的人),甚至有一些类似“:)”的网络笑脸符号。还有一些具有非语法性特点的网络流行语,如“我走先!”等,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

书写方式改变或为汉字书写能力退化“元凶”

随着公众对“汉字危机”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想知道,造成“汉字危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面对大众的疑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刘海龙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电脑时代,很多人不再一笔一画去写汉字,对汉字书写的熟练程度下降,从而导致提笔忘字的现象比较普遍。”。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在接受北京晨报采访时也给出了类似的解释。他说,高科技的发展使书写方式发生了变化,现在使用电脑输入只需要几个字母或者特定符号就可以,简单快捷,因此,很多人会使用电脑来做笔记、办公,导致手写汉字的机会大大减少,对于汉字字形的生疏则逐渐加大。

而拼音输入法的使用或许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拼音输入法是按照拼音规定来输入汉字的一种编码方法,可以直接输入字符,不需要记忆汉字字形,这都会对汉字语言造成一定影响。许居衍院士在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也曾谈到,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音频输入法,不仅写字的机会减少了,可能连汉字的具体构造都记不住,可以说,对于年轻一代,“敲字”和“录入”已经代替了“写字”。

“汉字危机”不必太悲观

面对“汉字危机”引发的焦虑,李河表示,书写能力退化并非汉字才有,英语世界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他说,解决书写能力退化的问题,可以考虑在学校进行文字书写能力的相关训练,而汉字书法在传统时代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在现代同样可以作为艺术来保留下去。所以,面对“汉字危机”不必太悲观,汉字会有人遗忘,也会有人把它作为艺术去热爱、传承。”

许居衍院士在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提出了解决的方式。他说,使用“形码”输入法或许是缓解“汉字危机”的一个办法,“形码”是依形编码,使用时就相当于直接输入汉字,唯一性强,人们就不容易忘掉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使得汉字得以在信息时代照样地传承与弘扬。许院士还建议,国家可以将“避免汉字出现危机”与“形码科研和教学”正式立项,邀请有关专家研究汉字从教学到输入的科学方法,从根本上防止“汉字危机”。

北大教授张颐武也在微博上发表了类似看法,他认为在计算机时代,汉字书写将会在手写电脑中复兴。“新的电脑一般都有手写功能。可以倡导大家多练练字,用这个方法来写汉字是个办法。当然还是要让你有兴趣,多了解多学一点,记一点。这样其实对于写文章,丰富自己的表达力都有好处。”(上官云)

相关新闻:

标签:语法性 汉字字形 汉字书法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