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银行猛打揽储战 理财产品收益率一天一个价


来源:和讯网

理财专家提醒 虽然近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提升,但对于购买额度并不高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差别并不是很大,因为普通市民的购买门槛只有5万、10万元,而各款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差最多只有1到2个点,且它们大多

理财专家提醒

虽然近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提升,但对于购买额度并不高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差别并不是很大,因为普通市民的购买门槛只有5万、10万元,而各款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差最多只有1到2个点,且它们大多是短期产品,若按照30天或两个月的期限计算,收益差额就很小了。所以,投资者购买这类理财产品时,不应只看收益率,还是要有风险意识

⊙记者徐维强○编辑于勇

随着季末“贷存比”考核时点的逼近,银行揽储大战日益白热化,很多理财产品惊现高收益,还有不少银行打出了“存款送礼品”之类的宣传广告,礼品也由之前的大米、食用油等升级为时兴的电子产品,如ipad、笔记本电脑等,大有不顾一切拉存款之势。

理财产品“一天一个价”

近日,购买哪一款理财产品成为众多居民争相讨论的热点话题。尽管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呈逐步下降趋势,但进入6月下旬以来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众多高收益理财产品,收益率之高吸引了众多客户的眼球,不少人纷纷将余钱转为购买理财产品,甚至有投资者表示四处借钱去购买。

在近期的众多理财产品中,收益率几乎都超过5%,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城商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更是“超6奔7”。

上证报记者咨询了解到,目前平安、光大、民生、兴业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均推出了收益率超过7%的理财产品。而对于大额理财,银行更是“慷慨”,在招商银行一家网点门口挂出的产品介绍标明,一款30天的理财产品起点30万收益率为7%,100万起更可以达到10%。

记者对比发现,随着6月30日考核时点的“大限”临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几乎是“一天一个价”,每天新推出的产品收益率都刷新以往的记录,以至于有不少客户都大呼“买早了”。一位华女士向记者回忆,6月中旬她购买了一款为期30天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为5.2%,没想到同样的那家银行,这几天新推的理财收益率已经飙到了6%。

但理财专家提醒,虽然近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提升,但对于购买额度并不高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差别并不是很大,因为普通市民的购买门槛只有5万、10万元,而各款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差最多只有1到2个点,而且这些理财产品大多都是短期产品,而银行标明的是年化收益率,但按照30天或两个月这样的理财产品期限计算,收益的差额就很小了。

此外,越是靠近6月月底的理财产品虽然收益率越高,但却都是短期产品乃至超短期,不少产品都是7天。如平安银行推出的“聚财宝”组合类(和盈计划)2012年1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从6月24日正好到30日,收益率为6%。普益财富分析员认为,近期有不少此类高收益的7天产品,到期时点正好落在30日当天,就是为季末的考核“冲刺”。

根据普益财富统计,截至6月27日,本月总共有57款收益率超过6%的理财产品发行,其中45款集中在24日之后发行,投资对象也主要为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收益率最高的为泉州银行24日发行的“海西源泉”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2013040期),收益高达7%,期限为31天。

长短期产品收益率现倒挂

“近期银行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意图很明显,因此对于有余钱的投资者不妨利用这个时机,购买期限长的理财产品。”一位理财专家介绍说,从以往历年的表现来看,只要一过6月30日的考核时点,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就会掉头向下,因而投资者应尽量抓住节前产品收益普遍高涨的机会,更何况今年在出现“钱荒”的局面下理财产品收益率更是进一步水涨船高。

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一“如意算盘”很难轻易打响。由于银行当前集中全力来吸引资金以度过考核时点,因而将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拉得奇高,而长期的产品收益率则与以往拉平,导致长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倒挂的奇怪现象。

民生银行近日推出2款理财产品,标出的预期年化收益中,35天为6.3-7%,2个月只有6.1-6.5%,3个月更是滑落到6-6.5%。民生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解释说,由于近期银行普遍缺乏资金,导致短期的产品收益率都较高,而从长期来看流动性还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因此这段时间才会出现理财产品市场普遍的倒挂局面。

存款大户有“返点”

揽储大战白热化

除了理财产品之外,一度被监管部门叫停的“揽储大战”也再度打响。在深圳中心区的各家银行网点门口,都打出了“存款送礼品”之类的宣传横幅和广告。除了送大米、食用油、电影票等常规手段外,不少银行将礼品等级进一步升级,价格上百元的厨卫用品、餐具等都摆在大厅内,直观醒目地吸引客户。此外,电子产品也成为不少银行揽储的工具,存款送无线上网卡、手机比比皆是,甚至包括ipad、笔记本等高价产品。在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网点内,大堂经理透露对于存款数额大的客户,还可以得到一定的“返点”,但具体要与相关负责人详谈才能确定。

实际上,近年来银行流动性压力始终存在,为了应对存贷比等考核,银行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存款。在深圳银行业一度发生客户存款20万元可得到2根金条(10g/根)的案例,揽存走向白热化。为此,2010年深圳市国内银行同业公会首度对相关银行进行警告,要求各涉事银行必须依法合规拓展业务,但这种现象并未得到根本遏制。

深圳市国内银行同业公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压力显著增加,存款竞争日趋激烈。但这种银行业高息揽存或变相高息揽存,从长远来看对银行业发展有害无益,不仅影响银行业内良性竞争开展,而且可能导致银行出现经营风险。此前银行同业公会多次强调不得直接和变相高息揽存,同时督促各家银行依法合规经营,加强内部监督和相互监督,严格按照国家利率管理政策规定组织存款、拓展业务,杜绝直接和间接变相高息揽存的现象。

相关新闻:

标签:理财产品收益率 银行 揽储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