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如何和孩子谈性?儿童的性教育亟待走出误区


来源:新华网

儿童性侵案频发,令儿童性教育话题引起社会关注。刘文利认为,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性权益更容易受到侵犯,学校和家长的意识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儿童性侵案频发,令儿童性教育话题引起社会关注。然而,儿童性教育的“度”如何把握,却令很多家长和老师犯难。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历时6年的小学生性教育实践送走了第一批系统接受性教育的毕业生,教育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性教育不等同于性生理教育,而是一个涉及家庭和社会的系统教育工程,家长和老师亟待走出一些误区。

专家:“性教育”的目的是减少伤害

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组建,并在北京市大兴区行知学校开始进行性教育的校本课程实践。并据此陆续出版了《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等教材。7月17日,第一批从一到六年级完整接受性教育的学生已经顺利毕业。

在开展性教育课程之后,行知学校的学生逐渐学会与老师平等沟通,倾吐在生活和家庭中遇到的困难,有的学生还开始同教师“协商”自己继父继母的问题。

“性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增长学生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对性的态度,训练孩子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最终减少危害自身的行为。”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教育课题组负责人刘文利说,性教育不仅仅是身体层面,应该是全面的,还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关系。性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增长学生的知识,而且改变他们的态度价值观,提高孩子的技能,最终达到减少危害自身身体一些危险行为的目的。

虽然现在儿童性侵犯的事件频频曝光,但专家认为,性教育应该走出简单的预防艾滋病和性侵犯教育的误区。“孩子只有尊重和认识自己的身体,才能保护自己的身体,才有能力去辨别什么是他身体感觉舒服的,什么是不舒服,要防止这个事情的发生。”刘文利表示。

“广义上讲,性教育涉及生命教育、社会支持教育和生活经验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保护自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小蔓说。

家长和教师:你不能回避的“性”话题

行知学校是北京市的一所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这里,时常可以看到家长和教师接受性教育课程培训的身影。

学生家长苏秋香说:“以前我会有意回避关于性的话题,在参加性教育培训之后,我和孩子的交流变得越来越无话不谈。”

“性教育不止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而是一个涉及家庭和社会的系统工程。”北京安慧里中心小学校长孟夏说,2010年,该小学建立了全国首家儿童性健康教育基地。

虽然很多小学已经意识到了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但传统观念依然影响大多数学校和家长。

“性教育要做到有效,一定要让执行者也就是学校和家长了解到,科学适当的性教育不会导致初次性交的时间提前,不会诱发早期的性交发生,也不会增加孩子性交的次数。有效的性教育计划是能够增加知识改变学生的态度,增加他安全的这种行为的。”刘文利说。

刘文利认为,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性权益更容易受到侵犯,学校和家长的意识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儿童性教育仍存执行力困境

儿童性教育看似是一个“新鲜”的理念,但我国早已在政策层面给予关注。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就曾讲过要对儿童进行性教育。

2008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学校要开展课程,教育学生“了解什么是性侵害”。然而据调查,接近三分之二的小学没有开设性教育课程,大多数学校都是把课本发给学生自学。

“儿童性教育走进课堂的情况并不理想。”刘文利指出。

民间妇女权益机构红枫妇女热线曾在河北的小学义务提供预防女童受侵害的培训,但光是找到愿意接受性教育的学校就大费周折。

红枫妇女热线创始人王行娟说,很多学校一听说要进行预防女童受侵害的教育,就说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不需要。学校性教育开展不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缺位,“一些教育部门不应只是下发文件,做一般性的号召,而是要落实《纲要》的规定,并定期督查学校执行效果。”

除了应当加强法律执行力,刘文利还认为,政府应当完善制度建设,倡导儿童性教育在全国的推行。

相关新闻:

标签:性教育 儿童性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