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受损案件”频发 拷问银行内控水平?
2013年04月26日 10:31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近年来频发的理财受损事件,在拷问银行内控水平的同时,地区金融环境、客户理财意识都不同程度扮演了幕后推手。 本次引起各方关注的发生在郑州的客户“理财受损”事件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司法程
近年来频发的理财受损事件,在拷问银行内控水平的同时,地区金融环境、客户理财意识都不同程度扮演了幕后推手。
本次引起各方关注的发生在郑州的客户“理财受损”事件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司法程序,对事件本身的了解通过各方报道也已经比较清晰。银行,又一次在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理财”曾几何时是普通百姓心中有钱人才需要的高端服务,现在成为了全民热衷的主要投资手段之一。从无人问津到发行规模动辄超过10万亿元,我国银行理财规模扩张之快举世瞩目。然而,与高速扩张的规模相比,理财“软环境”的发展状况却很令人担忧。某网站对网民理财观念调查显示,30%的参与者认为银行理财是无风险的,70%的参与者挑选理财产品的标准是预期收益率。
如果说普通投资者理财观念和理财意识在短期内达到国外经过数百年积淀的水平不现实的话,作为理财产品的提供方,银行从业人员对理财的理解出现偏差,就很有必要引起特别关注了。
“提供理财服务的不只有银行,信托、证券和基金甚至保险都提供理财服务,很多人说银行是‘树大招风',我反而觉得,银行的卖点就是’树大‘,客户认准的就是银行的品牌。正因为如此,发生在个别金融机构的理财案例对银行业的声誉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某股份制银行个人银行部人士表示。
事实上,在声誉之外,理财业务的重要性也正日益凸显。在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下,理财业务给银行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自不必说,以强势的理财业务提高客户粘度,可以间接提升存款规模,改善存贷结构。
在理想环境下,理财业务是符合其“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的。但现在银行的现实情况是“缺存款”.贷款资源紧张,存款资源稀缺几乎是每一个支行、分行级管理者面对的共同难题。于是,不难理解,理财成为“高息揽储”的工具。
当然,即使银行就是本着吸收存款的目的发行短期、超短期理财产品,从产品本身看,也不能说它们就是不符合理财定义。然而,这种行为目的的倒置至少说明了理财业务的发展偏离了其本源。不少业内专家都曾表示,理财偏离本源,短期内虽然看不到风险,但打开了危险的“大门”.
理财可以成为拉存款的工具,同样可能变成牟利的手段。不幸的是,在考核压力和利益驱动下,银行内部人员与民间借贷勾结的现象印证了这样的担忧。
“发生这样的事,首先不能否认银行的内控肯定是出了问题。不只那一家银行,我们谁都难保不出这样的问题。”北京某银行支行行长表示。
然而,一个事件的发生,必然是受到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银行内部人员“变脸”固然是主要因素,但也不能忽视盲目将信任放在“内鬼”身上的人为因素。郑州受损客户曾向本报记者表示,贪心就有可能上当受骗。
高收益从来都伴随着高风险。在盲目相信银行“内部人士”之外,如果客户对所谓“理财”的漏洞多一点警示,就有可能避免损失。
必须要强调的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他们本就缺乏投资经验,才选择银行渠道进行投资。问题在于,怎么能让每一个走进银行办理理财业务的投资者明晰,什么样的理财产品才是正当的、合法的。让人担心的是,在充斥着各种“理财”骚扰电话的当下,很多投资者只能选择向银行客户经理咨询,他们缺少独立、有公信力的判断渠道。
一般理财年化收益不过4%~5%,面对年化20%的收益,为什么有的客户不加怀疑,甚至借贷购买呢?
事实上,考虑到郑州民间借贷的“繁荣”景象,无论银行“内鬼”,还是受损客户,他们的行为都有了“合理解释”.在理财观念还不完善的我国,大多数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倾向于相信亲友经验,比如已经在某某银行做过类似的“理财”,本息都已经到手了。经侧面了解,不少客户正是这样,才不惜抵押房屋,四处借贷也要“理财”.据此推断,本次事件可能并不是个案。
针对郑州“理财受损”事件,人民银行郑州中支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处处长左晓杰向记者表示,一是银行要讲信用,“银者,信也”,要把理财产品如实、全面地介绍给客户,避免“重收益、轻风险”型的诱导性推介,要让客户对理财产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买不买由客户决定。二是消费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从,尤其要树立“风险意识”,对风险水平与收益水平错配的理财产品要提高警惕。三是银行要多从构建长远客户关系而非短期利益角度积极主动作为,要将以客户为本、维护客户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不唯以完成存款任务、完成绩效目标为首要,赢长远之利,赢客户之心。四是银行机构要加强内控管理,管好人,杜绝外部“乘虚而入”、内外结合作案等给客户利益和自身声誉带来损害。
从理财观念健康发展出发,本次事件已经让受损客户不再相信银行理财了,这显然也不是健康的。其实,银行也是提供高收益产品给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客户的,比如结构性理财产品等。对于客户来说,关键是区分清楚理财、投资和投机。
单就本次事件来说,还是有其特殊性的。对比此前事件,“内鬼”直接将民间借贷包装成理财产品是最大的特点。换句话说,是银行的人出了问题,银行本应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但简单地将责任全部归于银行疏于内部管控显然也是不全面的,因为从风险管控角度看,银行几乎不可能做到对每一个员工的心理状况都完全把握。
因此,站在本次事件之上,不得不考虑的实际问题还应该包括:这样的“理财”是如何逃脱监管的?事实上,业界早对银行理财的不透明现状多有诟病。是否应该给合格的理财产品“加盖检验合格公章”?银行是否可以把每一个理财产品的投向、风控细则讲清楚?理财收益是如何计算的能否让更多人看明白?能够清楚地回答这些问题,也许发生在银行理财方面的类似案例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 记者 薛亮 叶松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