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度过钱荒银行转身就变脸 收益率重回4时代


来源:生活日报

进入7月之后,一路疯涨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突然转了风向,准备投资的市民晚出手一天,就少赚几百元。理财产品年中坐一回“过山车”,投资者忙活半天,貌似“多收了三五斗”,帮银行完成了“中考”。 市民张女士

进入7月之后,一路疯涨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突然转了风向,准备投资的市民晚出手一天,就少赚几百元。理财产品年中坐一回“过山车”,投资者忙活半天,貌似“多收了三五斗”,帮银行完成了“中考”。

市民张女士向记者抱怨,现在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多数回到5%以下,而一周前都超过6%。出手慢了点,损失好几百元收益。眼下,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火拼战基本宣告落幕,收益率较上周普遍降温。很多投资者感觉,银行“变脸”忒快,晃得眼晕。

在6月中旬之前,受银监会8号文“整风运动”影响,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一直下滑,能到4%左右,都被称为“高收益产品”,一些理财经理自个都觉得不好意思。不少市民哀叹,股市走熊,金价不济,连理财产品都没的挑,预期收益率好一点的不是百万起点,就得代发客户网银客户“专享”。即便到理财夜市上抢,往往显示额度不足。总之门槛高,挤破头难找好门道。

手里有钱,买啥啥跌,连黄金都不靠谱了。6月中下旬,理财产品居然突然“转向”,收益率迅速攀升。眼看着手机里的理财短信,收益率几乎是一天一个价,直接“超6奔7”。各家银行争相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甚至高过部分贷款利率,让人感觉不过日子了。不少投资者后悔买早了被套牢,大批低收益产品不到期没法兑现。

最会算账的银行其实不傻,干点赔本买卖实属无奈,“钱荒”搞不定就过不了年。银行流动性资金缺乏,钱都贷出去了,甚至不少是“拆东墙补西墙”。而6月末面临“中考”,央行又明确表态不出手放水,靠各商业银行“自救”。各大银行为了揽储救急,不惜出“高价”吸收资金,5万起点的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都能超过6%。不少市民甚至提前支取定期存款、从股市套现,购买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以从这场理财盛宴中分一杯羹。

“中考”一过,银行的压力明显减轻,立马不再“慷慨大方”,调低收益率,理财产品应声回落到“正常价位”。这时不少人刚倒腾出来资金,行情却跌了。

很多人感觉,理财产品年中坐了一回“过山车”,挑动着投资者的心情和神经,如同蝗灾一样来去匆匆。淡定之后,算算实际拿到手的高收益,真正高了多少?貌似“多收了三五斗”。只不过跟着激动了一场,帮银行完成了“中考”。

相关新闻:

标签:收益率 银行 理财产品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