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济宁市渔业转型升级“六大工程”实现新跨越


来源:济宁新闻网

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全省首位,渔业生产转型升级以来,每年完成国家、省、市水产品抽检任务均在500批次以上,抽检合格率98.5%以上。市渔业监测站被确定为鲁西南渔业监测中心,承担了7个地市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任务,全市已建设市县级渔业监测机构4个。

原标题:我市渔业转型升级 实现新跨越  

本报济宁讯(记者 赵厚峰)日前,记者从市直有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渔业生产转型升级“六大工程”,加快建设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切实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全市渔业养殖面积达到88.44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39.12万吨,渔业经济产值达到74.27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783元,分别比转型升级前增长了26.5%、13.1%、34.6%和23.4%,渔业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淡水渔业第一位、全国地市级第八位,有效促进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区稳定。  

强力推动生态渔业。各地按照现代渔业“生态、优质、高效、品牌”发展的要求,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有力推动了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发展。扎实开展渔业养殖污染防控,对南四湖网箱、网围养殖进行了集中清理规范,累计清理规范网箱6.9万亩、网围20.62万亩,,规划养殖区内保留非投饵性网箱2.42万亩、网围3.1万亩,实现了南四湖渔业的生态化转型和湖区保留3万亩网箱、5万亩网围的限制性目标。连续九年开展了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投放各类优质生态苗种1.65亿尾(只),有效培育和保护了名优渔业资源。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引入社会资金,切实加强渔业生态池塘生态化改造。2012年,全市累计争取国家和省级各类渔业项目资金2.43亿元,为渔业生产转型升级提供了资金保障。目前,全市创建现代渔业示范园区9个、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区16个、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区17个。休闲渔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建成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5处,建成占地3000平方米以上,集垂钓、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场所1100余处,年接待300余万人次,休闲渔业产值达3亿元。  

持续提升品牌渔业。通过参加农交会、渔博会和举办品牌推介会等形式,推介了微山湖龙虾、大闸蟹、乌鳢等十大渔业品牌。微山县先后赴北京、上海等地成功举办微山湖大闸蟹新闻发布会,高楼乡被命名为“中国河蟹之乡”,有效提升了微山湖系列水产品的知名度;鱼台县大力开展品牌创建活动,龙虾、甲鱼成功获得地理标志水产品认证,并注册了“惠河”、“万福河”等商标,使品牌渔业成为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和促进渔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深入实施科技兴渔。各地大力实施渔业科技示范创新工程,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积极推广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和关键技术,开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进一步彰显科技在现代渔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与中科院合作开展了微生物生态渔业治理及南四清鱼类资源调查项目,与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签订了微山县渔农混作区生态治理合作协议。在8个县市区生产一线建立了9家特色专家工作站,13名高级技术人员定期到站进行技术服务指导。开展渔民素质培训,每年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渔业生产科技化水平。水产品加工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现有各类水产品加工企业23家,其中10余家已瞄准生态水产品高端市场。水产品组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有渔民专业合作社达108家。  

不断强化执法监管。深入落实渔业法律法规,全面推行渔业安全目标管理,逐步强化渔业监测和渔政执法工作,实现了渔业生产的安全有序进行。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全省首位,渔业生产转型升级以来,每年完成国家、省、市水产品抽检任务均在500批次以上,抽检合格率98.5%以上。渔业质量认证总数全省第一。全市已累计认证无公害产地100个、无公害产品296个、地理标志水产品5个。渔业监测能力全省全列。市渔业监测站被确定为鲁西南渔业监测中心,承担了7个地市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任务,全市已建设市县级渔业监测机构4个。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马丛丛]

标签:渔业生产 我市 渔业养殖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