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资影视请警惕两大陷阱:高库存和低毛利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能量影视的IPO令影视行业再次掀起资本盛宴,但影视行业自2011年以来已经从进入下滑。文化、科技行业知名投资人曹海涛认为,上市公司这一存货比例属于行业顶尖水平,对于小影视公司而言,存货比例可能更大。

能量影视的IPO令影视行业再次掀起资本盛宴,但影视行业自2011年以来已经从进入下滑。过去由于网络视频的购买,推高了影视剧的价格和毛利,但2012年开始,视频网站将资金投放于美剧等海外产品,国内影视剧遇冷。

2013年,伴随着并购和明星效应,影视上市公司迎来资本狂欢。虽然在2014年,影视公司的资本狂潮有所转冷,但随着能量影视IPO,影视公司再次掀起资本盛宴。

不过资本市场疯狂推高影视公司估值之际,正在忽略影视行业背后的隐忧。影视公司正面临着高库存低毛利的恶性循环。

高库存的隐忧

近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指出,5年来影视剧公司产量大幅提高,但上映的电影、电视数量并未同步增长,因此每年仅三分之一的电影电视能够上映或播出。

影视公司的库存是指拍摄完成,并获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但尚未卖出的产品。

以华谊兄弟、华策影视、新文化等6家国内上市影视公司为例,这6家公司2013年存货合计高达24.45亿元,平均超过6亿元。作为影视龙头,这6家公司的存货并不算高,华谊兄弟2013年收入20.14元,存货5.7亿元,库存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处于行业正常水平。

华谊兄弟在年报中指出,影视产品制作完成后,面临着作品审查风险和市场风险。

本次IPO的能量影视,主要产品是《鲁豫有约》等电视节目,但依然面临着不断增长的库存,根据其招股说明书,公司2013年库存为5182万元,而2012年库存仅2948.5万元,2011年为1644万元。能量影视在招股说明书中指出,随着公司业务扩大,存货金额将进一步增加。

文化、科技行业知名投资人曹海涛认为,上市公司这一存货比例属于行业顶尖水平,对于小影视公司而言,存货比例可能更大。

毛利下滑明显

投资影视的另一个陷阱是逐渐下滑的毛利率。

以此次IPO的能量影视为例,该公司自2011年以来,毛利率逐年下滑,2011年的51.82%,2012年41.01%,2013年32.83%。

另一家上市公司华策影视也遭遇了类似情况,2013年华策应是毛利率下滑10个百分点。

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来自价格。能量影视《鲁豫有约》和《壹周立波秀》2011年单集价格上市,成本相对稳定,提升毛利率,但2012年开始,其《鲁豫有约》等节目由于排名下降,单价下滑,毛利同步缩减。而划策影视则是因为《天龙八部》、《封神英雄榜》两部戏停播,导致收入无法到帐。

其实,影视公司毛利从2011年以来下滑,对应的则是网络转播权热炒后的冷却。

2011年,视频网站成为了电视剧购买主力军,投入达到顶峰。电视剧的网络版权从几千元一集上涨至15万,2011年百万一集的电视剧屡屡出现,甚至出现单集200万的添加。以优酷网的财报为例,该公司2010年内容指出2620万安,2011年指出飙涨至9070万元,涨幅246%。

进入2012年之后,视频网站纷纷将视野转向美剧、韩剧等海外电视剧,国内影视剧价格和成交量双双下降,价格跌幅在60%左右2012年中国电视剧数量达到17000集,大量电视剧未能播出。

进入2013年,电视剧价格虽然没有出现严重下跌,还一度创出高价记录,2013年由孙俪主演的《辣妈正传》每集单价超过500万,超过2012年《甄嬛传》每集近400万的最高纪录。

但电视剧成交依然未显好转,新电视剧播出量锐减。2014年2月的“中国电视剧全产业链金融交易会”上,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透露,2013年播出电视剧616部,总量15000集,但新剧不足一半。原因在于许多卫视播出同一部电视剧。

业内人士指出,多家卫视联播的原因在于购剧成本过高。

在高成本、低成交的恶性循环下,影视行业陷入产业下滑危机。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德风]

标签:影视公司 优酷网 鲁豫有约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