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留学]海归创业靠什么赢未来?把握三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依靠政策】  紧盯个人补助和配套资金    五点希望推动海归创业  国家及各地颁布的优惠支持政策向来是海归创业的一个重要基石和助力点。关于中国对海归

【依靠政策】 

                    紧盯个人补助和配套资金 

五点希望推动海归创业 

国家及各地颁布的优惠支持政策向来是海归创业的一个重要基石和助力点。关于中国对海归的优惠政策,除了中央“千人计划”的资助外,各大城市也在评选高层次人才,而后进行个人补助。除了海归人才购买免税车、海归人才落户优先这些传统的优惠政策外,2013年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让海归们看到更大的利好。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使广大海归创业者看到了五点希望:一是简政放权效率提高;二是融资条件改善;三是创业门槛降低;四是资源合理有序流动;五是人才向海归企业倾斜。国家政策的稳健推进对海归创业起到了一个有力的推动作用。 

50万、100万的钱更常见 

各地在2014年吸引海归人才的优惠政策上正在持续发力。2014年宁波市鄞州区在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公告中指出:“人才经评审,确定A类(重点推荐)、B类(优先推荐)两个层次,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50万元创新经费资助。特别优秀的,实行‘一事一议、上不封顶’政策。” 

成都市也已启动2014年度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支持计划,将对“在国内或本地区、本领域具有领先水平,具有应用开发前景,可产生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留学人员创业项目进行资金扶持。成都市将对各申报项目进行综合评估,经国家人社部批准后,按获批项目类别,重点类资助10至20万元,优秀类资助5至10万元,启动类资助2至5万元,成都还将按照一定比例给予配套资金支持。 

对此,“千人计划”入选者周怀北教授认为:“各地针对海归的一些优惠政策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各地想要实现产业转型,发展经济,吸引人才是第一步。这些优惠支持政策的实施能够解决海归人才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有更多精力去聚焦在自己的事业上。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也是地方政府的高明之处。” 

各地对文科海归的需求增长 

吸引海归人才的优惠支持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2014年各地在吸引海归人才上力度不减,角度上也有革新。中国早期留学人员中学理工科的占绝大多数,而经济管理和人文社科类等专业则较少涉及。因此各地更倾向于对理工科海归进行政策扶持。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出国学习会选择实用类的学科,如经济和工商管理等专业几乎占到一半以上,人文社会学科和法律专业也占到了很大比例。 

与此趋势相应,2014年各地在优惠支持政策上也开始着重加强对人文社科类的支持力度。比如,2014年宁波市鄞州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公告中就指出要重点引进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现代传媒等人文社科文化艺术领域的人才。 “以前中国比较落后,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现在咱们国家的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一大批的人文社科类人才,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比较富强且文明程度大有提升的国家。”周怀北说。(刘伯年) 

【依靠智慧】 

                             扬所长专于创 

从众多海归的创业经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成功靠的不仅仅是知识和经验,更多的是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思考以及管理企业的理念。 

借特长找对路子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从小就爱好美术,他从部队退伍后到美术院校学习画画。1989年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学习大众传媒期间,王中军并没觉得他与美术脱了节,他说:“我在美国看到的所有东西,回国后都用美术的形式加入到我的创业计划里。我看到美国城市的标牌都干净整齐,中国的楼哪怕再漂亮,只要商家一进驻,广告牌就特别难看,所以就想改变这种情况。”回国之后,他怀揣在美国赚到的10万美元开始创业,从创办杂志到为几大银行企业设计形象,接着创办广告公司,最后发展成内地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用王中军的话说:“我成功,因为我是一个懂得美术的留学生。” 

拿出胆识敢挑战 

王悦获得了芝加哥大学MBA学位之后回国。去年,她投资了国内首家女海归支持女大学生创业示范店——“水玉坊绿色洗衣”,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帮创模式。起初,王悦对这个项目还不那么自信,她说:“做这个项目是有风险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懂得如何去经营一家店,一个月下来往往要赔钱。但总得有人做,有人尝试吧。”王悦认为这个项目为女大学生提供了完整的创业体系,是一个“先就业再创业”的过程,海归也可以通过投资这些低成本项目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 

运用好“双元文化” 

现如今,整个全球市场越来越走向融合。海归若想在创业路上畅行无阻,必然要学贯中西、东西合璧。 

石翊是南京一家西餐厅的老板,2010年从英国回国后他和妻子开始经营西餐厅,他说:“每天都有很多外国人光顾餐厅,我和她(妻子)在英国读书时在餐厅做小时工,对外国人饮食的口味、习惯都很了解,也没有语言障碍,经营起这家餐厅比较上手。” 

当然,海归创业时也会遇到“双元文化”的阻碍,文化差异也会导致海归在创业过程中产生矛盾。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鹤霖说:“海归在回国创业的过程中,要把握‘双元文化’中最积极向上的一面来解决回国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建议海归个人在创业中,要善于多角度地转换自己的角色,善于站在企业家的立场与位置上,来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李煜野) 

【依靠沟通】 

                            把握交往平台 

古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时代变迁,“人和”拿到当今来说,可以与人脉联系起来。对于海归群体,归国创业不仅需要“天时”和“地利”的机缘,更需打通人脉。 

欧美同学会:联谊牵线《会询》指南 

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副秘书长杜彩林介绍,为帮助海归更好地创业、就业,欧美同学会每年都举办大型的新春联谊会。聚集2000余人的欢乐盛会,为广大海归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龙飞是这项活动的受益者,他说:“通过欧美同学会,结交了很多的朋友,有同龄者,也有慷慨指导帮助自己的年长学长,受益很大。”欧美同学会总会还印发了《会询》专刊,将具体的活动时间、地点、主题等详细列出,送到每一位会员的手中。留加分会秘书长萧鹏说:“未来海归交流的领域会更加多样,内容会更加丰富,领域会更加宽广。”为了让年轻海归找到共鸣,老成员还带头开展了郊游、采摘等活动。 

地方科技局:项目经理制度为海归保驾护航 

作为地方科技服务的专业部门,常州武进科技局一直为海归创业拓展提供专业服务。“武进人才俱乐部”就是一个典型的人才交流大本营。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科技局副局长陈顺明告诉记者,俱乐部会举办室内、室外两部分的活动。室内举办茶话会、交流会、联谊聚会;室外进行拓展培训,生态养殖、垂钓等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海归进行学习和沟通。常州科技局还设定了专门的项目经理制度,通过严格的选拔,选出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由这些优秀骨干带头,进行专人服务,拓宽海归交流资源。除此之外,成立科技协会进行专题讲座、沙龙,也极大丰富了海归创业、人脉拓展的机会。 

海归个人:工作圈生活圈圈圈入网 

从加拿大归来的龙飞说:“工作圈是认识更多朋友、拓展人脉的重要渠道之一。我在加拿大时就加入了加拿大的华侨团体,在其中结识了许多趣味相投的朋友。回国后又加入了欧美同学会,在活动中结识一些朋友后私下进行交流、联系,这些都成为了我十分重要的人脉资源。”龙飞笑着说:“现阶段已经收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了,希望以后继续稳定发展,再接再厉。”(王兆娟)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李静静]

标签:三中全会 创业 未来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