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货币扩张致经济危机
2013年07月01日 14:32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编者按】张维迎认为,“要理解当前中国经济的乱象,必须懂得米塞斯-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经济-金融危机均因钱太多所致;钱多必然导致钱慌。不懂此理论的人(包括货币当局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谬误
在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看来,要理解危机,必须对上述三个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但实际情况是,现在所有的政府宏观经济决策都建立在凯恩斯的分析框架基础上,而这一框架在现实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前面所说的波动并不是某一种产品的波动,而是几乎所有市场同时波动,尽管幅度不同。什么因素可以导致这种普遍的波动,而不是单个产品或产业的波动呢?只能是货币的波动。任何经济波动,或者说所有产品价格的同时上升或同时下降,都由货币造成。当然,对企业界人士来说,理解货币的真正含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即使在学界,对货币的定义也有着不同的意见。
其次,我们要把握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经济是一个结构、一个价值链条,由不同的产业和产品构成,而不是单一的产品。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我们宏观决策的问题所在。现在,我们的宏观决策都建立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而凯恩斯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经济由单一的产品组成,这个产品就是“GDP”。在凯恩斯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所谓的经济循环,就是家庭提供生产要素,以工资、分红的形式获得收入(GDP);企业进行生产,然后将“产品”(GDP)再卖给要素所有者, 用于家庭消费,或进行投资。从需求的角度,GDP被分解为消费、投资加净出口,即所谓的“三架马车”。按照这个理论, 经济萧条是总需求不足导致的, 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增加总需求。比如,在一个经济中,第一年,消费60,投资35,净出口5;第二年,投资减少了15,净出口下降了5。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扩大内需,把国内消费由60增加到80,这个经济马上就恢复了。这是大错特错。实际上GDP=消费+投资+净出口,只是一个恒等式,而不是一个理论。第一个经济和第二个经济是完全不一样的,尽管他们在总量上是相等的。居民增加消费,我们的钢材生产能力的过剩问题能解决吗?水泥生产过剩问题能够解决吗?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现在面临的都是结构的问题,而不是投资不够了就增加消费,消费不够了就想办法出口。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缺乏对生产结构的真正理解。我们中国出口给外国人的东西,未必就是我们中国人能够消费的东西。中国是生产假发最多的国家,有多少人能够消耗这些假发呢?
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为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按照这一理论,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口大于进口,有贸易盈余,对外贸易对GDP贡献就为正;如果进口大于出口,有贸易赤字,国际贸易对GDP贡献就为负。如果出口与进口相等,国际对GDP的贡献就等于0。所以,解决危机的办法就是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毫不奇怪,当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导经济政策的时候,贸易贸易保护主义就会盛行起来。
CPI是个很大的误导
与把经济当作单一的产品(GDP)相对应,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把一般价格水平,特别是消费物价指数CPI当作判断经济是否过热的主要指标,并以此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货币主义经济学也是如此。CPI价格指数,或者一般价格指数是否是判断宏观经济的有效途径呢?30年代的危机与这次危机有着共同点,那就是危机之前价格基本稳定,甚至还有通货收缩(价格水平的下降)之嫌。但从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来讲,我们根本不能把注意力放在一般价格指数的稳定上,而要考虑相对价格的变化,特别是利率和资本品价格的变化。因为在所有的价格中,只有相对价格才能传导资源配置信号,绝对价格不能传导资源配置信号。在奥地利学派看来,当经济中发生大的技术进步导致生产率的提高时,一般价格水平应该有相应的下降才对。如果货币当局试图维持价格水平的稳定,实际上就可能将过多的货币注入经济体,导致经济的过度繁荣,危机就会在随后出现。强调一般物价水平,或者CPI,对宏观经济政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误导。格林斯潘的错误就在于把一般价格水平当作判断货币多少的依据,由于担心通货紧缩就大幅度降低利率,结果信贷扩张过快,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我国宏观政策思路的一个大转变,就是不要再紧紧盯着CPI,而是转向信贷、利率本身。
担心通货紧缩是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重要原因。从历史上看,通缩和经济萧条没有必然的联系。从1873年到1896年,西方许多国家的价格水平年平均下降2%左右,但没有带来萧条,相反,生产水平年平均增长了2%-3%。美国1870年到1879年这十年间,价格水平平均每年下降1.8%,但这10年是美国历史上增长的黄金时期。现在我们习惯了通货膨胀,而不习惯于通缩收缩,看到物价水平下降,我们就着急,就要注入货币,帮助它提起来。这是很危险的。
货币是非中性的
与此相关,我们还要明白一点,那就是货币是非中性的。在理论上,无论是货币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它们都认为从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弗里德曼提出的概念,通俗的理解就是如果向市场多注入一倍的货币,所有物品的价格都会随之上涨一倍。对此,奥地利学派持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的注入并不会引起所有物品价格的同步上涨。原因在于,货币的增加一定是从某个特殊行业或产品进入的,而不是所有产业或产品同时拿走同样水平的货币。事实是,谁先获得货币谁就能得到好处,谁后获得货币谁就吃亏。因此,生产者先拿到货币与消费者先拿到货币情况非常不一样。从我们国家来讲,国有企业先拿到货币和私有企业先拿到货币导致的产业结构就不一样,对经济的整体影响也不一样。
具体来讲,货币是通过相对价格的变化来体现其非中性的特点的。如果相对价格不变,所有的价格同升同降,资源的配置就不会发生变化。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反映现实资源配置的变化。真正货币赢家是通过相对价格的影响,从而进行资源转换。同时,市场是一个调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按年度价格计算出来的总水平与按季节计算,按月计算的总水平是完全不一样的。
货币的非中性意味着过多的货币会改变着生产结构,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