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大学生迷惘纠结等困顿多现生命教育不容缺位


来源:新华网

生命教育,不容缺位 5月17日,一条有关“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一男生跳楼身亡”的微博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一名大二的学生用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事件发生后,专家学者纷纷呼吁,唤起青年人对于

生命教育,不容缺位

5月17日,一条有关“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一男生跳楼身亡”的微博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一名大二的学生用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事件发生后,专家学者纷纷呼吁,唤起青年人对于自己生命以及他人生命的敬畏刻不容缓。为此,生命教育,不应缺位。

有两个观点与大家分享,一个是“每个人的生命,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幸或是不幸,都很宝贵”;另一个是“每个人都负有使自己的生活越过越好的特殊责任”。这段话出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肖川,4月27日,在杭州举办的“全国生命教育2013年年会”开幕式上,肖川的观点耐人思考。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泰戈尔的话启发我们,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是发展生命、完善生命,并最终使得个体生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获得幸福人生的伟大事业。然而,近年来,频发的高校大学生自杀、伤人等极端事件,却让我们突然发现,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有关生命的教育,仍十分缺失。正如记者采访时一位大学生所说,“学校教育,教会我们爱祖国、爱他人,却并未教会我们爱自己。”

生命的困顿呼唤生命的教育

当代中国的教育在学生的“知识增长”方面抓得很有成效,但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方面存在缺陷,这是生命教育在当下提出、并推广的现实背景。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教授郑晓江分析指出,当前,许多大学生出现“生命的困顿”,表现为陷入严重的郁闷、无聊、纠结、“活得很累”;严重者则发展到网瘾、自闭、斗殴、自残;再严重者就沦落到吸毒、自杀、伤害他人。因此,迫切需要在大学中寻找一种新的教育内容与方式来加以解决。

反观大学校园的现状,我们看到,尽管大学生自杀率远远低于全国人口自杀率,但是大学生自杀造成的社会影响却是巨大的。而且,在2004年“马加爵事件”、2007年“女版马加爵张超”,以及2010年药家鑫交通肇事杀人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发生后,教育界已经在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哪儿存在不足?

有专家指出,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困顿,主要表现在生命价值的缺失与生活意义的迷惘上。学业、就业、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不少大学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迷惘”、“纠结”、“囧”等生命困顿的表现。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往往被当做知识灌输的对象,却并未被视为身心都要获得成长的“生命体”,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能解复杂的数学题目,却难以理解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此外,在家庭教育层面,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升学与学业成绩上,而忽视对孩子有关生命价值的认知,这也导致了生命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

从生命和教育的本质看待生命教育的意义

“第一个月,我要带好朋友轮流照顾我的妈妈。第二个月,我会观察他们做得好不好。第三个月,我会渐渐离开妈妈……”这是乌鲁木齐八一中学的一位高二男生,在完成心理教师布置的“假如生命只有最后三个月,你打算怎么安排时间”的作业时,写下的答案。这份作业是近日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专职心理教师胡洁,在《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主题课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胡洁说,“当学生们明白生命可贵的时候,就会慎重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她的话,是在启发我们从生命和教育的本质来看待生命教育的意义。

早在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为解决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吸毒、自杀、他杀等危害生命的问题,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形成了生命教育的思想萌芽。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将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正式提出。我国开始关注生命教育的时间较晚,从本世纪初逐渐起步,但还多停留于安全教育和灾难教育上。

其实,从生命和教育的本质来看,生命教育的范畴是丰富而多元的。不仅包括生命历程教育,还包括生命安全教育以及生命价值教育。有专家指出,生命历程的教育,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于生命起源、成长过程和死亡的接触,认识到生命的不可替代,从而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生命安全教育,是旨在提高学生突发事件自救的技能,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生命价值教育,是力求通过学生体验生命的美好,了解作为生命个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主动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生命不能孤立存在,只能存在于关系之中。没有关系,就没有生命的存在。每个生命本身都是其个体生命与周围生命个体、所处环境的共在。”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刘慧教授曾撰文指出,“生命教育要培养人的生命整体观,引导人们将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放在生命世界的关系之中,以生命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生命关系,使生命更好地存在与发展。”

这个观点在特殊教育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在特殊教育中,有这样一个共识,就像无法拒绝刮风下雨一样,人类无论怎样进步,也不能避免智力缺陷者的产生,让健全者与智力缺陷者和谐共处,不仅对后者是有益的,更对健全者有益,可以让健全者更理性地看待生命个体的不同,更完整地了解生命的意义。

生命教育培养的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能力

“生命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的意识并将其作为自觉的价值追求;其次才是创造美好人生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能力以充满自信的理性力量和充满热情的道德良心去创造自己满意的人生。”肖川这样阐释生命教育的效果。

什么是生命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国外开展生命教育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记者了解到,美国生命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生命意识、生命关系、个人承受力和生命价值四个方面来设定。主要内容包括死亡教育、品格教育、挫折教育、生计教育、个性化教育等,不以独立学科的形式存在,多渗透于其他学科之中。英国生命教育课程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以公民教育为主,辅之以健康教育课程;另一个是生命关系的教育,包含关注自我生命、关注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关注自我生命与社会、关注自我生命与环境四个层面,旨在让学生学会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与他人、社会、环境和谐相处。

我国生命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要使生命教育真正发挥其作用,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重视,大力宣传生命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引起学术界和一线教育者的重视,大力开展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专家建议,要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生命问题和接受程度,确定相应的生命教育内容。同时,采取多种途径和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进行生命教育,并加强生命教育的师资培训和教材开发,以保证生命教育系统工程的完善。(记者赵婀娜)

相关新闻:

标签:生命教育 学生 缺位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