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环游世界 看看各国的报刊亭


来源:环球时报

编者的话:街头报刊亭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缩影,它和图书馆、博物馆等一起成为文化风向标,显露一个城市的气质。英国的卖报人除了在城市街角的  报亭讨生活外,地铁站、火车站是他们另一个主要活动地点。

新德里报刊亭

印度报摊不怕影响市容

准确地说,印度只有“报刊摊”和“报刊屋”,前者开设于大街小巷,不使劲找就很难发现,后者多属于私家铺面,想赶走可没那么容易。

记者驱车近10公里,才在新德里城南一处小巷中发现一个报摊,之所以能“发现”,是因为此摊已“远近闻名”,属于该地区少有的卖报大户。摊主桑迪普先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如今报纸零售赚不着什么钱,像他这样能一天卖出500份《印度时报》的零售商并不多见。印度新闻业相对发达,报社间竞争激烈,卖报纸的利润很低。一份英文的《印度时报》零售价是8.5卢比(约合0.85元人民币),这已经是最贵的印度报纸之一。像桑迪普先生这样的卖报大户也不能完全靠卖报为生,紧邻报摊的是他家开的商店。报摊对面则是几处当地很有名的杂志批发点。据桑迪普介绍,这些综合因素致使他能坚持把报摊做下去,因为经常有不少外国人来这儿买东西,他们对英文报纸和杂志的需求量比较大。普通印度人要么不识字,看不懂报纸,要么是有文化的高知,家里早订了报纸,会有专人投递,用不着来这儿买。

在印度,更常见的报刊贩卖场所是“报刊屋”,其主营业务是书籍和杂志,报纸处于次要地位。卡普尔是一间“报刊屋”老板,他说:“书的利润要比杂志和报纸都高,而且我也不用起早贪黑。”

说到营业许可问题,卡普尔讲,其实印度很多小店铺都是多种经营。比如自己的“报刊屋”,铺面是自己的,除了书报杂志,也卖文具纸张,门口为了聚拢人气,也允许卖小饰品的妇女在此摆摊。说到会不会影响市容市貌,卡普尔惊讶地问:“我的小店难道不漂亮吗?再说我这里又不是总统府门口。”(邹松)

英国报亭帮失业者过活

英国人可以忍受一天不去酒吧喝啤酒,但却无法忍受一天不读报。虽然互联网、平板电脑早已出现在千家万户,但上街买报还是多数人的习惯,所以在英国,报亭,这个虽然传统但却非常便利的零售行业一直得以存活。

选择在市区闹市街角支起报亭的英国人,多数有失业背景。开报亭需要的成本不太高,因为报商都是先送报给他们卖,之后再收钱。而且,报纸如果卖不完,报商也会收回去,不计成本。卖报人月收入平均也有七八百英镑,除去衣食住行的开销外,每月还能剩下一百多英镑。英国的卖报人除了在城市街角的

报亭讨生活外,地铁站、火车站是他们另一个主要活动地点。伦敦的报亭报摊,事实上是和伦敦的铁路工人在100多年前,一同开进当时地下隧道的。英国的报亭也从来没有被政府阻止经营或是限制过。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杜倩]

标签:报亭 报刊亭 环游世界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