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清明忆名师 黄花祭先贤 缅怀徐震堮与程俊英


来源:解放牛网

本报讯 (记者 徐瑞哲)清明前夕,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所庆。来自复旦、上师大等高校的师友、学子,向新落成的两尊铜像分6组行“三鞠躬”礼,缅怀两位中华古籍研究名家——徐震堮与程俊英。 古籍整理被外行看来是

本报讯 (记者 徐瑞哲)清明前夕,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所庆。来自复旦、上师大等高校的师友、学子,向新落成的两尊铜像分6组行“三鞠躬”礼,缅怀两位中华古籍研究名家——徐震堮与程俊英。

古籍整理被外行看来是坐冷板凳、钻“故纸堆”。对古籍所走过的3个十年,所长严佐之自有一番滋味:建所伊始,名师荟萃、学界艳羡,不久却遭遇“全民经商”大潮冲击,甚至有学者沦落到校园摆摊卖羊毛衫;困顿中青年一代接班,不想又遇“科研考核指标”高压重荷,为挣足“工分”苦苦奋争;最近10年,厚积薄发,《朱子全书》、《顾炎武全集》等重大成果接踵问世,终迎收获期。

徐、程二人均生于1901年,也都是古籍所创始人,直接培养了上世纪“40后”“50后”那批古籍研究者。徐震堮通六国文字,兼为诗人、翻译家,率先使用世界语向海外译介中国古典文学。到国家恢复研究生招考时,他已近八旬,在患病卧床之前的几年间,仍亲上讲台,讲授汉书、唐诗、宋词,一个逗号、一个句号地批改学生标点作业。他还因材施教,根据研究生个性不同而各有所授,分别教之诗学、版本目录学、外文等。

诗经研究权威程俊英出身大家闺秀,在古籍所筹建之时,她作《水调歌头》:“壮士志,翻身感,耻优闲。休问苍颜华发,兀兀急攻关。”为不留学术遗憾,她不顾年老体衰,晚年先后出版《诗经漫话》、《诗经译注》、《诗经选译》、《诗经注析》等著作,主编《诗经赏析集》,并整理校点了《论语集释》、《论语正义》、《诗毛氏传疏》等经学名著。90高龄还与人合作,写了一部自传体小说《落英缤纷》。

距程俊英离世也已20周年,但前辈为学为师的光芒直照后人。“这门学科人才需求量少,但要求特别高,不仅要有扎实国学功底,还要有广博知识和开阔思路。”古籍所戴扬本教授介绍,目前报考古籍所的学生大都是历史、中文、文献学学科背景,对于古籍整理研究有着深厚兴趣,可喜的是近年来就业情况趋好,大部分流向出版社、图书馆、高校,继续从事本行。“当代古籍还要有今译,争取做到让读报的人也能看懂。”

本报讯 (记者 彭德倩 通讯员 陶韡烁)前天,奉贤滨海古园谈家桢先生像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人手一枝黄色康乃馨,肃立追念。今年,是谈先生诞辰105周年,也已是他走后的第五年。这位老人为祖国、为科研奉献的拳拳之心,始终在他的学生和后辈心中萦绕。

谈先生早年远赴重洋,成为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摩尔根门下得意弟子,学成归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并首将“基因”一词带入中文。他在果蝇种群间遗传结构的演变,以及异色瓢虫色斑遗传变异研究领域有开拓性成就,为奠定现代进化综合理论提供了重要论据。他的七十年心血换来了中国现代遗传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兴盛之路。

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教授是谈先生的学生,也是10多年前谈先生亲自赴美“请回来”的知名生命科学学者。谈起这段往事,金力至今仍然激动不已。1994年冬天,86岁高龄的谈先生专程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拜访金力,畅谈发展生命科学的想法,真诚地邀请他到复旦大学遗传所工作。“对我来说,谈先生是学术巨人,而我虽然有了点成绩,但仍是个晚辈。”金力说,“先生以他的亲身经历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而我属于中国。直到现在,一想到这一幕,我的眼眶总是湿的。”

令复旦大学遗传所教授柴建华难忘的是,谈家桢1978年去美国,一个人以69岁的高龄带回了9大件仪器:分割光度计、离心机(超速、高速)、PH计、氨基酸分析仪等,甚至自己动手搬来搬去,这些“宝贝”成为复旦遗传所获得的最早一批先进仪器。也正是有了这些“家底”,遗传所创立、研发才更加顺利。如今,秉承先辈遗志,复旦大学遗传所正在建立一个大型学术交流平台,希望让学校各研究所及附属医院的600名学者、医生充分合作交流,期待在这门谈家桢为之奋斗终身的学科里更深入探索。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腾飞]

标签:程俊英 徐震 名师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