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银行理财市场艰难前行 信息披露加码防风险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一方面监管逐步升级,自查、规范、整改接踵而至;一方面来自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对于银行理财市场来说,今年似乎注定不平坦。 发行增长近三成 原标题: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加码

一方面监管逐步升级,自查、规范、整改接踵而至;一方面来自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对于银行理财市场来说,今年似乎注定不平坦。

发行增长近三成

原标题: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加码防风险

普益财富统计显示,今年1至6月,国内商业银行共发行个人理财产品20678款,较2012年上半年的16059款同比增长28.7%。其中,人民币产品19885款,占比进一步升至96.17%。

对于这一增长态势,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认为主要受益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低风险、稳定的收益,以及商业银行广泛的客户资源,而人民币产品占比的进一步攀升则有赖于市场的巨大需求。

如果仔细来看,用“艰难中前行”来形容上半年的理财市场也并不为过。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设计人士坦言,名目繁多的监管要求让他们有些喘不过气。“从1月份的内部风险自查,到3月份‘8号文’的出台,再到4月监管层对债券市场的稽查,每一次的整顿对业务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消化’时间,只能加班加点。”

当然,除了逐步升级的监管要求,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市场竞争亦不容小觑。“201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监管层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放开,国内理财市场进入了‘大资管’时代,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开始面临来自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的冲击,竞争压力日渐加剧。”曾韵佼表示。

此外,从各发行主体来看,各银行之间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其中,今年1至6月股份制商业银行以7443款(占比35.99%)的发行数量居各类银行之首;城商行共发行6104款(占比29.52%),超过国有控股银行的5531款(占比26.75%)成为第二大发行主体。

收益方面,上半年则可分为两段来分析。第一阶段为今年1至5月的“稳中有降”,第二阶段为6月的“持续飙升”。普益财富的统计显示,逐月来看,今年1至5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从1月份的4.38%逐月小幅下滑至5月份的4.28%,总体来看在4.30%附近保持相对稳定;6月份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危机,导致产品平均收益非理性大幅跳涨至4.78%。

6月的“疯狂”

通常,每逢6月末,面对月末、季末、半年末考核时点叠加的考验,银行运用理财产品解围已是惯用手法,但今年的情况更甚,资金流动性一度吃紧,银行必须在第一时间实施自救,理财产品成为尚佳之选。

当然,紧急自救势必要付出代价上调产品收益率。

曾韵佼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非理性的。“今年6月的银行理财市场非常疯狂,产品收益率出现非理性上涨。首先表现在产品收益率上升突然,且升幅非常大。”据普益财富的统计,从月度数据来看,6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达到4.78%(环比5月份的4.28%大幅上升50个基点);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78%(环比5月份的4.18%大幅上升60个基点);从周度数据来看,收益率的跳涨更加明显,周度平均收益率差值近100个基点。

“其次表现在6月份各类银行都发行了高收益产品。”曾韵佼表示,“今年1至6月,在预期收益率达到6.00%以上的376款非结构性产品中,有291款(占比77%)在6月发行,6月下旬高收益产品更是大量涌现,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产品数量达到181款。”

此外,从时间来看,面对流动性紧张,不同类型银行的发力点也不尽相同。根据曾韵佼的监测,在6月15日至6月21日这一周,国有银行开始发力,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一反常态,发售了预期收益率在6.00%以上的产品;而接下来的10天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后来居上,高收益人民币产品大量上市,其产品平均收益率的上浮幅度达到100个基点左右,5.50%左右的周平均收益创下了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

然而,在“疯狂”的背后,业界对于理财产品的风险担忧一并显现。一方面是客户赎回的风险,另一方面则是承诺的高收益是否能够真正落实。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研究员王增武近日曾公开表示,7月份,约有1.23万亿元的产品到期,在当前流动性已经很紧张的情况下,如果任由客户赎回,银行的资金无疑将更为紧缺,因此只能靠发行更多的理财产品募集其他客户的钱来填补到期的空缺。

产品“公示”防风险

近期,陆续有银行被曝到期产品出现亏损,其中不乏多家上市银行。但投资者的维权之路似乎要比想象中困难,或者产品说明书的不明晰,或者风险提示的欠详尽,总之,不少投资者失去了“主动”。

事实上,理财产品信息透明度亟待提高已是业界和市场的一致呼声。而为了详细规范信息披露,加强监管,银监会于近日下发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一期)运行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并启用了理财信息登记系统,旨在推动银行业机构理财业务向规范的资产管理业务转型。

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实行全国集中统一的电子化报告和信息登记制度,总行应在理财产品销售前10个工作日,通过系统向银监会或属地银监局报告产品相关信息。未在理财系统进行报告和登记的理财产品,不得发售。

据悉,申报登记的内容包括产品期次、运作模式、投资资产种类与比例以及产品审批人、设计人等信息。通过审核后,理财产品、理财业务从业人员将获得系统自动赋予的唯一登记编码。

此外,银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刘宏宇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银监会要求银行业在7月31日之前要完成2011年和2012年两年已经成功发行的理财产品信息的补录工作。

对于银行来说,亟待完成的除了大量的补录工作,或许还有产品设计的调整。原因很简单,“提前报备”的监管要求或将冲击到很多针对特殊时点而专门设计的理财产品。

相关新闻:

标签:银行 信息 市场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