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透析考研热:有执著的奋斗 也有无奈的选择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今年刚研究生毕业的严燕感到很无助,6月份离开学校,到现在已经快5个月了,一直处于待业状态。采访中,很多人相信考研可以改变现状:“自己学习的人工智能,要是再读个研究生出来,身价要翻一倍。

【样本4】

“奔四大叔”梦圆研究生

出镜人物:汪林卿考研经历:3次

考研体悟:认准一件事就一定做下去

已经“奔四”的汪林卿参加过3次研究生考试了,幸运的是,去年他终于考上了。

汪林卿学的是药学专业,毕业出来后在药厂工作。“很多人认为药企工作很风光,其实很辛苦。”每天下班后的额外工作任务,压得汪林卿喘不过气,工作又得不到老板的赏识,2010年,33岁时,汪林卿离开了这家企业。

“家里人一开始很不理解,认为我疯了。”汪林卿告诉记者,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实属不易,药企的工作很辛苦,晚上回去还要备考,索性辞掉工作一身轻松地复习。

随后,汪林卿开始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光是培训班的花费,就有好几千。”高额的学费并没有带来好的效果,但汪林卿从来没有放弃过考研的念头。由于花费增多,他开始做各种兼职,拿着微薄的薪水,每天还要辛苦奔波,家人开始劝他放弃考研,好好做这份工作。然而倔强的汪林卿依然不肯放弃,“我这个人,认准了一件事就一定要做下去。”

这3年里,他每年都参加考研。“我的运气好像真的不太好,是不是年纪越大学东西就越困难。我记英语真的是靠死记硬背,工作了这么多年,真心感觉忘得差不多了,再把这些学科拾起来,要花很大力气。”

汪林卿苦笑道,这3年,他在扬大图书馆当中,显得些许格格不入,于是他就刻意把自己打扮成学生模样,“带一个水杯,一袋书,进来看书复习,我感觉自己心沉下来了,一坐下来就可以看一整天,看很久也不觉得累。跟年轻人一起,感觉自己也回到了从前,感觉动力也十足。”

连年挫败并没有击倒汪林卿,反而让他越战越勇。现在,汪林卿终于名副其实地做起了学生,与实验大楼里的年轻面孔形成鲜明对比,很多同学亲切地称他为“汪哥”。

数据分析

2014年考研报名人数预计再创新高

日前,2014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报名结束。从各地考研报名信息情况统计来看,预计2014年考研人数将继续增加,报考人数再创新高。

连续4年增幅超10万人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考研的报名人数140万,2011年达到151.2万,2012年则有165.6万,2013年为176万。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连续9年达到百万人以上,连续4年以超过10万人的幅度增长,2014年的报考人数虽最终尚未得知,但预计将再创新高。

而在200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还仅为26万多人,10年间翻了一番。

记者昨从扬州大学研究生院获悉,根据扬州大学报考点2014年硕士生网上报名情况分析,网上报名人数与去年相比有所增加,增幅约为1.8%。而全国报考扬州大学人数与去年相比同样略有增加,增幅约1.3%。

从报考扬大研究生的考生情况来看,考生性别比例大致平衡,男生低于女生1.8个百分点;应届本科生仍然是报考的主力军,所占比例为57.5%。

扬大各专业中,报考人数较多的学科门类依次为:工学、医学、管理学、农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排序基本与去年类似。排列前几位学科门类所占比例分别为:工学26.4%,医学17.4%,管理学17.4%,农学7.5%,法学7.0%,教育学6.6%。

仅有9%学生考研为学术

“我读研究生是为了考公务员,因为现在公检法部门招考公务员,研究生是基本要求。”昨天,扬州大学考生赵莉说。

近日,一组“高校学子图说为什么要考研”图片走红网络,照片上,每一名研究生出镜举牌写下自己考研的理由:“晚点进入社会”“方便就业”“和女朋友在一起”“个人兴趣”……从中可看出,真正为学术研究而考研的少之又少。

根据“麦可思调查机构”发布的2013届本科毕业生国内读研意向分析,他们计划在国内读研的最主要原因是就业前景好和想去更好的大学,仅有9%的学生考研是为了做学术研究。

“从古到今,纯粹的学术研究都是一件很寂寞的事情,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将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就业或升迁的工具,可以理解。”昨天,扬州大学研究生院一位老师说。

现象

研究生就业率逐年走低

张黎现在是扬州一家事业单位的员工,今年6月份刚刚研究生毕业,如今和同事们交流时,同事们常以“你是我们这里学历最高者”来说他,张黎却从心底有种反感。

“3年前就不应该考研。”张黎说。如今的这份工作,身边的同事都是本科学历,甚至还有专科,足以胜任。她认为自己的研究生读得很不值。

统计数据同样不乐观,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显示,2005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自此,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不及本科生。

而根据江苏省人才市场统计:2011年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就业率为86.62%,本科生为90.30%,专科生为94.10%,研究生就业率低于专科生近8个百分点。

“虽然笼统说研究生就业不如本科生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我国研究生就业质量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已呈下滑趋势是不争的事实。”昨天,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说。

深度分析

为何考研人数不断增加?他们为何而考研?

考研之热:为学术还是为出路?

近年来,考研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调查中,真正读研为了学术研究的人少之又少,而研究生的就业率又在不断走低。这看似矛盾的事实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考研?考研热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考研者说】

考研的理由有千万种

理由1:躲避就业高峰

“现在就业太严峻,我还是考个研究生学历,缓过3年再看吧。”采访中,记者发现,暂时躲避就业高峰是考生选择考研的一个主要原因。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扬大荷花池校区,在图书馆内见到了正在埋头苦读的男生小高。小高来自山东,是农学院农学专业大四学生。他表示,自己选择考研这条路,确实有逃避就业压力的原因。

“我要考本校的研究生,这样风险会小很多,如果报考名校,很有可能会调剂到很差的学校,感觉那样机会成本太高,现在我在这里每天学习4到5个小时。感觉不是很费劲。”小高说,他一有时间就会来到这里学习。

小高告诉记者,他们全班选择考研的学生占到9成,全宿舍4个人除了一个定向生外,别的同学都在积极复习准备考试。他说,和其他同学相比,他并不是非常刻苦的。

“现在就业形势这么严峻,竞争这么激烈,考一个与自己水平相当的研究生,是避开就业高峰的好办法,还能提升自己,为将来找工作增加一些分量。”一位小高的舍友说。

理由2:为父母而考研

“我根本不想考研,只是我父母想让我考而已。”刚刚研究生毕业的严燕说。

严燕本科和研究生都学的是生物学,当初的专业是父母给她选择的。进了大学后她才发觉,很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

严燕对自己的专业不是很满意,不想从事与生物化学相关的工作,但是爸妈却希望女儿能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心愿。为此,严燕本科一毕业就报考了生物学研究生。

严燕告诉记者,其实有很多和她类似的研究生,都是为了别人的眼光才选择读研。“我读了这么多年终于想明白,如果一味地为了爸妈或者是别人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最终失去自己,也还是不会快乐。”

理由3:想进一步深造

学习生物工程专业的王涓是扬州人,她是扬大生命科学院大四学生。她的考研目标是中科院。

之所以选择考研,她的理由是本科阶段的生物工程专业学习浅了一些。她觉得即使找到和专业对口的工作也很难胜任科研。“我每天都是早晨7点多开始学习,一直到晚上10点半一天的学习才结束。中科院我这个专业还算招的比较多,但是每年都有很多人竞争,但是我对自己有信心,因为我在本科阶段就参与了很多教授的课题,等于是提前进入实验室,我想以后我还会继续读博的。”王涓说她很喜欢自己的专业,考研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研究这个专业,她现在根本没有考虑过找工作这件事,因为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考研成功。

采访中,很多人相信考研可以改变现状:“自己学习的人工智能,要是再读个研究生出来,身价要翻一倍。”

今年刚考上研究生的汪林卿认为,他学的是药学,如果仅仅靠着一个本科的文凭在企业里干活,只能做最低端的活,能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出来就可以做科研,发展前景也会好很多。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多数本科毕业生而言,考研早已没有了追求学术的理想光环,只是一种出路而已。

绝大多数大学生一进大四就开始备战公考、考研,以及一些事业单位考试,同时会托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帮着找工作,大都抱着多一条出路,多一种选择的态度。

“除了考研究生,我还报考了国家公务员,还报了事业单位考试,研究生只不过是多一种选择。”采访中,很多学生告诉记者,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很实际,更看重就业,只不过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太理想,想找份心仪的工作不太容易。如果能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肯定会放弃考研,毕竟工作是必须面临的压力。

2014年研究生考试取消了过去40岁的年龄限制,然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真正吸引来大龄考生寥寥无几。事实上,就连应届毕业生们也表示考研并非是他们的首选。很多人表示,如果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还会首选就业。

【就业专家】

高学历总体竞争能力更强

“从总体上而言,高学历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更强。”市就业服务中心专家告诉记者,高学历者拥有的专业技能是明显更高的,在就业市场上也就更为用人单位青睐。

而之所以会出现一些所谓“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专家认为,这种分析结果是明显偏颇的。“研究生的就业质量是明显高于本科生的。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人历来对学历有崇拜心理,事实上,研究生学历的就业能力是肯定高于本科生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重视让孩子考研的原因。”昨天,格力电器(000651,股吧)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姚文娟分析。

姚文娟分析,目前中国依旧是“学历社会”,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看重求职者的学历。在10年前,一些“211”部属高校硕士就可以当高校教师;后来,高校教师门槛大幅提高,不仅部属高校招聘教师只要全日制博士生,而且一些高校还要“查三代”,要求应聘者本科时就必须是名校。近年来,独立学院为代表的民办高校,招聘教师也必须是博士生。客观上导致考生选择考研。

“从总体上而言,高学历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更强。”市就业服务中心专家告诉记者,高学历者拥有的专业技能是明显更高的,在就业市场上也就更为用人单位青睐。

而之所以会出现一些所谓“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专家认为,这种分析结果是明显偏颇的。“研究生的就业质量是明显高于本科生的。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人历来对学历有崇拜心理,事实上,研究生学历的就业能力是肯定高于本科生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重视让孩子考研的原因。”昨天,格力电器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姚文娟分析。

姚文娟分析,目前中国依旧是“学历社会”,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看重求职者的学历。在10年前,一些“211”部属高校硕士就可以当高校教师;后来,高校教师门槛大幅提高,不仅部属高校招聘教师只要全日制博士生,而且一些高校还要“查三代”,要求应聘者本科时就必须是名校。近年来,独立学院为代表的民办高校,招聘教师也必须是博士生。客观上导致考生选择考研。

【学者担忧】

部分院校沦为考研基地

每年到了学生毕业季,很多高校会将学生考研率作为一项成绩张贴在校园内。

采访中,多位高校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一些本二、本三高校,以考研为目的培养学生,把学校办成所谓的“考研基地”。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动员考研,学校的教学管理还为考研学生开绿灯,如减少与考研无关的课程。据统计,有的高校一些冷门专业,考研的学生达到80%以上。

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分析,之所以这些高校热衷成为考研基地,因为考研客观上可以提高这些学校的就业率—考研学生计算在就业中,也为学生改变学校身份、提升学历,提供了一条路径,可是,大学教学完全围绕着考研转,实质把考研变为第二次高考,学生们围绕考研科目学习,并没有接受系统的大学教育。

“在大学本科生就业难的背景下,一些高校,把研究生扩招作为就业难的蓄水池。我国研究生的大扩招,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几乎是同步的,为了给本科生出路,硕士研究生扩招就成为十分便捷的方式—按照目前的就业率统计,考研学生也是作为已就业学生统计的。当然,扩招带来的是学历的贬值。”熊丙奇分析。

而一些高校在考虑研究生教育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如何保障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调查显示,在一些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大的学校,一名导师同时带几十名研究生的情况并不鲜见。这样的培养规模令研究生导师制形同虚设,导师根本无暇对这么多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熊丙奇呼吁,我国研究生教育,有必要缓一缓扩招的脚步,回到教育的理性上来,按照教育的规律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保障人才的培养质量来思考研究生的培养,而不能完全从功利角度来发展研究生教育。

专家建议

是否要考研考虑3方面

要有一个长远职业规划

随着考研政策的改革,考研的成本越来越低,跟风盲目考研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究竟如何看待考研与就业的关系?到底需不需要考研?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给出了他的建议。

熊丙奇提醒,要结合个性兴趣、家庭环境、个人未来发展三个方面来考量自己到底需不需要考研。

首先,要分析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想清楚考研是否真正符合自己的性格和个性。

其次,考研的时候要做投入产出分析。考研客观上是给家庭也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尤其是那些家庭经济情况不太理想的同学,在考研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家庭实际承担的能力。

最重要的,要做一个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要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来进行人生规划。确定自己要干什么,需要什么,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既要认真地分析自己,又需多了解社会需求,以求定位准确,审时度势。一旦选择自己的大方向,那么在求学期间,就要坚定不移地按照这个规划去执行,为自己以后的学术或者职业生涯做好准备。规划的时候要具体到点,譬如你以后择业的行业、单位性质、你所处的角色等。

熊丙奇认为,可以考虑社会、家庭、朋友等外界因素,但要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切不可为了别人而考研。

相关新闻:

标签:考研率 考研报名 考研热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