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一圈一带”描绘山东经济升级版蓝图
2013年12月16日 15:16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作者:郭安丽
今年8月7日,山东省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山东金改"22条"”),这距离郭树清成为山东代省长的3月29日,仅仅过去了132天。10月22日,山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金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用5年时间,使金融业成为该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
原标题:“两区一圈一带”描绘山东经济升级版蓝图
12月5日,山东大学山东发展研究院举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暨"两区"发展报告发布会”,讨论山东区域经济发展问题。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1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今年8月份,山东省、省政府研究通过《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也正式启动,这样山东省17地市最终被分成4个区域经济战略。“两区一圈一带”以各自不同的自然禀赋、区域定位和扶持政策吹响山东经济全面发展的号角。
如何下好山东区域经济一盘棋,在业内人士看来不管是东部的“蓝黄两区”还是“一圈一带经济圈”都不能“各唱各的戏、各算各的账”,应当形成一体化发展。
“蓝黄两区”引领山东东部经济升级
12月5日,山东大学山东发展研究院举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暨"两区"发展报告发布会”,讨论山东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并发布了教育部哲学社会发展报告项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报告(2013)》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2013)》,给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简称“蓝黄两区”)提供学术支持,促进两区发展。
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1月4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以此为起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合并简称“蓝黄两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蓝黄两区”对山东省今后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成为“十二五”规划期间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战略定位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共涉及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战略定位为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以及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山东省发改委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规划处处长王智永指出,山东省已经形成“两区一圈一带”的区域布局,涵盖了全省各地市,山东省也出台了相应的区域政策支持“两区一圈一带”发展。
现国土资源部部长,原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曾表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实施国家海洋战略的重大举措,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则是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创新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探索。“蓝黄两区”地理环境有交叉重叠,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实现一体化发展对于形成山东发展新的战略优势十分必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研究员结合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中国经济发展现在的情况可以概括为"经济增长的转型期"和"结构调整的振动期"。”刘世锦表示,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改变,以投资拉动、工业为主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转变为以消费拉动、服务业为主和内需拉动的经济增长。
因此,刘世锦认为,山东省实施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本质是海洋经济战略,以海洋发展、海陆统筹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本质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特别强调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经过多年探索,山东省在蓝色经济发展战略推进中,为国家发展高效生态型的海洋经济开了先河。据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张务锋介绍,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带动下,2013年山东省现代水产养殖业产业规模、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海洋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和效益、现代海洋化工产业规模、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增加值均位居全国前列。
“一圈一带”加速鲁中鲁西崛起
山东半岛已成为全国最密集的城市和产业聚集区之一。但山东中西部地区发展还不平衡,整体实力与竞争力有待提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民生保障亟须加强,转型升级任务繁重,特别是邻省周边地区发展势头很猛,由此面对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山东省政府发布的报告显示,要实现富民强省的整体跨越,迫切需要中西部地区加快突破。
在山东东部发展巨大突破的情况下,从“十一五”开始,山东着手发展经济发展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2006年山东省“十一五”规划提出“一群一圈一带”。今年8月份,山东省、省政府研究通过《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正式启动。
“一圈”则是中部崛起“省会都市圈”。以突破济南为着力点,建设成带动辐射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的大都市圈,建设和完善一体化交通网络,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放大产业集聚效应,扩大经济总体规模,促进中部地区加速崛起,成为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带”实际上指南部建设“鲁南城市带”。将与江苏、安徽、河南等省交界的日照、济宁、临沂、枣庄、菏泽等五市建设成“鲁南城市带”,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发挥资源、区位和开发潜力大的优势,加快资源开发、壮大优势产业,使之成为山东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规划范围包括以省会济南为中心的山东周边的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共7市,52个县(市、区),总人口3368万,面积52076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的34.8%和33.2%。其经济圈发展定位则是全省改革开放先行区、转型升级示范区、文化强省主导区、生态文明和谐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城市群经济圈。
西部经济隆起带规划范围包括枣庄、济宁、临沂、德州、聊城、菏泽6市和泰安市的宁阳县、东平县,共60个县(市、区),面积67179平方公里,人口4481万人,分别占全省的42.8%和46.5%。其战略定位则是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高素质劳动力富集地带、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生态良好的美丽新西部,形成若干竞相发展、各具特色、富有生机、加快隆起的邻边高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指出,加快形成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与蓝黄“两区”遥相呼应、与西部经济隆起带紧密衔接、与京津冀和中原经济区联动融合的战略发展态势,对于促进全山东省科学发展,实现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新跨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报记者从山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今年山东省确定“两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专项资金28亿元,“一圈一带”(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专项资金各10亿元,专项资金采用切块与申报审核相结合的形式统筹安排。目前,首批26.5亿元资金和近6.35亿元自主申报资金已经由省里统筹下达到17个地市并全部落实到具体项目,“两区一圈一带”所涉及的644个建设项目已全部启动。
“"一圈一带"要发展,不能各唱各的戏,各算各的账,要一体化发展。”多次参与山东区域经济规划的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冰认为,山东当前处在全国东部经济群的断裂带,省内东中西部发展梯次明显,“一圈一带”在规划中应当冲破行政管理的壁垒,走一体化、复合式的发展道路。
山东需协调发展打破区域不平衡
如何下好山东区域经济一盘棋,在业内人士看来不管是东部的“蓝黄两区”还是“一圈一带经济圈”都不能“各唱各的戏、各算各的账”,应当形成一体化发展。
在刘冰看来。山东内部的经济特征与全国经济特征类似,东中西部的经济总量和工业化程度发展梯次明显,这样的经济是不协调的;从全国来讲,山东处于长三角和环渤海两个经济增长极的中间,同时处在京沪增长轴的中间,这既有优势又有劣势。山东紧靠三个经济增长中心,但又处在其中的“断裂带”上。
“环渤海经济区是北强南弱,长三角经济区是南强北弱,而京沪增长轴是两端(北京、上海)强,中间弱,所以尽管山东的邻省都是经济强省,但紧靠山东的地市却多为欠发达的地市。”刘冰说,这使得山东经济长期处于孤立的发展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山东开始谋求向更广区域合作发展的方向努力,“一圈一带”应运而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司巡视员陈宣庆认为,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发展区域经济应该冲破单一的行政区管理经济,由行政区管理为主向经济区管理为主过渡。
“以长三角经济区为例说,长三角的区域规划确定为"两省一区"江苏、浙江和上海之后,制度建设较为完善,每年区域内的省委书记、市委书记都会开经济协调会,内容涉及区域内的交通、医疗保险(放心保)、文化教育等工作的一体化,极大地推动了长三角经济区的融合。”陈宣庆表示,就山东而言,东中西部一体化发展也将是大势所趋。
“要走一体化的复合式发展之路。”刘冰解释,复合式的发展之路即“给钱、给权、给政策”。在他看来,“给钱意味着要投入资金,给权是指简政放权,给政策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激活内生动力,只有复合式发展才能促使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
山东大学教授魏建则表示,在推动一体化发展中,要通过机制打破行政壁垒,进行顶层设计。例如在实施飞地经济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如果没有顶层设计,不能够使各地的行政体制突破狭隘的本地利益,就没有办法实现一体化发展。”
刘冰特别提到,“一圈一带”的城市建设中,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建设大通道,推动一体化发展。这点在规划中已经明确,要在交通、通信、信息等方面加大了投入,也规划了很多大的通道。
而对中西部地区来说,发挥优势既要发挥区域优势,又要发挥城市自身的优势。“中西部地区共同的产业优势主要体现在农业上,西部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到11%。因此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拉动消费。”刘冰说。
而从城市各自的优势上,就要创新区域间发展模式,实现竞合化发展。具体来讲,应该提升中心城市的综合能力,以此带动发展县域和小城镇,最后打造城市群。“一圈的中心城市是济南,这是优势,但它的首位度不太强,带动能力较弱,因此要提高它的竞争力和辐射力。”刘冰认为,“一带”则应该加强每一个城市的实力。
在产业发展上,刘冰认为“一圈一带”都不应该在像过去东部沿海一样,靠承接日本、韩国的产业转移为主的发展模式,而是谋求和周边地市、省份的区域战略的合作,优化产业升级。
另外,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近日,省级切块下达各市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及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资金共26.5亿元,已全部落实到了具体570个项目,并带动社会投资683.45亿元。
山东“金改”再提速出台地方金融改革样本
12月10日,山东省潍坊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金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金创33条”),内容涉及6大板块33条细则。这是继原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山东省委副书记和省长一职出台“金改22条”后,市级地方政府对其的细化和落地。业内人士表示,这是我国首个地方金融改革的样本。
山东金改提速
“郭氏新政”曾给资本市场带来过怎样的速度与激情,在他任职证监会的500多天时间内,曾密集推出近百项制度规则以及专项工作。
如今,郭树清将这种改革快节奏与全面推进带到了山东金改上,而其中的参与者们也渐渐开始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挑战。
今年8月7日,山东省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山东金改"22条"”),这距离郭树清成为山东代省长的3月29日,仅仅过去了132天。
山东金改“22条”体现了郭氏改革的特点,全面推进改革、发布节奏密集、打破部门界限、探索监管联动。
这种改革的速度与力度背后,是山东金融业的不容乐观。山东经济总量虽很大,但金融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强。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山东省GDP总量50013.2亿元,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江苏,但山东省金融业增加值只有2018亿元,仅占生产总值的4%,与粤、苏、浙等省还有不小差距。
山东经济总量虽很大,但金融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强。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山东省GDP总量50013.2亿元,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江苏,但山东省金融业增加值只有2018亿元,仅占生产总值的4%,与粤、苏、浙等省还有不小差距。
一家熟悉山东金融业的上市公司的高管弹压,与其他工业规模相近的大省相比,山东的金融基础比较落后,券商只有一家,齐鲁银行也不强。拿江苏作对比,券商有七八家,银行有南京银行,江苏金融完全跑在山东前面。
在这种差距之下,郭树清不仅用了一份系统性的22条,还启动了一轮备受关注的与中央金融主管部门和金融企业的人事双向交流。
7月12日,原山东证监局新业务监管处处长邵珠东挂职任淄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8月19日,原央行国际司港澳台处处长樊来法被任命为威海市副市长。
8月26日,原证监会发行部综合处处长张望军被任命为潍坊市副市长。
8月27日,原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处长董文媛被任命为日照市副市长。
“每个地方配一个懂金融的副市长”是这次人才引进计划的关键词。
10月22日,山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金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用5年时间,使金融业成为该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
12月10日,三中全会闭幕的28天之后,潍坊市又成为了三中全会后反应最快的山东地级市,发布了潍坊“金创33条”。
潍坊“金创33条”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金创33条”的出台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是山东金改22条意见在地方的落地,同时又做了创新发展,“接地气”成为此次金融创新的一大亮点,标志着山东金融改革进入全面落实阶段。
潍坊“金创33条”,内容涉及多层次金融市场投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稳步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和金融要素市场、打造山东省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提升对重点领域和产业金融服务能力、改善金融环境等六大板块方面。
潍坊市有关负责人表示,潍坊将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命脉来谋划。此次召开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发布33条意见,更是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山东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要求,潍坊正在努力走出一条“实体型、草根型、民生型、创新型”的特色金融发展道路。此次“金创33条”的出台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山东金改22条意见,结合潍坊实际,走草根特色、金融创新的路子。
“何时完成、具体由哪个部门落实,意见中都有明确规定,并给出了配套时间表”。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意见是由中共潍坊市委和潍坊市人民政府联合下发,一般而言,金融指导意见多为政府下发,由市委和市政府联合下文还不多见,潍坊对金融工作的重视可见一斑。
另外,“金创33条”的一大立足点就是把大力发展金融产业作为发展壮大服务业的战略核心产业和主攻方向。
潍坊市市长刘曙光在全市金融工作大会上指出,下一步潍坊将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金融保险、文化教育、医疗健康等第三产业。据悉,潍坊市在金融业发展方面,争取2017年底,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20%以上(截至2012年底,潍坊两项指标分别是4.8%和13.3%,全省至2017年底目标分别是5.5%和12%以上)。
同时,潍坊将加强对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现代农业、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的金融支持,大力发展供应链融资、金融租赁等创新型金融产品,丰富保险业务和品种,构建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的先行先试区,扭转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的状况。
专业与创新之外,金融风险的防范也是改革重点之一,比如潍坊提出组建山东省首个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是郭树清部署工作的重点之一。而在潍坊33条中,也提出要“深化与证监会建立的证券、期货委托监管试点”。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