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高技能人才成香饽饽高职生创业率高于本科生


来源:国际在线

当近700万大学生在被称为“最难就业季”的“寒冬”为找饭碗着急上火时,高职、中职院校毕业生展现了惊人“耐寒”能力和淡定。“除酒店服务管理之外,劲松职高培养出的厨师也是响当当的,目前北京市五星级酒店里的不少主厨都是我校的毕业生。

当近700万大学生在被称为“最难就业季”的“寒冬”为找饭碗着急上火时,高职、中职院校毕业生展现了惊人“耐寒”能力和淡定。据报道,不少应届职校生在4月底就被用人单位招录,有的甚至一两年前已被“预订”。

此前,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也显示,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六年在95%以上,高职就业率达到87%以上。职校生成“香饽饽”,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了有分量的参考借鉴。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分析说,在全国范围内,长期存在的“技工荒”并未从根本上改善,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最需要的是技术工人,所以很多地方的技术工人处于严重短缺状态。

典型个案——高职生创下公司新纪录

陈哲轶,就读于浙江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汽车学院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去年6月,他进入浙江省衢州市当地一家4S店担任汽车销售顾问实习生。

两个月后,他被录用。初出茅庐的他,创下该公司的纪录:短短8个月工作期间,竟有5个月拿下所在4S店的销售冠军,月均收入超8000元。上个月,恰逢衢州市车展,他一口气卖掉14辆汽车,月收入高达1.5万元。而与之竞争的15名同事中,有人已有7年的工作经验。

学校开设的《客户心理需求分析》课程,令陈哲轶受益良多。“教我们如何分析顾客,了解他们的购买力、决策力、喜欢的车型颜色、可能的购车时机。可以说,这门课影响了我的很多观念。”他认为。

高职学备受市场的认可,职高、中职的学生在市场上也十分走俏。杨海花的老家在河北,从农村到北京上学,对她来说是件很幸运的事,今年,杨海花将从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职高毕业,她即将与五星级酒店——北京国贸大酒店签约。

“我没有到处去跑招聘会,也没有在网上投过简历,因为没有这个需要。我们班上的同学基本也是这样,没有出校门就有对口公司来招工了。”杨海花所学的酒店服务管理专业是劲松职高的品牌专业,每年大部分毕业生都能进入五星级酒店。

“除酒店服务管理之外,劲松职高培养出的厨师也是响当当的,目前北京市五星级酒店里的不少主厨都是我校的毕业生。”劲松职高的孙老师说。

劲松职高校长贺士榕介绍,每年的4、5月份都会有800多名学生毕业,学校会针对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组织企业招聘会,“我们的学生很受欢迎,除了自谋出路和准备继续升学的学生以外,其余的学生都被企业‘一抢而空’”。

企业观点——“高技能型人才”正受宠

职业院校的招聘会,有别于本科招聘会,企业永远比学生急。据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魏晓东介绍,有的企业担心招不到学生,把招聘预订的时间一再提前,甚至有部分企业将目光瞄准了明年的毕业生。

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在考公务员及应聘事业单位方面具有优势,但在中小型企业用人面前,“本科”、“名牌大学”的光环正在褪去。职校生在正成为市场紧缺的“高技能型人才”而受宠。

北京市一家电子产品企业的副总裁韦先生表示:“招聘员工首先看能不能吃苦耐劳,招人进来一般先观察他的品格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果能吃苦,没有坏习惯,我们就培养他。”

韦先生介绍,中小型企业不看重学历,目前他企业招聘的部分高职生比本科生还好用,不仅技能过关,而且还肯吃苦。“学历高通常要求的待遇也高,而一个人的待遇不是靠学历挣来的,是要靠实力来争取的。”韦先生说。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石小利认为,目前社会上需要各类技术型人才,企业在转型升级前,管理人员毕竟是少数,一线操作工人才是创造企业业绩的中坚力量,因此职校生的工作并不愁。

“服务行业是爬楼梯,没有电梯。”北京市某知名酒店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先生表示,酒店行业要从基层做起,现在99%的酒店经理是从一线做起的,酒店管理需要实践经验,拥有酒店管理博士学位也不代表你能管理好酒店。

虽然现在“90后”新员工与以前“60后”、“70后”员工都是“从基层做起”,但是晋升的速度明显不同了。杨先生介绍,以前的基层员工,做到楼层领班需要6~7年时间,现在1~2年就有这个机会,晋升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

杨先生认为,学生进入企业后,最重要的是综合素质,“懂技术懂管理懂核算的复合型人才,有明显的优势。”

“重视高职教育,引导家长和学生选择高等职业教育也应提上日程。”首钢工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王学东说:“美国、英国、德国等现代化工业国家和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与中职教育相比,高职培养的是更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更为广阔的大学生群体,促进和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力举措。”

数据呈现——高职生创业率远高于本科生

适逢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6月9日,麦可思研究院与《麦可思研究》编辑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这是麦可思连续第五年发布就业蓝皮书。发布会上,高职生的就业情况也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蓝皮书指出,高职高专院校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90.4%)比2011届(89.6%)略有上升。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生化与药品大类(93.2%),最低的是艺术设计传媒大类(86.7%)。

2012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后有3.3%选择了专升本,专升本比例最高的高职高专专业大类是农林牧渔大类(7.0%),其次为文化教育大类(6.2%)。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选择度本科最主要的原因是就业前景好和职业发展需要,这两项选择所占比例均为(27%)。

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2%,比2011届上升了2个百分点。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呈现平稳趋势。

蓝皮书指出,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2.0%,比2011届(1.6%)高0.4个百分点。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9%),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1.2%)。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此次蓝皮书列出了2013年就业“红黄绿牌”专业。

红牌专业,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满意度较低的专业,包括: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等,这些专业连续三年(2011~2013)都是红牌专业。

黄牌专业:是指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商务英语、临床医学等。

绿牌专业,是指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包括: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域外经验——校企紧密合作培养学生

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德国制造”享誉全球得益于德国成功的职业教育。他们坚持职业技能培训与理论学习同步,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企业的学徒工,同时又是职业学校的学生。采取订单式培训,学生在参加职业培训前必须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企业和行业直接参与培训;行业和区域特色鲜明,联邦各州职业教育统一由当地工商联合会、手工业协会管理,政府通过立法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美国社区学院:美国人才需求的市场化,促使个人和企业自愿、主动投身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美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集中、高效、社区办学和终身学习模式。社区学院是美国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社区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校企合作办学、生产经营与职业培训结合,将“合作教育”贯穿于办学全过程。职业教育、终身学习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证书体系: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特色是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行业密切合作,运用市场化机制,建立全国统一、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教育培训证书体系。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从高中层次,经本科学历延伸至研究生层次。专业和课程遵循“能力本位”理念,按照职业能力标准设置,理论与实践课程大体相当,行业与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密切合作,建有实力雄厚的实践基地。

相关新闻:

标签:高职生 高职培养 高职教育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