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威海项目建设迈入快车道 已完成投资221.6亿


来源:山东蓝黄两区网

数字 一季度,在六大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和市级百项重点项目带动下,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64亿元,增长20.8%,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提高1.8和0.6个百分点,较好地实现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保持了

数字

一季度,在六大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和市级百项重点项目带动下,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64亿元,增长20.8%,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提高1.8和0.6个百分点,较好地实现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保持了投资的合理增长。百项市级重点项目有95项开工建设,项目开工率高出去年同期6个百分点;实际完成投资106.5亿元,高出去年同期5个百分点。

现场

5月2日,工业新区豪雅光电科技(威海)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工地上,高大的钢结构框架已经成型,正在进行内部安装,即将进入光学玻璃粒子、光学玻璃板材的二期投产阶段。这意味着,在经过年初的第二次增资后,这个我市迄今为止引进的最大日资项目,正以更加高昂的姿态,迈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我们今年要新增两条生产线。”公司总经理高木高行介绍说,一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58万美元,进出口额1953万美元,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他们决心进一步扩大规模。当前,公司核心技术部已经搬到了工业新区,下一步,集团公司计划将豪雅光学事业部的研发中心也转移到当地。

日本豪雅株式会社是日本效益最好的20家上市公司之一,掌握着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光学新材料技术。“我市有日资企业约170家,多为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行业。豪雅光电项目的落户、投产,填补了我市光电行业高科技项目的空白。”工业新区投促局局长丛涛介绍,前年,一期总投资6750万美元的豪雅光电项目正式落户威海,经过去年、今年两次增资扩容,总投资达到15120万美元,已跃居我市新材料产业龙头地位。

一季度,全市上下瞄准国内外市场,坚持内外资并举,在推动豪雅光电为代表的外资项目做大做强的同时,以纳科重工为代表的内资项目也快速发展。

近日,山东纳科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东显得格外忙碌。除了要协调总投资40亿元的产业园的工程进度外,他还要为参加5月中旬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的北京之行———“蓝色经济产业合作对接活动”做准备。

纳科重工产业园坐落在工业新区蔄山镇境内初张公路和桃威铁路干线交会处,目前正在加紧进行主体施工。建成后,该项目将带动周边200多家配套企业集聚,形成完整的工程机械生产制造产业链,填补我市长期无机械工程车辆整车生产企业的空白。

项目的产业集聚力量是强大的,但巨额投资也给企业的资金运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此次北京之行,就是为‘输金活血’找出路。”张建东介绍说,在前期接触的基础上,他们获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有意注资数亿元,与纳科重工合力打造北方煤炭机械设备生产基地。两周后,双方将再次举行洽谈,就技术咨询、合同细节展开探讨并签约。

一季度,威高血液透析、三进船业、瑞浦(文登)发展等外资项目,块头大、质量高;环翠区制药科技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项目,兴业银行威海分行等内资项目,规模大、集聚优势强。诸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遍地开花,集中展现了我市面向国内外招商引资,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斐然成就。

内因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项目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项目建设大突破,就不可能实现转型发展新跨越。”市发改委重点项目管理科科长程剑介绍说,今年年初,我市以产业强市、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为着力点,突出新上项目、骨干膨胀和项目质量、项目实效,敲定了100项市级重点项目,这些项目成为我市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来,为推动百项市级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市发改委、重点办全程跟踪协调,各项目牵头实施单位、职能部门和项目业主通力协作,努力克服用地紧缺、资金紧张、气候回暖较慢等不利影响,加快项目落地、审批、配套等工作力度,截止到3月底,百项项目中已有95项开工建设,整体开工率比去年同期高6个百分点。项目投资增长较快,发展势头良好,完成投资额、年度计划比例均创新高。项目投产达产速度加快,部分项目实现了边建设边投产,较好地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的目的。

相关新闻:

标签:项目 建设 威海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