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西藏一民间学校校长:打造自己“"新东方”


来源:新华网

“我希望哪一天能够摘掉童嘎语言学校的牌子,换成童嘎语言大学的校牌。1994年,丹增顿珠摸着石头过河,让自己的第一个全日制藏语班在雪域圣城有了落脚之地,教室就设在家里,以家教的形式教学。

西藏一民间学校校长的办学梦

新华网拉萨7月18日电(记者张京品)“我希望哪一天能够摘掉童嘎语言学校的牌子,换成童嘎语言大学的校牌。”刚过不惑之年的丹增顿珠站在学校门口,吹了吹学校牌子上的尘土,目送刚刚放学离校的学生。

1994年,丹增顿珠摸着石头过河,让自己的第一个全日制藏语班在雪域圣城有了落脚之地,教室就设在家里,以家教的形式教学。

“那时只有15个学生,作为首任老师,刚刚毕业的我,心里很不踏实。”丹增顿珠初上讲台很是忐忑。

3年后,童嘎语言学校的牌子正式竖立在小昭寺辖区的一栋民居里,成为一所全日制民办语言学校,分别开设藏语文、汉语文和英语三个班级,分白班和夜班,第一期学生接近50人。

“童嘎的意思是白色海螺,是藏族文化吉祥八宝中的一部分,象征佛法音闻四方。我当时希望学校能够泽被八方学子,取了这个名字。”丹增顿珠说,学校名字背后隐埋着他的追求。

到2007年,学校增设计算机班,学生人数超过1200人,老师队伍也扩大到30多人。2010年,童嘎语言学校移到色拉路的三层小楼大院,教学环境大为改观。

尽管学生的数量增加了,但学校的收入却并没有相应增长。丹增顿珠的助手洛桑说,除了2007年赚了10多万元,很多年份都是校长自己往里面贴钱。丹增顿珠一年给学校补贴几万元是常有的事。

“虽然一年要给学校贴补几万元,但我现在有自己的渠道把学校的亏损补回来。”丹增顿珠说,他当年学的专业是英语,因为毕业后工作不理想,就办起了学校,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份工作。“学校办了以后,发现自己非常热爱教育,喜欢和学生在一起的感觉。”

随着学校规模越来越大,他也从原来的教学岗位走上了管理岗位。看着越来越多的学生,他心里就像绽放的格桑花一样,但对着亏空的财务账本,他又不得不为能否正常给老师发工资而皱紧眉头。

为了学校真正如“童嘎”一样,在拉萨吹起海螺号角,丹增顿珠把更多的教学工作委任给洛桑,他办起了旅行社,并于2008年开始在纳木错景区经营一家酒店,甚至进入房地产中介行业。现在这些经营收入一年超过20万,而其中的一部分用来补贴学校。

“学校的很多学生小时候没有条件上学,时间都浪费了。如果我停办学校,他们或许就找不到学习的环境,找工作会更不顺利。”丹增顿珠说,童嘎就像自己的孩子,18年看着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岂能忍心丢下它?

18年里,超过2万名学生从童嘎语言学校毕业,大多从事旅游、酒店工作。生源中,60%是社会待业青年,也有机关人员、老师、学生、游客。西藏本地、四川、云南、吉林、香港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童嘎语言学校,其中有蒙古族、藏族、汉族、回族、羌族、纳西族、白族。

丹增顿珠说,只要他在,就不会让学校停办,他的梦想是办一所语言大学,打造属于他自己的“新东方”。

相关新闻:

标签:新东方 童嘎 形式教学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