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大股东大举减持玄机 引入新股东添整合预期


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大股东大举减持玄机猜猜猜 或引入新股东整合 或转让控制权转型 或只为避税合谋 近期多家公司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大举减持,股价表现“冰火两重天”,多数公司股价暴跌,部分公司股价却逆势大涨。

大股东生变业务将转型

正和股份(0.00,0.000,0.00%)则在大股东不断退出的同时,进行着业务的巨大变化。11月19日晚,正和股份公告,第一大股东广西正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庄振伟签署协议,转让其持有的正和股份8000万股,转让均价为5.06元/股。本次协议转让后,广西正和持有正和股份3.61亿股,占正和股份总股本从36.17%下降到29.61%。

正和股份的控股股东广西正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1月14日还分别与任皖东、袁月梅、唐朝霞、北京泰腾博越资本管理中心、安徽省百川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古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5.06元/股的均价,合计转让其持有的正和股份2.5亿股,减持股份占正和股份总股本的20.49%。

11月15日,正和股份还公告,拟利用自筹资金以及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收购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一家从事石油勘探与开采的私人公司。正和股份大股东大举减持,与拟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变身能源企业几乎同步。业内人士表示,公司收购能源资产主要与意欲控股正和股份的香港中科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的能源背景密切相关。目前,香港中科控股正和股份事宜一直在不断推进中。

根据之前公告,香港中科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为了不触发要约收购条款,香港中科将此前一次性收购正和股份56.66%股权的转让方案,调整成为广西正和先将正和股份的持股减持至30%以下,然后香港中科再收购香港正和100%股权,香港中科从而将间接拥有正和股份29.61%的权益,进而取得正和股份的控制权。

国民技术(0.00,0.000,0.00%)的控股股东中国华大股权转让事宜也有了初步结果,上海兴全睿众旗下两个特定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合计拿下约8.5%股权,将成为第一大股东,但神秘账户背后是何人仍未公开。此次股权转让如顺利实施,中国华大将不再持有国民技术的股票。国民技术也将从一家国有控股公司转变为没有实际控制人的公众公司。市场对其未来控制权争夺仍存在较强预期。

根据国民技术公告,9位最终受让方接下了中国华大所持的国民技术748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7.50%。受让对象为彭国华、范康麒、赫喆、谭嘉亮、刘益谦、韩学琴、黄建英等7位自然人和上海兴全睿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兴全睿众特定策略1号分级特定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兴全睿众特定策略2号分级特定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受让价格为17.95元/股。其中,刘益谦有“法人股大王”之称,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

避税低价减持藏玄机

还有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为避税,与以游资为主的接盘机构配合,低价减持所持股份,减持后股价不断拉升,游资待股价大幅上涨后二级市场抛售,再与大股东按私下约定进行利益分成。

上海一家营业部的投资顾问表示,股份解禁后的大股东想减持避税,一般都是通过过桥资金转移,由联系好的关联方接盘,趁股价处于低价时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减持后释放利好,接盘机构不断炒高股价,再在高位完成二级市场抛售,二级市场获利部分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后二者进行利益分成。

资深投资人士还透露,还有一种方式是,让减持股东和接盘方先达成一个固定价格的转让协议,之后再宣布减持、释放利好、拉抬股价等,实际减持价格最终高出的部分就归运作资金所有。所以,一般减持后,游资还会将股价拉升至相当高的价格。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颁发的《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转让限售股取得收入的企业(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也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飞]

标签:大股东 整合 正和股份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