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茉楠:“微刺激”已遏制实体经济下滑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原标题:张茉楠:“微刺激”已遏制实体经济下滑 针对中国当下的风险,张茉楠预计,十八届三中全会很可能着眼于“放松政策管制,优化制度供给,提高要素效率”三大目标进行“一揽子改革”。 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可

原标题:张茉楠:“微刺激”已遏制实体经济下滑

针对中国当下的风险,张茉楠预计,十八届三中全会很可能着眼于“放松政策管制,优化制度供给,提高要素效率”三大目标进行“一揽子改革”。

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可控

对国内的风险,张茉楠认为主要在债务、金融、产能过剩及房地产泡沫四大方面。但中国经济不是总量风险而是结构性风险。单从政府债务角度看,2011年中国约有18万亿元政府债务,占当年G D P比例约为38%左右,目前估计占比达到50%。与国际通行的60%的警戒线标准相比,还在可控范围内。

从银行和企业的角度分析,国内存在流动性的错配。很大一部分理财产品投入了基建、地产等领域。地方债问题之所以突出,是由于它跟银行、实体产能以及房地产之间的联系紧密,成为中国整体风险传导的源头。

“现在很多地方政府财政比较紧张,一旦出现资金断裂,一些大型基建可能烂尾,进而给银行体系带来不良贷款。根据我们的测算,全国的主要省份未来三年可负担的还本付息额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压力。”张茉楠说,欠发达地区可能在未来三年出现很大的资金违约风险。

房地产方面,除了趋紧的资金压力之外,行业未来的供需格局也很可能会逐渐转向。影子银行尽管发展迅速,但张茉楠认为目前该体系规模尚可控,而且将逐步纳入到银监会的监管范围之内。

张茉楠认为,央行之所以没有主动投放流动性,是有意开始了“去杠杆”的过程。“随着去杠杆化、去债务化、去产能化的产生,中国经济调整的大幕也将拉开。”

各领域将推深层次改革

在结构性风险积聚和中央“去杠杆”的意图之下,张茉楠认为各领域都将开始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

张茉楠分析,首先是财税体制改革的滞后造成了财权与事权的错配。现在地方政府更多依赖于土地财政,随着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大量的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入到房地产领域。

金融层面,国内信贷投放集中于政府项目、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与传统行业。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与房地产贷款之和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近35%。对实体部门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出效应”。期限错配、结构错配和方向错配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扭曲,也导致了大量不良资产、闲置资产和沉淀资产,这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和结构失衡所在。

张茉楠认为,目前中央政府在通过“微刺激”的方式做减法。包括对中小企业减负、出台“金十条”支持实体经济、推动利率市场化等一系列内容,通过一系列的短期市场政策组合拳,实体经济遏制住了下滑态势。而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很可能是“一揽子改革计划”的推出。其中将涵盖金融与实体平衡、金融市场化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根治产能过剩、侧重供给管理以及简政放权等六大类内容。

相关新闻:

标签:茉楠 实体 经济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