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治理公德失范需多方努力 你是有公德的人吗


来源:光明日报

近期,北京、浙江等地对“中国式过马路”开展整治行动,严管重罚行人闯红灯、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等行为。孙平说,治理公德失范行为,促进公共文明,也需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跟进。

开栏的话

今天,道德问题已经成为群众关注度和社会敏感度很高的话题。去年5月,中央文明委在全国集中整治公德失范、食品药品安全、诚信缺失等突出问题。一年来,各地各部门在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浙江、北京等地严管重罚行人交通违法;江苏常州双桂坊对食品生产和流通实行可追溯管理,打造“诚信美食”一条街;湖北武汉百步亭社区召开民间道德评议会,在街谈巷议中厘清是非曲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报为此推出《关注道德提升》专栏,在直面道德问题的同时,介绍各地各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制度,重塑全民道德信心,把道德建设的良好势头推向全国。

公共秩序混乱、乱吐乱扔等不文明现象是长期影响我国城市发展和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公共场合出现的不文明现象主要有破坏公物、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小孩或宠物随地大小便、乱穿马路、逆行、践踏草坪、吵架打架等。这些不文明行为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公民的国际形象。每一个公民都是公共文明建设者和受益者。如何做一位有公德的人?如何打造具有良好公共文明的城市?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文明引导“润物无声”

公共文明需要引导,引导也需要文明。在北京,就有这么一支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在他们的行动感召下,北京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都得到了提升。

“请大家排队上车,谢谢配合!”北京朝阳区双井桥北南行站公共文明引导员张来勤一如既往组织乘客排队候车。可是一位50岁左右的人就是不排队,上车后还站在窗口冲她大骂。张来勤没有计较,继续微笑着维持秩序。第二天,他又来乘车了。刚跑进站,他要乘坐的57路马上要开了。张来勤心想他可能有急事,赶紧把车拦下,让他上了车。上车之后,这位不排队的乘客冲张来勤笑了,还说了声“谢谢”。之后,他每次来乘坐57路,都会自觉排队,还会主动帮忙劝阻不排队的乘客。

“从排队乘车这个细节展开服务引导,化解了诸多乘车矛盾,遏制了站台事故,提高了公交运营效率,站台及车上的扒窃事件也逐年减少。北京地铁20多次缩小列车运行间隔,也有公共文明引导员的功劳。”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行动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平说,现在,80%以上站台实现了自觉排队候车,乱吐乱扔现象也大大减少,因乘车拥挤造成的交通意外伤害事故几乎趋“零”。

孙平介绍,从2001年的1000余人,到现在的8000余人,北京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一位位下岗、退休人员,凝聚成了一个公共文明引导品牌团队。在北京100多条大街、80多个重点地区、2300多个公交地铁站台,以及街道社区、公园、街巷胡同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引导排队,维护秩序,劝阻不文明行为。他们已经成为了首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张张“街头名片”。

北京公共文明引导为什么能取得显著成效?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分析,首先,倡导文明行为符合人们利益和共识,举止文明对大家都有利。其次,就是门槛很低,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而且每一次的引导都是集中的引导,全市都在做,通过十几年持之以恒地坚持,容易形成风气,文明行为行得通。然后就是引导员的文明引导过程都是柔性的,没有强制手段,以理服人。久而久之,群众就接受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治理公德失范需多方努力

开展公共文明引导行动,是个新事物,北京用引导的方式激发广大市民在公共文明建设中的自律自觉。如何进一步在公共文明各个领域取得成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葛晨虹认为,公共文明建设要软硬兼施,在注重教育引导的同时,也要注重硬管理的约束作用。

“人们社会公共行为是否文明,许多时候存在一个博弈的过程,如果社会管理严一点,人们的行为就会更自觉一点。公共文明中的许多规则,如果没有人严格管理执行的话,规则秩序就会流于失范,所以要力抓规则的‘执行力’。”葛晨虹说。

近期,北京、浙江等地对“中国式过马路”开展整治行动,严管重罚行人闯红灯、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等行为。针对行人不愿意交罚款的情况,杭州交管部门想出新招,采用现场曝光的形式治理“中国式过马路”。用DV机记录不文明交通行为,并现场传输到大屏幕上,“上镜”的行人不得不交罚款。据悉,截至目前,浙江已有上万行人在不文明交通行为中受罚。经过一个多月的宣传整治,过马路中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

“如果社会对不守规则的不文明行为不予以惩罚,这种纵容会产生消极示范作用,破坏公共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因此,要将公共文明引导与城市监管和惩治相结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淑芹指出。惩罚不是目的,主要是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不遵守规则就要付出代价。

孙平说,治理公德失范行为,促进公共文明,也需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跟进。比如,在规范公共交通文明时,我们也应反思交通设施是否配套、有没有足够的交通引导牌、行人与机动车路权问题是否明晰等。她还认为,公共文明建设应当列入城市发展战略性目标,培养市民社会责任感、规则意识、道德情操等公共文明素养,需要整合所有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联合发力。(本报记者龚亮)

记者手记

文明要真正内化成人们自身的素质,需要通过实践来提升。喊一百句口号,不如一个公共文明引导员面对面告诉你:上车要排队,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排队的次数多了,遵守秩序的观念也就慢慢养成了。整治日常生活公德失范行为,仅靠宣传教育有时达不到预期目的,还要加强管理。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秩序好,不一定说他们的国民素质高,好秩序也是通过合适的政策制度管出来的。针对我国目前比较严重的公德缺失现象,必须采取有效的惩治措施,对失德、败德者进行惩戒约束,为公共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

相关新闻:

标签:失范 公德 治理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